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报告》数据指出,截至年,全世界共有万人罹患AD,每3秒钟就有1例新发病例。我国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万人,65岁以上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为4.8%,且随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专家表示,老年痴呆不可逆,及早预防可避免或延缓。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常有失语和失用。 经解剖发现,患者脑中有广泛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轴突缠结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坏死的神经细胞碎片、异常的蛋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过度积聚。 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 1、由于淀粉样前蛋白的异常导致蛋白成分漏出细胞膜,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 2、与载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关,apo-e4的增多能对抗apo-e2或apo-e3的功能。apo-e4使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apo-基因纯合子比杂合子患病几率高。 警惕不正常“健忘” 老年痴呆症常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常有多疑;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淡漠或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甚至尿失禁等。 并非所有健忘都是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需结合环境多留意。专家表示,偶尔忘记把存折放在哪或忘记昨天早餐吃了什么、在陌生的地方迷路、从超市出来找不到自行车等属正常,而忘记在哪个银行存钱、忘记15分钟前吃过的东西、从居委会回家会迷路、从超市出来忘记把车骑回家等情况则需高度重视。 延缓痴呆这样做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单身等均属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或减少这些可控的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或延缓部分老年痴呆症的到来。 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成分、矿物质的水果,如苹果、香蕉和柑橘等,有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有研究表明,西伯利亚冷杉针叶中富含的聚戊烯醇,能修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5-羟基胺脱氨基反应的水平,使损伤的神经元介质恢复正常,进而降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 在生活上,要避免抽烟、酗酒的不良习惯;对事物保持好奇心,积极用脑动手,可以多做手工、画画、下棋、简易家务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愉悦心情,可适当打扮自己。 在治疗上,应该积极治疗“三高”、糖尿病、动脉硬化等高危因素。 老年痴呆症≠绝症 老年痴呆症并非绝症,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人性化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显著帮助,其中,医、患、家属三方的重视缺一不可。 1、痴呆治疗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痴呆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痴呆应补充甲状腺素;脑卒中导致的痴呆应当积极治疗脑卒中。 2、药物对症治疗.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脑能量代谢激活剂(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奥拉西坦)、麦角生物碱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西伯利亚冷杉针叶提取物、中医中药等。 3、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锻炼、人文关怀、营养支持等都非常重要。 尽管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症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但目前尚无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法能从根本上治愈,一旦发病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病情,这也只是在早中期可以,到了晚期,药物也没有办法,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