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旨在分享一线精神科医生的成长历程及临床心得,通过病例增进广大精神心理科医生对新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的了解;仅供医药专业人士阅读) 多年以前,大众对精神心理科医生往往存在着诸多偏见和误解,收入与付出不相称,动辄受到病人的言语甚至躯体威胁……「成就感」对于精神科医生而言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 不过,医院(广州医院、医院)成人精神科科主任郑英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这种现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同学聚会,一说自己是精神心理科医生,大家经常都聚过来询问各种问题,如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多动和注意缺陷、厌学、亲子关系等等问题,还有家人的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等问题,这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很有成就感。」 郑英君主要提到,实际上从医患沟通到药物治疗,再到疾病的长程管理,还有科研教学发展,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为精神科医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成就感之医患关系 从斗智斗勇到建立医患治疗同盟 对于精神心理科的老话题——医患沟通,郑英君表示,过去医生要管着患者,让他们听话、吃药,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即便医生最后「赢」了,也很容易让患者排斥,从而形成医患对立。而现在,精神心理科医生与患者更多的是构建治疗同盟的关系,医生、患者和家属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起对抗和战胜共同的敌人——精神心理疾病。这也对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沟通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立良好治疗同盟的前提是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郑英君说,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可以用共情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会觉得眼前这个医生「关心我」、「很靠谱」,医生距离获得患者的信任也就更近了一步。治疗同盟关系建立好了,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预后就可能会大大改善。 对于医患沟通,郑英君很有自信:「在医患沟通方面,我还是比较擅长的。一句话,就是要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规范的医疗素养的基础上,真诚地对待患者,一切为病家着想。」能够让患者投来信任的目光,积极主动地与医生合作,甚至包括那些处于急性期、自知力缺乏的患者,无疑是一件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患者预后好了,最终正常回归社会,才是医生的最大执业成就感。 成就感之药物治疗 努力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医患形成治疗同盟后,药物治疗也拉开了序幕。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种精神药物是绝对完美的,尤其是疗效和安全性,正如鱼和熊掌之难以兼得。在郑英君看来,用药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追求疗效:「国外治疗指南倾向于把某些疗效很好、但安全性较差的药物放在二线药物之列,原因就在于,选药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安全性。」 除了广义上的安全性之外,真正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有意识地帮助其规避对寿命和生活质量影响更大的副作用,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郑英君举例说,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之所以把布南色林、鲁拉西酮、阿立哌唑这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之一,原因就在于,这类药物诱发体重增加、泌乳素升高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低,而这些不良反应对女性患者的影响尤其显著,甚至直接会影响到治疗依从性。 郑英君指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选择哪种药物去治疗患者,说到底,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去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进行个体化治疗,不能一概而论」。简言之,深入了解各种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完全为患者康复和经济综合考虑,这也是治疗艺术的体现。 成就感之全病程综合康复 发挥团体的力量 疾病宣教对于患者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实际做起来并不轻松。 多年前,郑英君就开始坚持每周一次的精神心理健康宣教讲座项目「惠爱心理论坛」,风雨无阻。当时郑英君还不像现在这么有名气,很多患者并不认识他,他就在门诊大厅举个宣传牌子,上面写着讲座的相关题目和内容信息,招呼患者及家属去参加免费宣教讲座。这些健康讲座主要围绕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精神疾病的病因、有哪些治疗方法、如何康复和预防复发等,还有专门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康复师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学和全病程精神康复知识相关的培训,实实在在帮助到了病家,获得了广泛好评。 另外,郑英君也提到,医患同盟不仅是指医生和患者,还包括心理治疗师、精神康复师、护士和个案管理员等,专业团队共同讨论治疗方案,做「综合康复培训班」的念头也应运而生了。提到综合康复培训班,郑英君眼睛都亮了起来,颇为自豪:「这个综合康复培训班融合了医学健康教育、国外各种先进的精神康复技术、团体心理治疗技术等,希望能够切实帮助到广大精神疾病患者。」 如今,郑英君领衔的综合康复培训班已经连续开展了7年时间,每个月开展1-2期,风雨无阻。已开展了80余期,社会反响非常热烈,成为科室特色技术的同时,也为科室带来了声誉。 郑英君还与美国耶鲁大学精神科开展合作,引进了国际上最新的精神康复技术「疾病管理与康复技术(illnessmanagementandrecovery,简称IMR技术)」,对其理论加以融会贯通并结合实操案例,组织编写了《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管理与康复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力图为精神科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套易操作且有效的干预方式,帮助更多的患者康复并最终回归社会。 成就感之科研教学 全方位发展 医院是医院,通过大学平台,医院已经建立起了从精神医学系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全方位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体系。郑英君非常热爱教学工作,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还获评为中国医师协会CPA颁发的「优秀教学基地主任」,医院优秀教师等奖励。科研方面,在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已发表专业SCI论文30余篇。 郑英君说,精神心理科本来就是大医学分支,不仅其他医学专业有的成就感精神心理科医生同样具备,而且还在临床心理学方面有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医疗功能,所以成就感可能会更多更全面些。我们注意到郑英君还获评为「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年度好大夫」等,这应该也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认可。 小结 郑英君总结道,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成就感不仅仅在这几个方面,只要满怀初心,以科学精神审视医疗的各个环节,以人文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