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患者才30多岁阿尔茨海默症的早

时间:2021-7-15 14:18:29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1

Jinganhospital

年4月28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阿尔茨海默病平行论坛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首次发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主任委员、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解恒革指出,绝大多部分患者因出现症状而就诊,占比高达57.26%,而参加体检或筛查而进一步就诊的比例仅为10.06%。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疗任重道远。晚了!近6成患者有了症状才就诊“当时每年走失的55万人中2/3是老年人,2/3的老年人中又有2/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义引用年我国发布的一项人口走失报告指出,时间未必能造就一位伟人,但时间却能成就一位老人,关爱现在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显示,绝大多部分患者因为出现症状而就诊,其中,爱忘事、糊涂、不认识熟悉的人等现象才就就诊的患者成为首要就诊原因,占比高达57.26%,而参加体检或筛查项目从而进一步就诊的比例仅为10.06%。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主任委员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解恒革解恒革教授指出,尽管目前公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知晓度较高,体现在患者出现症状以后,一年就诊率67%;医生识别度较高,有些患者在一次就诊基本上确诊比例在36%。然而,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就诊情况不乐观。“有些患者虽然在一年内就诊,但是也有很多患者是到症状重的时候就诊。”城乡差距大!农村就诊率只占城市一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在城市,42.67%的阿尔茨海默病受访患者在1次就医后就能被成功确诊,而乡村受访患者1次就医后就能被成功确诊的比例仅占22.81%。“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巨大的。”解恒革教授强调,城乡差异不仅体现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方面,还体现在用药和照护方面。在位城市受访患者中,73.12%的患者仍在服用抗痴呆药物,而曾经服用、但已经停药的患者比例为16.09%,只有10.79%的受访患者表示自己从未服用过药物;相比之下,乡村患者的未服药率(40.86%)和停药率(30.23%)均显著高于城市,而坚持服药率(28.90%)要显著低于城市。药价高成阿尔茨海默病用药主要痛点《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尽管91.36%受访患者感受到治疗带来的益处,但在用药时长上,用药超过1年的比例仅占65.03%,用药1-3年的受访患者比例最高,占比为38.73%。在停药原因上,由于治疗效果不好、药价太贵和副作用明显等药物本身问题停药的比例占43.49%。总的来说,阿尔茨海默病受访患者认为市场现有治疗药物存在的主要痛点是价格昂贵(64.87%)、疗效不佳(63.79%)和副作用较多(34.74%)。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副主任委员兼秘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这几年药价降了很多,因为以前药是进口为主,价格较为昂贵,现在同类型药物两千元左右。将来相信会有更多的药物价格降下来,会更多好的产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说。超六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居家照护为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虽然城市受访者养老机构的入住意愿(51.81%)要强于乡村(40.37%),但现阶段仍以居家照护为主要形式(62.99%)。究其原因,解恒革主任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料以居家为主,主要与费用太高有关。“确实,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无论是伴侣照料还是子女照料,都面对时间减少、经济压力大、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在照料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个人责任意识增强,和患者关系更加亲密。未来,在居家照护基础上,我们也要逐步提升社会化照护能力。”虽然大家对入住医疗机构存在担心,但公众仍对社会化服务充满期待,其中公众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期待最高,占70.22%,其次为社区服务机构(66.05%)、社区医护人员(54.56%)和慈善基金(51.08%)等。另一方面,公众也期待有更好的政策服务发挥政策导向,切实减轻患者的照护服务。未来:补齐短板需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常务副主任医院临床研究室主任王华丽至于如何补齐阿尔茨海默病城乡差距的短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常务副主任委员、医院临床研究室主任王华丽表示,在常年基层工作的基础上,考虑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科发展的优势,把优势资源逐渐向基层转移,此外,构建社区的多功能化,也是未来可操作的一个方向。王华丽呼吁,补齐阿尔茨海默病城乡差距的短板,不仅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此外,李明义介绍,今年下半年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将启动全国“零走失”城市建设,通过“零走失”城市建设为阿尔茨海默病人提供管家服务。转载:人民日报

#2

Jinganhospital

在很多人看来,阿尔茨海默症是个老年病,与年轻人距离很远。可殊不知,近20年的数据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年龄从以往平均的50岁变为40岁,整整年轻了10岁!阿尔茨海默病日趋年轻化,一个被我们命名为老年的疾病,正向年轻人袭来。最近,35岁的小吴总是头疼,而且明显感觉记忆变差,准备去做的事情,转眼间又忘记。他有时调侃自己,“才35岁,就跟老人家似的,记不住事了,真是老年痴呆了”。本以为是个玩笑,可没想到却一语成谶。上周他一夜未归,家人以为他又在加班,没太在意。直到他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老年痴呆症。这样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正处于家庭与事业起步阶段,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却早早地患上了这样的疾病。如今很多年轻人压力过大,身体和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又加上长期熬夜玩手机,出现失眠、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让现代人的“失忆”情况越来越普遍。“37岁的陆先生容易忘事,上个厕所的功夫,就走丢了;甚至工作中刚开完会,转头就忘了会上的内容,为此耽误了好多事,直至被公司辞退”;“30岁的王小姐也常忘事,一次,她和同学约好星期四晚上去吃饭,结果她星期三就赴约,可左等右等不见人。打电话给同学,大家都很诧异”;“入职后的小青总是失忆,同学的聚会,父母交代的事情,统统忘记;更可怕的是,每次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时候,总想不起来,耽误了很多时间”;这样的“失忆”现象你出现过吗?我们的大脑,记忆的容量有限,长时间的紧张压力会对大脑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产生遗忘甚至有老年痴呆的迹象。所以,当我们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时,需要格外引起注意,警惕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

01

爱忘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所有人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忘事程度,要比其他的同龄人严重。他们往往记得很久之前的事情,但记不清近期发生的事情。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要警惕阿尔茨海默病:叫不上熟悉的人的名字;反复询问已经被回答过的问题;经常忘记近期的事情,比如重要的日常安排、不久前的谈话;常中断讲话,因为要费力地去想一些常用词;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在早期,这种遗忘可能时隐时现,亲近的人会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这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家贴上便利贴提醒重要事件,在身上放个有家人联系方式的卡片,或者可以购买专门的手环,防止走丢等。同时,应该去神经内科就诊,由医生进行一些评估,看需不需要进行干预。

02

性格、行为变怪异

阿尔茨海默病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是多样化的,还会导致性格、行为上的变化。原本性格温和的人会突然变得易怒;头脑清醒的人,会变得多疑、不讲理;非常爱干净、有条理的人会变得邋遢、不爱收拾。在曾经的热播剧《都挺好》中,每天都能作出新花样的苏大强,各种奇葩行为,也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甲亢、甲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性格、行为上的变化,当家里中老年人出现不正常的性格异常时,医院就诊,积极应对。

03

病情发展会使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大脑功能的持续恶化,最终会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连穿衣、吃饭都需要别人协助。进一步恶化,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终日无语而卧床,失去与外界的接触。

04

锻炼、用脑,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目前,还没有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办法。现有的药物,可以减缓大脑疾病的发展,延缓疾病带来的影响。如果能够尽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症,在早期及时地干预治疗,可以让患者在更长的时间内维持生活自理的能力。想要减少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低盐低脂饮食常吃蔬菜、鱼肉、坚果的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较低。这样的饮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减少微小脑血管病变的几率,从而减少大脑损伤。(2)保持运动体育锻炼不仅能助人远离肥胖、心血管疾病,还能改善情绪,平和心境,减少焦虑感,减缓记忆力和智力的下降。推荐游泳、慢跑这类有氧运动。(3)锻炼大脑教育程度高、脑力劳动者发生阿尔茨海默病会低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尽量也不要让自己的脑子闲着,进行扑克、麻将和棋类等活动都能锻炼脑子,进行一些专门的记忆力游戏也可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10718.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