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堂小师妹 上工治未病 极致健康生活方式传播者 本文导读医疗越来越好的今天,病却越来越多,怎么回事呢? 都说是“身心不二”,什么是“身心不二”呢? 前两期跟大家分享了两个致病的原因。今天,进一步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关于生病的另外一个重要观点——生于喜怒。 《黄帝内经?灵柩?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内经》里说的生于喜怒,就是生于情志,情志是很影响健康的,情志是什么? 《内经?天元纪大论》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思恐。” 这是说人跟天地是一个整体,人的情志实际上就相似于天地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这个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影响健康。“寒暑燥湿风”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那么“喜怒思忧恐”就是内五行,内五行也会致病。 解放前东北有一位老人叫王凤仪,被称为是大善人。他其实是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可是他非常了不起,他做了什么事情呢?他去帮助最底层的民众,尤其是帮助妇女。在他的学问里有一门很重要的学说,研究我们的情志、心性和心理行为跟疾病的关系。 我们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健康,现代的医学研究同样也表明了,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是由心理行为不健康造成的。这些心理行为被王凤仪归纳为五点: 第一点就是怨,喜欢埋怨人。“你怎么搞的啊,我这个水早就已经喝完了干嘛不给我倒来啊,你居什么心呐!”就是埋怨; 第二是恨。咬牙切齿,“我恨死你了”,尤其女同志可能喜欢这句口头禅; 第三,恼,恼火; 第四,怒,男同志容易发怒; 第五,烦。现在很多T恤上还写个“烦”字,这是把病写在了身上。 王凤仪总结了这五点“怨恨恼怒烦”是导致一切疾病的重要因素,他做了很细的区分。怨导致什么疾病,恨导致什么疾病等。比如,往往怨人的容易得消化系统的疾病,就是脾胃的疾病,怨是属土的,这个大字不识的农民,讲的东西居然跟黄帝内经是毫厘不差的。 现在在东北还有一些智者在身体力行王老先生的理论,然后为人疗病,利用这门学问治好无数的病。很多人脾胃不好,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喜欢埋怨别人,老板、客户、同事、家人,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是没的错的。 王善人的这门学问讲人死在哪里呢?死在近人身上。谁跟你最亲近?跟你睡觉的那个人最近,不是父不是母,父母生下来最多陪你睡到三岁四岁,以后一辈子谁和你睡觉,你老婆你老公和你睡觉。因为太亲近了,怨恨恼怒烦都容易产生。 喜欢埋怨人的人,性情多疑,思虑比较多,脾胃就不好,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好了,又坏。除非面对这个原因,慢慢的去调整,去克服这一点,从根子上去改变,脾胃才能一天天真正的好起来。脾胃是后天之本,健康之源,所以从自己情志上去调整很重要。 抗疑素:如果感到有多疑的情绪滋生,可以每天记录自己一个优点,这样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改善别人面对面沟通的能力,减少误解。还可以吃一些海鲜产品,能改善心境,消除不安的状态。 恨人,就伤“心”。循环系统的疾病跟“恨”都是有关系的。有失眠的问题人呢,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内心的这个恨。过去我们讲阶级仇阶级恨,现在没有了。现在就有夫妻恨,同事恨...如果大家能敞开心扉,仔细审视内心,保证有。恨是属心循环系统。另外,内经上有云,“喜则气缓”,喜极也会伤心。 友善片:80%的敌对情绪是能被克服的,试着将对方的优点放大,正视社会和职场规则,多想一点工作,少算计人际关系。当出现敌对情绪的苗头时,可以给自己沏一杯绿茶,其中的茶氨酸有助平稳情绪,理清思路。 恼,呼吸系统,肺。另外《内经》上也指出“忧”、“悲”也都会伤肺。忧,指忧愁不安,担心、抑郁的心境。悲,指悲哀、伤心、缺乏信心、精神颓丧的心理活动状态。 宽心丸:面对忧郁、悲伤可以反向思维,看到问题中好的一面,并积极寻求快乐的心态。广交朋友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和三五好友下几盘棋、唱唱京剧甚至跳几支舞都有利于消除心中的郁闷。另外,镁元素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多吃香蕉、苹果、葡萄、燕麦等,都可改善心情。 怒,就是肝系统,肝胆。怒包括闷怒、郁怒、大怒都是,中风这些,中风在中医也是属于肝这个系统里面的。 制怒剂:要发火前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着面前挂着一幅“怒”字。“怒”就是奴隶自己的心,这时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适当增加脂肪和蛋白质能平息情绪,每天一勺花生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荞麦、糙米类等碳水化合物也能够刺激复合胺的分泌,令人安静 烦,女同志喜欢讲“烦死人”。对不起,肾、生殖系统就会有问题,烦这个因素直接伤肾。《内经》上还有更为具体的补充是,“恐”和“怖”也会伤到肾。恐,指恐怖、害怕、畏惧的心情,人们可因恐惧而慌张不安;惊,指因意外的刺激产生惊吓、精神紧张的心理活动状态。 消恐药:恐惧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不必有压力和负担。对于已经发生的恐惧事实,要设法冷静下来。想到事情最坏的结果并坦然面对。也可以先将自己恐惧的各种可能因素列举出来,学会直面它。另外,吃一块40克的巧克力,有助于缓解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情志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内经》里还有关于各种情志之间如何影响、如何克制等的细节描述。这是一门很博大的学问,今天也就是介绍一下,以后妙华堂的一些中医入门课程上还会跟大家有进一步的分享。 另外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有喜怒哀乐是很正常的事,无须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关键是每次情绪来时,能清楚看到情绪的来源、起伏,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从而把情绪波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要实现这些,最好的途径就是培养自己的正念觉知。 而培养正念觉知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心禅坐了。所以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妙华堂学习打坐,跟我们一起打坐共修、呵护身心健康。 妙华堂中医育儿讲座LECTURES〖中医育儿讲堂〗一样从吃奶到吃饭,为什么有的孩子养得更好? 部分素材 图片来自网络 学点中医身家受用 读内经的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