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下老年人抑郁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影响因

时间:2024/12/2 18:42:4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当今社会生育率不断下降且人类寿命普遍增加,造成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老年抑郁的总体水平

老年抑郁症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症的常见老年精神障碍。近年来国内调查所报告的老年抑郁症发生率大致在13%-27%之间。而美国有13—27%的老年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85岁以上老人的抑郁症年发病率为13.4%。

本次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新小区、一个旧小区和一个市区周边的乡镇、一个农村各自随机抽取一个居委会进行取样,共抽取名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研究。回收数据之后对不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剔除,最后有效研究对象为位老年人。

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与老年人的接触以及对其生活环境的了解,发现绝大部分老年人缺乏对抑郁的认知,老人所生活的社区也缺乏相关的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干预,导致很多老年人即使存在抑郁情绪也不会主动寻求帮助,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抑郁情绪以及因为抑郁导致的其他身心问题。

因此,很多老年人的抑郁得不到缓解与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危害其身心健康。尤其对于中度和中度抑郁老年人,经常伴随其他躯体疾患或者心理问题。据以往研究,抑郁共病患者更难治愈、对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并且由于抑郁与其他身心疾病的关系不管是否有其他共病,都应该对抑郁进行治疗。

针对这些情况,以社区为单位,从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与环境着手,对老年心理健康进行初步干预,是当前建构健康老龄社区的当务之急。具体而言,笔者建议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定期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预防、发现,尽早干预。

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诸多相关研究都涉及到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人格、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性质、人格、社会支持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影响因素上,已有研究结果很难达成一致。本研究总结前人研究的影响因素,从人口学变量、生活习惯、社会心理三个方面对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以下对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别讨论分析。

1.老年抑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在抑郁的性别差异方面,多数研究者认为女性是抑郁高发群体。本次研究也不例外的发现女性老年人的抑郁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点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

总结老年抑郁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年龄增加造成的生理变化例如激素水平变化更易影响女性,使女性老年人从生理层面上更易产生消极情绪;第二,据有关统计数据,女性老年人丧偶、离异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意味着她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要高于男性,自然会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第三,女性老年人的业余爱好通常少于男性,缺乏精神寄托,生活不够充实,进而较易产生抑郁情绪;第四,退休后仍然工作的女性老年人也比男性少的多,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和与社会的脱节导致主观幸福感下降从而滋生不良情绪;第五,人际纠纷、家庭冲突这些生活事件对于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由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抑郁情绪自然多于男性。

对于老年抑郁水平的城乡差异,国内已有研究大部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gs/141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