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21.html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在陪伴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深深的影响。孩子的性格与思想更是会因为父母的评价而产生影响。 你对孩子的评价,就是孩子对自己的暗示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曾说:人的一生都是催眠的结果,想一想你对孩子说话的高频词是什么,你就是在暗示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家长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慢”就是在暗示孩子是一个“慢”的人;所以爸爸妈妈在评价孩子的过程当中,要反思一下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评价都会植入孩子的心田;例如,当家长尊重地位高的人,鄙视地位低的人;尊重学历高的人,鄙视学历低的人;尊重富人,鄙视穷人……当家长表现出这样的言行后,孩子就会模仿,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也培养不出真正自信、优秀的孩子。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从小就是个低智商儿童,正常的人的智商标准是在80以上,但阿甘却只有75,不仅如此阿甘阿还是一个跛脚驼背的孩子,只能每天戴着矫正架行走。同龄的伙伴排挤他,周围的大人议论他,更是连学校都不愿意收他……尽管阿甘与正常的孩子不同,但阿甘的妈妈也没有放弃他,他竭尽全力让阿甘像其他孩子一样上一所好的学校,并告诉阿甘:你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不要在意其他人的说法,如果上帝要人人都一样的话,就会给每个人一双脚撑…… 妈妈的话让阿甘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用尽力气去奔跑,在妈妈的支持下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外人看来“笨笨”的阿甘却在最后体验了平常人没有体验过的人生,阿甘当过足球运动员、当过乒乓球运动员、当过兵、捕过虾,开过公司……而且阿甘把每一个身份都做到最好,阿甘的成功背后,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更离不开的是母亲对他的教导,在他每一次人生关键时候对他的评价。 父母的对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孩子通往前方的动力,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可以”、“你很棒”,那么孩子在做事前就会有底气,有信心;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总是说一些丧气话——你太笨了、你不行……孩子就会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甚至对自己进行否定。 在上小学时,一次考试我的数学成绩没有及格,当时的我又伤心又害怕。伤心是因为一向成绩优异的我竟然下降的5如此厉害,而害怕是因为担心父母生气批评自己。当我战战兢兢地将成绩给父母看时,他们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温柔地问我:“你知道你的成绩为什么会下降吗?”我回答说:“是因为最近没有用心学习,还有……题有点难……”爸爸妈妈听了我的回答摸着我的头说到:“既然你知道就要努力再把成绩提高上来,爸爸妈妈觉得你可以的,我们的女儿这么棒,所以更要努力啊!”因为有了父母的肯定与鼓励,在之后的学习上好像更有动力了,果然在之后的考试中再次回到了优异的成绩。 父母的评价是对孩子的心理暗示,因为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孩子心里可能就会想”原来我是这样的人“,“我可以做好”甚至是“我不能”。因此父母在评价孩子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父母在评价孩子时应该注意什么 1、进行积极评价,减少消极评价 一些父母认为现在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受尽了无数的宠爱,不知生活的艰辛,抗打击能力也比较弱,因此一些家长为了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锻炼孩子的抗打击能力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挫折教育”,当孩子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时,父母对其也只是敷衍而过,或者进行“挑刺”,但是长时间的这种消极评价就会打击孩子积极性,甚至影响孩子的自信力;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要多进行正面的积极评价,减少消极评价。 2、评价要根据孩子特点,不可夸大评价 有些父母怕伤害孩子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对孩子的评价就都只有“好”的方面,而将孩子的一点优点就进行过度的夸大,甚至本不是孩子的优点也为了满足孩子而进行表扬或评价。但是对孩子的评价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进行评价。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评价,可能就会导致孩子沾沾自喜,从而变得傲慢自负,甚至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