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可以不那么优秀

时间:2017-2-11 7:12:19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魔戒》中,

阿拉贡和神箭手追半兽人时说:

「他们好像被鞭子抽打着。」

仔细想想,

你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而很多时候,

我们并不知道,

驱赶着自己拼命的那条鞭子来自何方。

这真的,很悲哀。

“不优秀,不配活。”

谁制造了我们如此变态的应试教育体系?

最初的时候,我以为是教育部门的官员。一个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朋友很有感慨地说,应试教育体系的压力,来自于官员想升职的动力。官员考核的凭证,就是升学率,可升学率是这么个东西,你这边高了,我那边就低,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官员的压力,给了校长,校长给了老师,老师给了孩子和家长,家长也给孩子制造压力……

听着很有道理!我觉得蛮信服,当时我还在《广州日报》做国际新闻,因此给一位跑教育线的记者说了这个思路,建议她不妨就此做一个大话题。

等年开始做心理专栏后,我听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无数故事,开始认为,家长应该担首责,中国家长们对孩子的期待,实在是太可怕了。

再过几年,逐渐也了解到,老师们组成的学校系统,也是变态的存在,他们导致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都要胜过上班族,而且还有各种方式控制着家长,让家长监督孩子。例如,每个家长每天至少收到三条短信,被告知你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特别是,成绩如何。

再以后,咨询做久了,就发现,大多数来访者心里都有这么一种声音——必须追求出色。一位集美貌、学历和富有家庭于一身的女孩说,无才华,都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不拿第一,就是失败!”

“别人家的孩子,

考99分都哭了,

你才考87分,

怎么笑得出来呢?

你都没有羞耻心吗?”

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就可以说,这是我们的集体之心,我们共同制造了应试教育体系这个怪物。

不优秀,不配活。但是,只有优秀,那会如何?

年3月,网上出现两个热点事件:

1.自称北京大学毕业的一位母亲,为女儿安排了变态的作息制度,从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都安排得满满的,简直要将女儿的所有时间都压榨出来,让女儿追求优秀。

2.被称为“宇神”的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吴谢宇弑母,他于年7月在家里将母亲杀掉,然后用干燥剂和塑料薄膜将母亲裹了几层,最终变成了干尸,更变态的是,他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通过手机监控。

这两个故事结合在一起,会有十足的讽刺意味。前面的妈妈,如同一个变态控制狂,要把女儿的时间都控制在自己手里,这其实是全能自恋的一个常见表现——让另一个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活,目的是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孩子来。

吴谢宇,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据他中学和大学同学说,成绩一直优秀,同学们都觉得他可望而不可即,GRE成绩在全世界排到了前5%,智商也极高,到现在都还没抓到,而且总乐于助人谈笑风生阳光灿烂。但他看起来有多完美,内心就有多变态。

如果没有一颗正常、健康的心,这样的优秀,有何意义?

这两起新闻,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发生在广州的一起人伦惨剧:男大学生董吉君将父亲杀害,而董吉君也极力追求卓越,当为此和父亲发生争执时,他选择了弑父。

吴谢宇弑母、董吉君弑父,这样的极端案件,都在警醒我们,不要做像患了“卓越强迫症”一样的父母,变态地逼迫孩子追求卓越。孩子首先需要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异化成“不优秀不配活”的怪物。

可是,优秀、有才华、卓越……这些不是非常好的东西吗?为什么这些故事中都透露着变态的味道?

我们可以讲一个关于婴儿的故事,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卓越强迫症是怎么形成的。

我一位女性来访者,她的妹妹,和她丈夫的妹妹,差不多同时各自生了一个男孩,她观察到,两个新妈妈,对待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她的妹妹,对孩子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孩子也总哭,但一般的哭声都不能让妈妈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d/36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