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抑郁症已是生活中的常见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 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 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高压职业人群 低就诊率病耻感、不好意思看病 低诊断率很多抑郁症患者的识别率不到20% 抑郁症早期4大征兆 你需要了解这些 如果有以下四点,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正常生活、工作、学习还有社会交往都受到明显影响,建议医院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去进行就诊: 焦虑 压力 茫然 01一段时间总也高兴不起来。这种忧伤不只表现在表情上,也可能表现在动作和姿态上。 02可能会体现出对社会交往的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事物都开始失去兴趣。 03认知功能受到损害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迟钝 创造性下降 04伴有一些没有明确原因的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总觉得很疲倦。 注意! 抑郁症≠抑郁情绪 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查量表就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健康人群遇到不高兴的事时可能也会感到情绪低落或压力大,但这不是抑郁症。 相关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才应怀疑是否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但普遍认为患抑郁症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70%-80%的抑郁症可以治好或改善 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不要自己乱吃药。 不易被察觉! 识别2种特殊类型的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 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喜悦,不等于“不会笑”。 一些患者在社会交往中,可能会有礼节性微笑。 一些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谈笑风生,让人很难把他与抑郁症联系起来。 隐匿性抑郁 觉得自己有躯体疾病,医院就诊,实际上存在抑郁症状。 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 关心青少年 抑郁症 表现 缺乏自信心、对未来没有希望、易产生自杀倾向..... 家长应做到 少一点质疑,多一些支持和陪伴。 不要把消极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不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