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心理灵活性模型颠覆传统心理健康

时间:2017-12-20 13:29:31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年12月15日,经过六年的翻译《接纳承诺疗法(ACT):正念改变之道》终于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算是实现了十年前的一个愿望:在中国传播心理灵活性这一颠覆性心理健康模型,用ACT帮助更多人走出痛苦的泥沼,创造幸福的生活。这一心理健康模型是什么呢?为什么我对这一模型如此重视呢?这一模型会带来什么改变?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心理灵活性?心理灵活性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海斯在年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接触当下,能够为了价值方向有意识地改变或坚持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能够为了价值梦想,实事求是,灵活改变或坚持不懈(Biglan,Hayes,Pistorello,),后来KashdanandRotterburg将这一概念界定为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需要,灵活调配心理资源,灵活转换视角,平衡竞争的欲望需求和生活各个领域的能力(KashdanandRotterburg,)。海斯认为,我们人类的所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痛苦都是因为心理僵化而不能适应变化的现实环境与内心环境所导致的。心理僵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语言所形成的各种关系框架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行为,特别是各种规则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当规则过时了或外部及内部语境已经改变了,僵化的规则就会导致我们的行为无效、情绪痛苦。

StevenC.HayesPhD

心理灵活性模型为何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人群与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而且社会越发达,似乎出现心理或精神障碍越多的趋势。年6月13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了我国4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7.5%,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此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病率也越来越高,成为致死致残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美国作为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高达50%,美国的重性抑郁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6.6%,终生患病率为16.2%,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2倍(Kessleretal.,)。

人类精神病学发展了一百多年,治疗各类精神障碍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在不断增长的精神障碍患病率面前,人类似乎陷入困境之中。为什么呢?海斯认为,尽管有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文化、环境变化的原因,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人类对于精神障碍的基本假设和诊治模型错了!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模型来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而心理灵活性模型就是目前最新的,颠覆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心理健康模型。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模型的基本假设

“健康是常态”是错误的

这种健康常态的假设是身体健康的传统医疗方法的核心。由于躯体医学的相对成功,行为和心理健康领域也采用了这种假设,这并不奇怪。身体健康的传统观念是指没有疾病。假设身体是健康的,身体健康可能受到感染、损伤、中毒、体力下降或紊乱的躯体过程等干扰威胁。同样的,假设人类天生是幸福、愿意与他人联系、利他并且自身也是和谐的,但这种典型的心理健康状态仍可以受到特殊的情感、思想、记忆、历史事件或大脑状态的干扰。从健康常态假设可以推论的结果是,异常过程是精神和身体疾病的根源。这些假设发展成了综合征的思维和诊断。综合征的确认包括体征(观察者可以看到的东西)和症状(病人抱怨的东西)等,这通常作为疾病诊断的第一步。疾病是功能实体,也就是说,它们是干扰健康因素,有已知的病因、病程和转归。综合征被确定后,开始探索异常过程,异常过程被认为是引起特定临床症状群的原因,然后开始设法改变这些异常过程,改变不良的结果,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些假设和它们所产生的诊断策略,在身体健康方面具有广泛的合理性,即使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毕竟,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WHO,),并且常见的医学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都有适应功能,但是当人们只是







































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wh/52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