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心理普查报告及结果分析 一、普查目的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今社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环境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具有高效的适应度。为促进学生学习及品德的良好发展,把握我院学生心理状态,分析问题,寻找对策,我院心理咨询中心对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二、普查设计 本次普查具体安排如下: (1)普查时间:年11月 (2)普查对象:东方学院16级全部新生 (3)普查方式: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V3.0 (4)普查项目:1、艾森克个性测试(EPQ) 2、90项症状清单(SCL-90症状自评量表) 三、普查项目与内容 此次心理调查方法为网络测试普查,采用的是SCL--90症状自评表和艾森克个性测试(EPQ)。其中艾森克个性测试(EPQ)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三个维度。E代表的是性格的内外倾向性,N分数代表情绪的稳定性。SCL--90症状自评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测试题目较为贴近我校学生实际,题目考察内容由以下因子构成,分别是:1.敌对2.焦虑3.精神病性4.恐怖5.偏执6.强迫症状7.躯体化8.人际关系敏感9.抑郁10.其他相关内容。这些因子共包含在90个问题中,由被试者根据自己近来的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 四、普查情况分析 以下是本次普查总体筛查结果汇总表: N=.00 因子分<3 <4因子分≥3 因子分≥4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敌对 93.31% 4.99% 30 1.41% 焦虑 92.84% 5.79% 23 1.08% 精神病性 94.07% 99 4.66% 21 0.99% 恐怖 94.26% 94 4.43% 22 1.04% 偏执 93.41% 4.80% 32 1.51% 其他 93.41% 5.08% 26 1.22% 强迫症状 89.27% 8.71% 37 1.74% 躯体化 95.39% 74 3.48% 18 0.85% 人际关系敏感 90.82% 7.34% 33 1.55% 抑郁 91.85% 6.54% 28 1.32% 总均分 94.77% 90 4.24% 15 0.71% (因子分<3为轻度症状;<4因子分≥3为中度症状;因子分≥4为重度症状) 从表格可知: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学生心理问题中因子分显示为轻度症状较为突出的是躯体化、精神病性、恐怖和偏执。因子分显示为中度症状较为突出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分显示为重度症状较为突出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敌对。 在发现同学们有相应情况时,可以采取相应对策,以下是相关症状对应的对策: 1、强迫症 ① 导致强迫症的原因有哪些?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均有关系,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 ② 强迫症危害: 强迫症作为症状相对明显的精神类疾病在初期容易被人发现,但也最容易被人忽视。患病初期患者并不重视,也不采取实际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心里总会留下“强迫”阴影,长此以往积累的负面情绪将成为其他精神类疾病的温床,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不请自来,给后期的治疗造成不小的困扰。 ③ 强迫症案例: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财会的小陈发现自己花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完成功课,每次作完作业,他总是要反复检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毕业后到了一家银行工作,同事很快发现明明可以2、3小时完成的帐,小陈却需一两天完成。因为他总是担心帐没有作对,反复地检查。不仅是在工作上,小陈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寄信时反复检查信的内容,看是否写错了字,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单位领导只好让他回家“休息”。 部分强迫症患者在个性上还有以下特点,胆小谨慎、循规蹈矩、做事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另外,不是所有有强迫症状者都是强迫症,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出现强迫症状。 ④ 强迫症的对策: a.强调正面观点,减轻负面看法。b.有最大的潜力取得成功,但别让您成为自己最坏的敌人。c.若完美型的人不把那么多时间花在计划上,就不会迫使我们毫无准备地行事,事后又要花功夫去补救。d.世事难以尽善尽美,放松些。e.不做完美主义者。 2、人际关系敏感 ① 人际关系敏感的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热衷 第二,加强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毒害青少年的心灵。因此,应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认识真、善、美的能力,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影响和诱惑,并认清网络文化、虚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不受其侵蚀。 5、焦虑 ① 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 ② 焦虑的案例 鲁某,35岁,有自己的公司,工作忙,生活没规律,夜间经常十一二点睡觉,一次在酒桌上与客人高谈阔论时,突然感觉胸闷、心慌,心跳得厉害,胸口好像有什么东西压着似的,憋气,喘不上气来,有窒息的感觉,非常恐惧,大声喊着“我快要憋死了,憋死了!”脸色发黄,大汗淋漓,医院,医院以后,还未来得及处理,患者这些症状就消失了,检查也没发现异常,回家后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工作照常进行。3个月后,无原因的又出现了相同症状,此后,发作频繁,每次都非常恐惧,害怕自己会被憋死,每次发作时间不等,有时不用处理症状就消失了,有时服用一片“倍他乐克”缓解心悸症状,发作后一起都恢复正常。医院,做过全面的检查均为发现异常。他十分苦恼,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何时发病,每天都焦虑不安,担惊受怕的,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精神科就诊,患者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焦虑症。 ③ 焦虑的对策: 对于容易感到焦虑的人,我们应该让他们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并且制定合理靠谱的目标。 6、恐怖 ① 恐怖的表现: 恐怖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伴随恐惧而来的是心率改变、血压升高、盗汗、颤抖等生理上的应急反应,有时甚至发生心脏骤停、休克等更强烈的生理反应。一个突然的、强烈的恐惧可能导致猝死。 ② 恐怖的案例: 小芳已经是20岁的大姑娘了,可这两年添了个毛病,不管春夏秋冬,非敞开窗户睡觉不可。夏天这样做当然无可非议,可是严冬季节也照开不误,就令人难以理解了。谁要是把窗户关上,她就好像被关进死牢一样,马上气喘嘘嘘,上气不接下气地翻滚折腾,有时连神志都模糊不清,不住地翻白眼,呻吟哼叫不止,一般要半个小时才可缓过气来,走进再看她,好像干了多么重的活似的,瘫软在床上,满身大汗。有一次住旅店,她不敢出去,竟偷偷地把店户的玻璃起下两块来。为此,她从不敢出门,更无法去看一场电影。她感到这毛病很痛苦,就是说啥也改不掉。 ③ 恐怖的对策: 对于容易感到恐怖的同学,我们应该通过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定恐惧源。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勇气。平时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 7、躯体化 ① 躯体化的表现: 所谓躯体化,就是这样一种现象:患者自觉有很严重的躯体症状如头痛、乏力、失眠、身体不舒服、工作效率下降等,但在相应的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又或者,临床检查中发现的病理改变不足以解释患者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出现这种躯体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心理问题长期压抑等不到解决。 ② 躯体化的案例: 一位妈妈带着9岁的儿子来看心理医生。妈妈说,最近半年来,孩子经常喊头晕、头痛,家长带着他看了许多医生,作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医生在仔细询问了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后明白了原因。原来,半年前父母离异,孩子被判给母亲。孩子和父亲关系一直很好,在父母离异后,他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上父亲一面。逐渐地,孩子就出现了头痛的症状。而在孩子每次头痛发作时,父亲都会急切地赶来看望他,医院检查,然后再陪他玩。心理医生经过分析认为:孩子为了得到父亲的关爱,无意识地将这种心理的需求转化成了一种躯体疾病症状,以唤起父亲的注意,而父亲的行为又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症状。经过心理医生的细心指导,改变家庭中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孩子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③ 躯体化的对策: 躯体化:这需要及时请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和治疗,否则,继续发展下来将出现人格分裂,意识泛化,进入精神病状态了。第一,患者在出现这类问题之后,可请心理医生帮助疏导排解;第二,进行广泛持久的心理卫生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学会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调整心态,避免无意识地步入“躯体化”的症状中。 8、抑郁症 ①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② 抑郁症的案例: 阿青(化名),大一女生,首次远离家乡和父母独自一人来到大学求学。刚进大学对一切事物都觉得很新鲜,又觉得难以适应。此后,她做很多事情都觉得很困难,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总是排在班上的后几名。渐渐开始觉得大学生活和学习没什么意思,对各种活动开始失去兴趣,有孤独感、无助感、无依靠感,不愿与人交流,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整天呆在宿舍里,也不跟宿舍同学说话,只是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听音乐,或者自卑自怜,以泪洗脸,表现出退缩、冷漠、易产生疲倦感,也时常感到头晕头痛,终日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或长吁短叹,情绪极为低落。 ③ 抑郁症的对策: 克服抑郁症的方法主要有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多交良友,开解心灵。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五、以下是本次调查中体现的十大症状排行: 序号 题号 题目 人数 百分比 1 10 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41.24% 2 9 忘性大 36.63% 3 46 难以作出决定 35.59% 4 86 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33.71% 5 11 容易烦恼和激动 31.69% 6 61 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31.45% 7 34 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29.00% 8 21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8.44% 9 3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7.68% 10 45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27.40% 以下是相关症状出现原因及相关对策: 1、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该问题反映的是强迫症状因子):总是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这样的情况,考虑是焦虑伴有强迫思维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和脑介质分泌失衡有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善于学会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睡前不要吃东西,泡热水脚,平时可以服用保健性药品,安神益智。平时可以多补充一些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食品。 2、忘性大(该问题反映的是强迫症状因子):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稳,过度疲劳,脑供血不足等都会引起忘性大。平时应多注意运动,多休息,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需要慢慢地调理。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使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能够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再者运动能促进脑细胞代谢,能很好的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的过程,能减缓大脑老化,应调整作息规律,经常熬夜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3、难以作出决定(该问题反映的是强迫症状因子):表现为做事难以作出决定,应调整好心态,如果不是很急迫的问题,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做任何决定,先休息下;如果很急,就问问朋友家人,过来人会给你最好的答案,当你无法下决定的时候,就把那一刻当做是生命的最后的一刻来想,做出选择。选择之后,假如选的不如你预期那就尽量努力让它往预期方向发展。 4、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该问题反映的是焦虑因子):当做一件事时,心里想着快点完成反而会不自觉的紧张,降低效率。这种情况应该学会调节心态,尽量放空你的心,只让大脑思考怎么做,放轻松,不要太在意时间,顺其自然就好了。 5、容易烦恼和激动(该问题反映的是敌对因子):容易烦恼和激动,可以保持沉默,一个人安静下来好好想想。也可以注意力转移,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或者出去走转移心理的注意力,多运动并通过竞技性运动获得一定的精神满足感。 6、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该问题反映的是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这是一种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问题。可以停止对别人态度的观察,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