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不是病,郁闷起来要人命,艾灸调气散郁

时间:2021-4-23 15:43:4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春节长假结束好几天了,大部分人的状态已渐渐调整到位,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是也有不少人反映,自己这几天上班完全不在状态,莫名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做事,甚至还出现焦躁、忧郁、易怒等不良情绪。

其实,通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气郁体质惹的祸。

今日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这种体质都有什么危害,一旦遇到了该怎么调理?

气郁不是病郁闷起来要人命

像《红楼梦》中的林妹妹,便是典型的气郁体质者,原本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但在她看来却像极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便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着阳台的花儿凋落了也难受,听着外面的鸟叫也烦躁,看着电视剧女主角哭了也跟着哭。

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这些人性格不稳定,敏感多疑,忧郁脆弱,悲伤欲哭,这其实属于气郁质的典型表现。

对于气郁体质的女性而言,在疲惫时会常常觉得胸口胀闷,就像是被堵着似的,喉咙里也像是有痰似的,喘气也不够用,长舒气才会舒服点。而在经期前也会有明显的乳房胀痛感,甚至还会觉得走路的时候肋骨部位发痛。

这些症状看起来没什么,也不是病,不用吃药什么的。但是不加以干预,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生活和工作状态,而且对于家庭其他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十分不利,易造成伤害!

气郁体质及产生原因

这基本上可以望文生义,气郁就是气的流畅度不好而产生郁结。

气郁是中医的一种说法,由于生气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气机运动障碍。

气不顺,心情自然也不顺,而表现为心情忧郁,闷闷不乐。其形成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01先天禀赋

如父母一方或双方为气郁质,可遗传给子女。或母亲在怀孕期受到强烈的惊吓、重大的心灵创伤,引起母亲的气机失调,进而引起腹中胎儿气机郁滞,形成先天性气郁质;

02后天失养

如工作压力,或社会家庭环境,使人长期处在忧思郁结,精神紧张,焦虑状态;或者是体内有痰饮,瘀血,结石,湿邪阻滞,导致人体气机不畅。

而与气郁最相关的脏腑就是肝脏,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气郁主要是指肝气郁结,临床表现主要是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月经不调,头痛,头晕,脉弦等。

肝气属木,咱们去看那个树木,它最需要就是生长空间,如果你把空间给它限制了,这棵树肯定长不好。

人体内的这个肝木也是如此,喜欢条达舒畅的环境,不喜欢压抑郁堵的环境。而气郁体质就是肝木的升发环境受到限制了,肝木不能条达舒畅,不能正常疏泻气血导致身体的一些病症。

十个女人,八九都气郁

有研究通过临床分析,发现因情绪致病的人,女性占了大多数。女性的情感天生比男性细腻敏感,更容易产生情绪,而十有八九的女性都是气郁情绪。

气郁了,就容易造成各种淤结。一旦淤堵,在下为子宫肌瘤,在中为乳腺增生,在上为甲状腺结节。如果持续淤堵,就会慢慢发展成癌症!

当然,男性也要注意,他们更为忍让,气郁症平日不显山露水,一般忍耐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才会被发现,比如已经到肝癌的地步,此时却为时晚矣。

自测气郁体质

1、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

2、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郁郁寡欢,胸闷不舒

3、舌头尖、淡红、苔白

4、一旦生病则胸肋胀痛或窜痛

5、有时乳房及小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6、咽痒、痰多,咽中梗阻,如有异物

7、食量少,失眠,多梦

8、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

9、不耐受阴雨天气

艾灸调气散郁养护肝脏

不做“郁”美人!

中医认为,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所以调养气郁体质当以行气、理气、舒畅气机为原则。

“肝主疏泄”,肝的作用之一是调畅气机,气郁体质的人做艾灸可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气机通畅了,精神状态便会改变。

或许很多人感觉气郁这种情绪,只要不去想那些令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过一段时间慢慢就会好的。但是,这个情绪对于身体的伤害已经造成了,并且不去调理的话,靠人体自我运转修复将是个很慢的过程。

因此,在春季,在肝气逐渐生发的阶段,有气郁体质的灸友一定要好好把握,多疏通疏通肝脏!

艾灸穴位:期门穴、肝俞、中脘穴、足三里、太冲穴、膻中。

期门穴

1、期门穴: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头为第4肋间隙),第6肋间隙凹陷处。它为肝的募穴,具有疏理肝气的作用。

肝俞穴

2、肝俞穴: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疏肝理气、降火退热、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等作用。

中脘穴

3、中脘穴:任脉上的穴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中脘穴可促进经气运行,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功能。

足三里

4、足三里:胃经上的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一个气血双补的穴位,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可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调理脾胃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得滋养。艾灸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能改善情绪不佳引起胃胀、胃痛等问题。

太冲穴

5、太冲穴: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是肝经原穴,号称人体的「消气穴」,能疏肝泻火、理气化瘀,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

膻中穴

6、膻中穴(见中脘穴图):任脉上的穴位,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这是心包的募穴,可以疏气机,除烦。气郁之人按这个位置,会觉得很痛。因为这里郁结了很多不良情绪,如果能够把这个地方疏通开来,就相当于给邪气以出路。艾灸此穴具有宽胸理气、通经活络、舒畅心胸之效。

日常生活,学会调控情绪

01转移情绪

如果我们有负面情绪,可以采用转移的方式,如通过瑜伽、慢跑、跳操等有氧运动,使大脑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从而使心情愉悦而减轻压力。

大量研究发现,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很好的抗抑郁和焦虑的作用,对缓解负面情绪有很大的好处。

02调整情绪

回归工作岗位,面对新工作手忙脚乱的时候,不妨试着把要完成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分步骤定制计划。

与其想太多,不如先努力把手头的事做好,一步步完成自己制定的小目标,相信你会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调整消极的情绪。

新的一年,乘风破浪启新程,好心情才能有好气象、好状态!

购买艾艾贴或艾灸精华贴,请认准正品,通过公司授权的代理商进行购买,请扫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9992.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