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本文大概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本文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家庭教育资料大多参考毛姆先生的著作《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的一篇文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生涯与《卡拉马佐夫兄弟》”。本文简要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情况、重大家庭事件及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父母、家庭氛围及家庭教育主要特点 父亲性格严厉,放弃自己的一切享受和闲暇,只为了让自己的七个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们没有一个朋友。母亲在年他16岁时去世。父亲是酒鬼,后据传被农奴杀害,因为酒后苛待农奴。父亲被杀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才18岁;他是全家七个孩子中的老二,与哥哥关系亲密。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16岁母亲去世后,离家前往一所军事学校读书时,他父亲没能力、也没有意愿继续给他提供足够的生活费,他甚至没有足够的钱购买简单的衣物、书籍。 贫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上“刻”下了这样的痕迹:“羞怯、敏感,眼珠转来转去,显得很不安”。毛姆先生对他的评价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多疑、自负、急躁、轻率、自私、过分谦卑且不可信赖、心胸狭窄,还喜欢自我吹嘘”。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家庭状况、重大事件及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 1、不良家庭经济状况一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家庭经济情况差,常常缺钱,缺钱会造成家庭成员,尤其父母之间频繁的冲突和争吵,这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家庭生活风雨飘摇,失去安全感。 劳伦斯·斯坦伯格 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家庭中的青少年,或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危险性很大。 财政压力的主要影响效果,是通过它对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婚姻关系的影响而传递到青少年身上的。在财政严厉之下的父母更加粗暴,更缺乏一致性,也较少地尽到父母的职责,这继而将引发孩子们身上的问题。 世界银行 贫穷的成长环境常常将儿童置于形形色色的风险因素之下。在贫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会损害他们就儿童发育做出的投资选择,这主要表现在父母如何使用他们的经济资源和时间,从而加剧了物质匮乏问题。而且,父母有限的心智以及贫穷造成的心理压力(包括为了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而经常在不安全的条件下工作许多小时),进一步削弱了家庭能够给予儿童的时间、精力和关爱。 难怪有些观点极端的知识精英甚至认为,贫穷是一种“病”、一种“罪”,因为贫穷会放大很多当事人内心的“坏”,以及一切人性中的“恶”。克洛德?阿尔莫 物质问题只会加重教育问题,却不会造成教育问题。 由此想到,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多么伟大,年,中国有万农村贫困人口,个贫困县。年,在新冠疫情造成的极大困难情况下,中国还是打赢了扶贫、脱贫攻坚战。扶贫、脱贫事业是更好家庭福祉、家庭教育的基石,多少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家庭生活改善后的自信和骄傲,他们可以由此挺直腰杆,努力向上、向善、向好,逐渐有机会实现自己内心的目标和梦想。 2、如果没有强力、专业的干预,酗酒家庭的孩子通常很少能摆脱各种不幸遭遇。父母单方或者双方都酗酒,都是酗酒家庭孩子的噩梦及不幸的开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生前酗酒。 酗酒的家长强行占据家里孩子的位置,用自己放纵、缺乏自制的言行强行要求自己的孩子照顾自己,酗酒家庭的孩子被迫成为照顾者,被迫长大,照顾言行“退化”成小婴儿的父亲或者母亲。既然酗酒的父母自己“退化”成小孩子,他们也就拒绝履行自己作为父母、照顾自己孩子的义务和职责。孩子被迫成为大人精神上的家长,照顾醉酒的父母。 苏珊·福沃德 因为在试图拯救酗酒者和维持伪装方面徒然耗费了太多的精力,酗酒者子女余下的满足自己基本需求的时间和关爱便太少了。像失职的或未尽到责任的父母的子女一样,酗酒者的子女也常常觉得父母眼中没有自己。 在酗酒者家庭中,嗜酒的父母通过自己令人心寒、穷困潦倒、毫无理性的行为主动攫取了孩子的角色。他本人就是一个难调教的孩子,以至于家中容纳不下别的孩子了。孩子成了父母遭遇挫折时的出气筒、父母全部问题的替罪羊。这是酗酒父母为自己的失职辩护和发泄的一种阴险的手段。 珍妮?艾里姆、唐?艾里姆 家庭环境对男孩塑造自己的内在引导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必须担负起养育儿子的责任,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既是严父严母,又是慈父慈母。如果父亲虐待家人、酗酒或者遗弃家庭,儿子常常会步父亲的后尘。 克洛德?阿尔莫 孩子还需要父母做出榜样。的确,正是看到父母将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传给他,孩子才懂得生命其实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一代人都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 孩子需要父母成为言行正常的好榜样。3、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处于青春期中期、晚期,一连串的负性危机事件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他的心灵及精神遭到一次次重创,情感伤痕未得到修复,旧伤未愈,又填新伤。 研究表明,青春期通常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青春期早期,10~13岁;青春期中期,14~17岁;青春期晚期,18~22岁。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需要进行各种适应,而这个阶段,如果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经历更加剧烈的情绪、情感动荡,让整个青春期变得更加难熬。 陀思妥耶夫斯基16岁时,母亲去世;很快,因为他需要离家到另一个城市读书,与最爱的哥哥分离;之后不久,他父亲开始酗酒,没能力给他足够的生活费,他常常生活拮据。他18岁时,据传他父亲死于非命,因为酒后苛待农奴,被农奴杀害。 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年后,参加一个进步组织,虽没有过激行为,但被警察发现,被抓入监狱,后被判死刑,在最后一刻被免死罪,可活罪难逃,在监狱服苦役四年。 研究表明,如果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处理,它们的负面影响会累加起来,对任何当事人心灵、精神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4、身患癫痫,又形成自己赌博的恶习,不能自拔,不听劝。 陀思妥耶夫斯基身患癫痫,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不幸事件让他的情绪更加不稳定,癫痫时常发作。 我们知道,癫痫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如颅脑产伤、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等等。而遗憾的是,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生前从医,可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或许当时医学界对癫痫认识不足,治疗手段匮乏。 他只要一有钱就想花掉,过着花天酒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沉迷打撞球和赌博,大肆挥霍钱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向来自负、多疑而急躁”,“屡屡陷入自己陋习的泥沼而不可自拔”,一生将自己困在债务中。朋友劝他避免举债、注意管理好自己的钱财,不要去赌博,他拒不听劝,并且常常“认准了赌博是个赚钱的好办法”,“狂赌让他越来越贫困”;“每当赌输了,他就一直沉浸在后悔中,认为自己无药可救”。 我们在社会上常常能看到这种人,他们因没钱而生活窘迫,贫穷会改变人的大脑和性格,贫穷会令人短视、冒进,不会延迟满足。越缺什么越想得到和炫耀什么,想以此压住自己内心因缺钱而造成的窘迫、低人一等的匮乏感,想用炫耀撑住自己摇摇欲坠的自尊心。 三、汲取陀思妥耶夫斯基父母及他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教训,成为合格的父母,呵护孩子成长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对健康的阐释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兼健全。 1、父母尽可能努力工作,保证家庭基本开支和长远财务安全,保障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避免让孩子因为家庭生活拮据而生出自卑心理,觉得在小伙伴儿、同学们面前低人一等。大量研究表明,来自贫穷家庭的学生常常表现出低自尊、适应不良。 2、父母做遵纪守法、言行正常的合格公民,努力过健康、自律、积极向上的生活,避免染上任何成瘾习惯和不良行为。 3、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那样,因酒后脾气暴躁而惹来杀身之祸。酗酒的人,情绪控制能力基本上很弱。如果当父母的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给家庭带来人为的灾祸,如果父母不小心惹祸上身,爱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只能变成一句空话。 4、青春期的孩子较长一段时间会经历情绪剧烈波动,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要学会多倾听、多陪伴,少讲大道理;需要家长训练自己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耐心、更多真诚的理解和关爱,需要家长更加不动声色、更加心甘情愿的陪伴和无条件支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阶段,有人形象地描述为,青少年的心理是在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之间荡秋千。 以上这些看上去很简单,但持续做到并不容易。 划重点: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坚持做个守法公民,自尊自爱,对孩子保持持续的耐心、信心、尊重和无条件支持。 参考资料 1、毛姆,英国,《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苏珊·福沃德,美国,《中毒的父母》 3、世界银行,《年世界发展报告:学习实现教育的愿景》,电子书,“得到”APP 4、劳伦斯·斯坦伯格,美国,《青春期》 5、珍妮?艾里姆、唐?艾里姆,美国,《养育儿子》 6、克洛德?阿尔莫,法国,《光有爱还不够》 杜立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