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应知应会常识上

时间:2021-8-3 13:04:2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红楼梦》资料

曹氏家世

曾祖曹玺/妻——康熙奶娘(一品夫人)

祖父曹寅——康熙伴读(江宁织造)

父亲曹頫

伯父曹顒

曹霑,字梦阮,别号雪芹、芹圃等

曹雪芹的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内务府的“包衣”,入了满籍。从他曾祖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祖父曹寅做过康熙侍读,两个女儿都被选为王妃。雍正继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担任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为他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的《红楼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红楼梦》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说明《红楼梦》是写完的,因为作者该不会只是对半部作品进行那么认真的修改吧?《红楼梦》写完之后,据说后四十回丢失了,实际上比较可能的是被人故意藏起来的,因为书中很多涉及当时的某些敏感的人物和事件,如果出版的话,很可能遭受“文字狱”。为了免于“文字狱”之祸,后四十回便被“故意丢失”了。实际上,前八十回中也有好多为了避祸而曲意修改的,秦可卿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书中关于她的内容却极少,就是因为那些内容被砍掉了好大一部分。

《红楼梦》的命名:

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取名为《石头记》;

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还泪记》;

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命名为《风月宝鉴》;

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中处处暗藏机关,饱含寓意,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

1、开篇,为了躲避文字狱故意用“假语村言(贾雨村)”把“真事隐去(甄士隐)。

2、甄士隐(甄费)家的丫头娇杏,“偶因一回首,便为人上人”,雨村发迹后成了他的夫人,后来又成为正室夫人,实乃“侥幸”。士隐的女儿英莲,是甄家的掌上明珠,元宵夜被佣人霍启抱去看灯,被拐子拐卖,从此"祸起(霍启)":房子被烧了,士隐出家了,英莲长到十二三岁时被拐子卖给了冯渊,接着又被拐子卖给了薛蟠,一女二卖,各不相让,薛蟠打死冯渊,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案子,冯渊永远"逢冤"。英莲"真应(可)怜"。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能保护,英莲的父亲甄费"真(是)废(物)"。

3、宝玉的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命运"原应叹息"!

4、贾政是一个“假正(经)”他身边的那些清客相公,不是专门“沾光(詹光)”的,就是“善于骗人(单聘人)”的,或者是“不顾羞耻(卜固修)”的,他手下管库房的总管则是个“无星戥”(吴新登),库房还能管好?

5、"青埂峰"是"情根峰"。

6、秦钟也是个"情种"。......

7、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宝玉喝的茶是“千红一窟”,饮的酒是“万艳同杯”,寓意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整个红楼女儿最后也就都没有好的结局。

贾宝玉:是那一时代面目全新的文学形象,也是曹雪芹着力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在他身上保持了人性中较为美好的成分,憎恶“仕途经济”,而对他身边那些地位比他低下的底层女子,却寄予深厚的同情,他也在这些女性的温柔中得到理解和爱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林黛玉爱贾宝玉只是为了自己的心。

刘心武探佚的结果却是,宝玉是在贾母和林黛玉相继去世后才结婚的,贾母的去世让林黛玉失去了靠山,跟着去世。于是王夫人才与薛姨妈联手促成了这桩婚事,贾宝玉才勉强结婚。”婚后,宝玉一直对黛玉念念不忘,宝玉和宝钗就是合不来,两人发生冲突,所以才会‘到底意难平’”。

贾家被皇帝治罪,四大家族一损俱损,“单说贾宝玉被抓和王熙凤一起入狱,刘心武推断在后二十八回中,贾宝玉出狱后发配原籍,生活于江南。“他得到了妙玉的救助,而史湘云在丈夫卫若兰死后沦为歌伎,妙玉的帮助促使他俩重逢,宝玉解救了湘云。”

贾宝玉最终与史湘云结合

金陵十二钗:

1、林黛玉: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小女儿,贾赦、贾政的新妹妹。由于母亲早亡(不久父亲也去世),她投奔外祖母来到荣国府。

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小性儿”。她执拗地甚至过分地追求自己的尊严。她对宝玉的爱情也浸透着这种追求的痛苦,不断地猜疑、担心、试探、怄气……最终泪尺而逝。

林黛玉打动读者的是一个少女对人性和爱情的执著追求。

刘心武猜测,如果是曹雪芹写黛玉之死,会把这一段描写得非常优美。黛玉会像葬花一样,精心地设计她的服装、道具和路线,一步一步地走进湖中,借仙遁复归天界。也许第二天人们发现黛玉已死,但找不到尸体,只会有衣服和钗环存在。

2、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刘先生在揭密中说,宝钗是在贾家家败,宝玉被关之后,因为无人援手,还落井下石,导致惊恐忧郁而死

3、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富贵,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刘先生的揭密说她是在一场关乎皇权的争斗中,被当作了牺牲品,而悲惨的死去的.

4、贾探春:是迎、探、惜三姐妹中的佼佼者,是一朵又红又香、只是刺手的玫瑰花。但是这位“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少女也有她说不出的烦难。庶出的身份使她承受一种无名的压抑,她甚至憎恶给她带来这种身份的生母赵姨娘。她渴望立一番事业,最后却抛弃家园,远嫁海疆,一帆风雨,飘零生涯。

刘心武认为探春没有死,她的命运是远嫁了.像风筝断了线一样,一去不返了.

5、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似,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刘先生认为,这只是湘云的前一段,在后面她会展转波折,最后和宝玉厮守在一起,也就是脂砚斋的原型.理由是红楼梦中有一回的回目叫"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宝玉和湘云都有一只金麒麟,而"白首双星"指的就是天上的牛朗和织女两星.

6、妙玉: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但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不要了,而给宝玉喝的茶杯却是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后贾府败落,她被强人用迷魂香闷倒奸污,劫持而去

刘先生在揭密中说,妙玉最后是为了救宝玉,牺牲自己,给一个将入土出老王爷做了妾.理由就是她的判词和判词旁的配画,配画是美女和一副枯骨.也就是说她最终"红颜不能不屈从枯骨",所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7、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关于迎春的死,刘先生没有异议,和书中描写的一样,她是因为遇人不淑,嫁给了孙绍祖这个白眼狼,最后被折磨虐待死的.

8、贾惜春: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宁国府)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刘心武认为惜春也没有死,而是卸下红装,穿上了淄衣,接替妙玉的班,出家当了尼姑,独伴青灯古佛旁.

9、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凤姐的命运是很惨的.在贾家还没有势败的时候,她就已经失了势.贾母死了,贾连对她怨恨厌恶,平日里待人"机关算尽"招人厌烦,最终在向金陵方向移动的路途中,悲惨地殒命.

10、巧姐: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她被她的狠舅奸兄卖入了青楼,但是因为其母凤姐平日里对刘姥姥的恩情,被刘姥姥赎了出来,与姥姥的孙子板儿成了夫妻.虽然,从一个贵族的千金演变为纺纱织布的村妇,但终是有了一个完满的归宿.

11、李纨:贾珠(宝玉哥哥)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李纨的命运没什么好说的.贾家失势没有影响到她和她的儿子,贾兰依旧金榜提名,她也因此被册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但是却在册封后没有多久就病逝了.

12、秦可卿:贾蓉(宁国府)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书中明写说秦可卿是因为与公公的奸情被人发现,积郁至病而死.刘心武认为秦可卿是废太子隐藏曹俯的女儿,被发现自杀而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wh/10922.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