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曹操杀华佗确实有多疑的成分,但是这个原因只是表面看起来合理的因素,而华佗要挟曹操,不合作的做法严重的冒犯了曹操的威严,侵犯了他进行集权的底线,因此曹操选择诛杀华佗以给予他人的一种警示。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曹操得的是什么病?曹操为何要杀华佗? 曹操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曹操(年-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对于身处高位的他,更容易让他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曹操这是这种欲望,让他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光环。 上天对待人,都是让人害怕,公元年,一位在三国鼎立中,影响巨大的重要人物离世,举足轻重曹操去世。 曹操得的病是头疼,而根据头疼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另外一种是继发性。 原发性头疼也有很多种,一般分为偏痛疼,紧张性头疼等;而继发性头疼则有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等。 那么曹操的头疼到底应该属于哪一种比较合适呢?首先从时间来看,他的疾病是”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也就是说他亲自处理政事之后,得病就非常严重,而他“亲理”则要从占领兖州伊始,只是那个时候不严重,此后一年比一年厉害,一直到他去世,前后经历了大约二十余年的时间。 如果是继发性的病因,发生颅内病变而延续二十多年的疼痛,这个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力导致发生的疾病,在那个没有消炎以及扩张血管药物的时代,谁又能够在这种疾病折磨之下存活二十余年呢?这个情况是很难发生。 因此,曹操头疼的问题极有可能是属于前一种,也就是原发性的头疼,至于到底是偏头痛呢?还是紧张性头疼?这个无从考证,但是这种头疼的病因大致相同,那就是精神紧张,心理焦虑,睡眠不足,饮食不当而引起的。 曹操发病的时间大约起于和吕布争夺战前后,这个时候的曹操处于他人生的低谷,赖以生存的兖州几乎被吕布夺去,这让曹操寝食难安,日夜不宁。 在战胜吕布之后,接着和袁绍在官渡发生了更加激烈的争夺战,正是长期处于焦虑,紧张并且伴随彻夜难眠,饮食不调。这样就出现严重的头疼问题。 随着袁氏被灭,北征乌桓战事的推进,乃至赤壁之战的进行,后期和孙权、刘备争夺江南和益州,战事一年比一年艰难,这样导致曹操的精神状态始终无法停下来休息,甚至放松,不得不时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这样导致头疼的问题一直无法根除。 因此,曹操的头疼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紧张,心理焦虑导致的后遗症,药物只能缓解而不能够根除。 曹操为何要杀掉华佗? 01.站在小说《三国演义》的角度看。 在小说中,罗贯中给予了曹操合理怀疑华佗的证据,那就是华佗开出的药方太过于匪夷所思。根据《三国演义》描述: 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按照华佗的诊断方式,那就是先服下麻服散,昏过去之后,再用锋利的斧头砍开脑袋,取出里面的风涎。这里的“风涎”就是现在常说的脑瘤,取出这个脑瘤之后,头疼的问题可以除根。 曹操当然不会相信华佗的诊断方式,认为他想害谋害自己,于是华佗举例说关羽当年刮骨疗毒也是这么干。 可是华佗举的例子非常不恰当,手臂和脑袋完全不一样,手臂可以砍开甚至砍断,人可以活,但是脑袋要被打开,基本很难存活,因此曹操认为华佗这是为关羽复仇,于是将华佗杀了。 在历史中,华佗死于公元年,而此时已经是公元年,距离历史上被害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因此说华佗为关羽报仇确实不可行,只是罗贯中牵强附会的描述只是为了给华佗之死一个合理解释而已。 02.根据真实历史记录来看。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华佗之死和关羽没有关系,毕竟他死的时候,关羽还活得好好的,而他死的原因颇令人疑惑。 曹操得病之后让华佗当专职医生看病,可是时间一久,华佗就时常找借口回家和妻子团聚,后来甚至借口妻子病了不愿意来。经过调查之后,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在欺骗自己,于是将他下狱,弄死了。 曹操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华佗明明能够治好这个病,可是他就是拖延不治好,其目的就是为了抬高身价要挟我。即使不杀他,他也不会除掉病根。 换一句话来说,曹操认为华佗可以看好自己的病,但是他借口不看好,以期望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个是正史中对于华佗死因的记载。曹操个性极强,处于上位者,从来都是要挟别人的,哪能被一个医者要挟呢?不听话,那就一杀了之。 03.杀华佗的根本原因。 其实曹操杀华佗的根本原因并不复杂,也不是表面那样的:不为自己治病,所以将华佗杀掉,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就需要结合华佗死的前后时间点,以及同时发生的事情来看待。 华佗死于公元年,此时刚好是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在这一年中,除了南征之外,曹操还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曹操“罢三公官,复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废除三公之后,亲自担任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览朝政,将所有的权力聚集在手里,为南征刘表,同时也为以后更进一步打下基础。 二是,诛杀孔融。孔融名动天下,一心忠于汉室,对于曹操的专权行为进行了讥讽甚至阻止,惹得曹操不满,于是将他满门诛杀。 这两件事看起来是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者是曹操集权,后者诛杀妨碍集权的人,因此两件事发生的同一个目的就是曹操在公元年加速权力集中,铲除妨碍集权的人,为日后更进一步做打算。 此时的华佗刚好撞上了枪口,正是曹操大力整肃不为为自己所用,不甘心归附的人。华佗本是一个医者,可是阴差阳错当了医者,这让原本当官的华佗很是郁闷。 华佗医治曹操也不是很得力,原因正如曹操所说的那样“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也就是说华佗能够治好病,可是他以此来挟制,打算得到更多的好处。 按照华佗的想法,他想弃医从官。在当时社会,医者并不是高尚的职业,而是贱业,曹操怎么让一个从事贱业的人去当官呢?因此华佗闹脾气,居然撒手不干。 曹操再三派人去请,可是华佗不愿意来,于是惹恼了曹操,干脆杀了他。既然不愿意为其所用,那么留他有什么意义呢? 由此可见,曹操诛杀华佗表面看起来是多疑,实际上,华佗的做法已经触犯了曹操的底线,严重的冒犯了他的威严,阻碍了其进行集权专政的做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