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这6个做法可解压推荐一读

时间:2024/5/12 14:35:36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来源丨新华网

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除了减少外出,尽量避免接触病源以外,提高免疫力也是关键之一。

如何保持免疫系统高效工作、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保障,理性平和的心态是关键。

疫情当前,这6个做法可解压!22:54来自张扬发布

大家好,我是任苇,是名高校的老师,也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同时还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和青年工作专委会的委员。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大家待在家里的时间延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还比较安全,恐怕大家也感觉到了一些压力。严重压力下正常人都会有些常见反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以下的这些情况呢:

比如行为上:我们会不停刷微博、刷新闻,反复量体温、反复洗手、反复消毒,心神不宁无法做任何事情等等。

比如身体上:“怎么都觉得自己不舒服”,“经常会吓得出一身冷汗”,“会莫名其妙觉得身体发热,头疼得厉害”,甚至有人“出现了不良的身体反应,感觉自己真的发烧了,觉得胸闷,气短。甚至有的人会又拉又吐”等等,轻重不一,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反应呢?

这些反应的根源在于情绪,即我们情绪上的害怕、焦虑、恐慌、多疑、不安、悲伤、紧张、无力、失望、无助等等。

之所以我们这些身体的反应根源于情绪,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情绪承载的载体,是我们情绪的承受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类70%以上的情绪,都会以“攻击”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强烈的情绪反应之下会引起一些身体的不适,而情绪缓和之后,我们的身体症状不需要任何治疗就会消除。

行为上的表现也是人们在强烈的情绪驱动下几乎是自动化地呈现出来的一种反馈。我们把这种反馈叫作“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特别是像这次,这种重大的突发的疫情面前,情绪出现波动很正常。出现这种大面积泛化的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也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稳定情绪非常重要。平和和稳定的情绪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有句话叫:“定生慧”,当我们稳定下来,智慧就会浮现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请你谨记:“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那么,在情绪来临的当下,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怎么来掌管和处理这些情绪呢?我想推荐以下的一些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先觉察你的情绪并和你的情绪友好相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出现了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情绪。情绪来了会有很多的身体信号。因为我们的身体充满了灵性,会对我们的情绪有第一时间的觉察。比如说害怕,你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身体微微发抖、“吓出一身冷汗”等。当你觉察到身体的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及时提醒自己:我好像正在恐慌,我正在害怕。对此保持一份觉知,因为这份觉察是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二、承认并接纳这些情绪。

大家都知道拍皮球,你拍的力量越大,它反弹的力量也越大,情绪也跟这个皮球一样。当你想不接纳它,把它赶走的时候,这个情绪会更大地来困扰你,因此承认并接纳这些情绪,是处理它的第一步。

跟自己或者自己信任亲近的人承认或者交流:我现在觉得有点害怕,我现在每天都特别焦虑,我觉得特别难过,我觉得睡不着觉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些认可,使心里的一些模糊的东西、模糊的情绪变得更清晰,以便我们能够做好全然的准备去应对它。

承认有这样的情绪是自我负责的表现,不管这个情绪是不是由别人激惹引起的,它都是我们自己的情绪,是我们自己在害怕焦虑,而不是别人让我们产生了这些情绪。

接纳这些情绪就是指,你可以不喜欢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冒出来,我猜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但是接纳——接纳这个已经实际发生和出现了的情绪,情绪就会相对平稳下来。

比如,在疫情面前,有人可能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类似的症状,咳嗽、发烧,一定会非常紧张、害怕,承认和接纳这些情绪:

“我现在觉得我很恐惧,我接纳我的这份恐惧。”

而不是指责和打压自己,这个情绪就会像那个皮球一样,当你去接纳它而不是拍打他,他反而会更容易被平复下来。所以,遇到这种情绪的时候,不是抱怨和指责自己。“我不应该这样啊,我肯定不是病毒性肺炎,我这么大一个人我不应该害怕或者自责”“我怎么能被吓成这样,这也太懦弱太没有勇气了吧”。

接纳情绪,就是不在情绪上加注更多的力量,就是不让你去对抗,不自我消耗,然后才能腾出力量来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d/137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