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3秒钟,你会做什么?有人说3秒钟太宝贵,有人说3秒钟太短,但是每3秒钟,世界上就会又有一位老人面临记忆的困扰,又有一个家庭陷入记忆的烦恼……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记忆三秒钟”,意为全世界每3秒钟就有1例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 目前,中国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已高达多万,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4%-6%,并且呈不降反增态势。阿尔兹海默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早期发病症状隐匿不易察觉,为各种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语言功能及逻辑思维障碍,最终导致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9月20日上午,医院医院门诊大厅举办“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义诊活动。副院长胡伟、神经内二科主任肖洪波、神经内一科主任焦震等多位神经内科专家现场诊疗,提供咨询服务,为公众答疑解惑。通过答疑,增进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知晓和认识,改变陈旧的疾病观念和对患病老人的认识,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义诊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只有早发现,早诊断,尽早及时干预,才能延缓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与发展。医院神经内科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记忆障碍专门设置了“记忆门诊”等专科门诊,医生将通过科普、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到照料,给予患者全程管理,并动员患者本人、家属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全面关爱。 科普知识: 阿尔兹海默病风险因素 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年龄(越大越增加风险)、性别(女性>男性)、遗传(家族成员中有得过类似疾病的,遗传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 可能改变的风险因素:教育、体力活动、保护听力、高血压、体重、吸烟、抑郁、糖尿病。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干预,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得认知症的风险。 警惕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表现的十大症状 1.记忆力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早期表现为近期记忆力障碍,即不能记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有时刚刚讨论的事情也记不起来,常被描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经常失落物品,记不住人名、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等。 2.难以处理以前熟悉的事物: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的步骤。 3.语言表达出现困难:连简单的词汇都不能表达,说的话或者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4.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混淆:不记得今天是几号、星期几,在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后,怎么也找不到家了。 5.判断力日渐衰退:正值夏天却拿出冬天棉袄穿,买东西付给对方超过标价的钱。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不能像以前一样根据规则下棋、打扑克,分不清钱多少,忘记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7.经常把东西放在不适当的对方:把熨斗放进冰箱、把手表放进糖罐。 8.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出现异常: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9.性格出现转变:变得多疑、冷漠、焦虑或者粗暴。 10.做事失去主动性: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了兴趣。 辅助阿尔兹海默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国内外利用各种生物标志物检测脑内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病理改变,对早期识别,及时干预争取了有效时间窗。 1.体液标志物:脑脊液标志物、外周血标记物、尿液标志物。 2.影像标志物: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AmyloidPET)、葡萄糖代谢PET(FDGPET)、结构磁共振(sMRI)、功能磁共振(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T2驰豫时间成像、tau蛋白成像、其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动脉自旋标记MRI、磁共振波谱成像等)。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照护 要做好防走失、防摔倒、防烫伤、防中毒、防感冒等措施。轻中度痴呆患者:每天都应该有照料者做好个人卫生和进食;重度及终末期痴呆患者:由照料者协助日常生活,对不能自行翻身者,给予定时翻身,预防褥疮。 阿尔兹海默病常见误区 阿尔兹海默病是自然衰老:“老糊涂”常被认为是自然衰老现象,但也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病的前期症状。早期阿尔兹海默病的记忆障碍与正常衰老的最大不同在于遗忘近事,且即使经过提醒也无法换回回忆。并且患者的行为、性格也会慢慢变得古怪。 阿尔兹海默病无药可医:阿尔兹海默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若患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坚持正确的诊疗,病情加重,患者将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预防阿尔兹海默病的简单方法 吃鱼、喝果汁、玩数独填字游戏、玩视频游戏、流感疫苗、享受咖啡、有健康体重指数、冥想、晒太阳、睡个好觉、减少糖的水平、社交。 铁东院区神内一、神内二科联合供稿 鞍山市医院订阅号年第6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