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你是否曾经听说过或者接触过一些人,他们有种奇怪的想法.... “有那么多男生都在追求我,我不知道该和谁谈恋爱,所以很烦。”当医生问如何知道男生喜欢她时,小王答:“有一天放学后,有一个男生朝我笑了一下,还有一个男生是跟在我后面出的教室,虽然他们没有说什么,但肯定是喜欢我。那天,我旁边的一个男生读《简爱》这本书,也说明他喜欢我。”医生问其有何“打算”时,小王答:“有一天,我对其中一个男生说我也喜欢他,谁知他骂我脑子进水了,我想他是在考验我,我会一直等着他的。” “我经常听到许多人在议论我,其中有些人说我是杀人犯、贩毒集团的头子,还有人说我是正义的使者。我在单位上班,他们在隔壁说,回到家里他们就在我家的院子里说。我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但到处也找不到他们,他们就像隐形人一样。我让家里人帮我去找,但家里人说没有听到。” “我们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它可以使庄稼丰收,丰收后我们把粮食收回来,做成食物,我们吃下去又会变成粪便,这是一个循环。但是,这个循环太繁杂了,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把这个循环简化了,食物变成粪便,粪便变成食物,这不很好吗?” “我的大脑被外星人用电磁波控制了,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得想什么,让我笑我就得笑,让我哭我就得哭。我一点自由都没有。” 这些奇怪的想法在我们正常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但是却真实的反映了一类人的内心世界,这类人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们为何有如此奇怪的想法? 时至今日,大量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病程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涉及感知、思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这些表现在不同的患者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多起病于青壮年,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通常严重而持续。 发病原因有: 1、近亲属遗传 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遗传风险度越大。精神分裂症先证者的一级亲属的平均患病率为父母5.6%、同胞10.1%、子女12.8%,均较普通人群(0.9%)高。 2、胚胎期神经发育出现病变 由于遗传因素(易感性)和某些神经发育危险因素(妊娠期与出生时的并发症、怀孕期间暴露于流感病毒、母爱剥夺,冬季出生等)的相互作用,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是新皮质形成期,神经细胞从大脑深部向皮层迁移过程中出现了紊乱,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其即刻效应并不显著,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 3、神经生化有四种假说 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枢多巴胺(DA)功能活动亢进所致;5-羟色胺假说认为5-羟色胺(5-HT)功能过度是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谷氨酸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是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原因之一,DA功能异常是继发于谷氨酸神经元调节功能紊乱这一基础上的,目前已经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部分与谷氨酸传递有关;γ-氨基丁酸(GABA)假说认为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质GABA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水平下降及海马GABA能神经元丧失。 4、心理社会因素 尽管不少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能决定是否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目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促使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但常难以左右其最终的病程和结局。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问话、职业、社会阶层、移民、孕期饥饿、社会隔离与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等。 这些症状需要警惕! 1、睡眠改变 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易惊醒或睡眠不深,整夜做恶梦、或睡眠过多。 2、情感变化 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不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或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等。 3、行为异常 行为逐渐变得怪僻、诡秘或者难以理解,喜欢独处、不适意的追逐异性,不知羞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蒙头大睡、外出游荡,夜不归家等。 4、敏感多疑 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的认为有人要害他,不敢喝水、吃饭、睡觉,有的认为爱人对他不忠而进行跟踪。 5、性格改变 原来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不与人交往;一向干净利索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原来循规蹈距的人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不在乎;原来勤俭节省的人,变得挥霍浪费,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等。 6、其他 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谈话的内容缺乏中心或在谈话中说一些与谈话无关的内容,使人无法理解,感觉交谈费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语,反复重复同一内容等。 如果确诊为精神分裂,该怎么办? -家庭角色更重要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心理治疗、电痉挛治疗、物理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治疗原则:强调全程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减少社会功能损害。 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持治疗,防止复发,需认真对待 药物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复发最常见的原因,美国精神病协会(APA)的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认为:“…如果没有维持治疗,60%~70%的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并且大约90%的患者会在2年内复发”。加拿大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指导原则认为:“一年内由于抗精神病药停止使用而导致的复发风险高达90%”。 家庭的理解和配合才是正确的治疗方向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理解,要求家属: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性质特征; 掌握精神疾病和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 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 明白如何为患者提供某些支持(如督促服药): 正确分析与解决家庭矛盾和冲突。 其次,要求家庭做到: 能接受患者精神症状的存在; 能确认可能诱发精神病的应激源; 能预防可能导致下次急性发作的应激源; 能提供避免或降低疾病发作的对策,包括复发先兆症状的识别等。 患者及其家属需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促使他们之间加强沟通,以此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各种应激的应对能力、减少家庭愤怒与内疚情感的表达、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应激和负担,降低来自家庭成员生活中的不良应激,减低复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 常笑健康提醒 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人公约翰·纳什就是著名的精分患者,他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治疗,终于控制病情,回归社会,成为世人尊敬的经济学家、数学家。 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仅仅消除精神症状是远远不够的,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患者恢复精力与体力,保持健康的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和学习能力,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算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在此过程中,需要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医生共同努力,而在长期的预防复发的过程中,家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