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ldquo620rdquo宝

时间:2021-8-10 13:24:59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做自己精神状态的掌门人』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订阅

DSM-5

南京警方通报6.20宝马司机闯红灯撞死2人案,称司机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事发时汽车时速为公里,专家称精神障碍也难逃刑罚,但量刑时会从轻。大家纷纷表示到底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肇事者的急性短暂精神障碍的?今天,DSM-5就与大家一同解析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概述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持续至少1天,并且少于1个月。精神分裂症样障碍的特征表现与精神分裂症相同,但病程持续时间(少于6个月)不同,不需要出现功能下降。

这诊断标准

A.存在1项(或更多)下列症状,至少其中1项必须是1,2或3:

1.妄想。

2.幻觉。

3.言语紊乱(例如,频繁地思维脱轨或联想松弛)。

4.明显紊乱的或紧张症的行为。

注:不包括文化认可的反应性的症状。

B.这种障碍的发作持续至少1天,但少于1月,最终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水平。

C.这种障碍不能更好地用重性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或紧张症来解释,也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标注如果是:

伴显著的应激源(短暂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症状是对单一或复合事件的反应,该事件在患者所处的文化中及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几乎所有人都是显著的应激。

无显著的应激源:患者的症状不是对单一或复合事件的反应,该事件在患者所处的文化中及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几乎所有人都是显著的应激。

伴产后起病:如果发生在怀孕期间或产后4周以内。

标注如果是:

伴紧张症(其定义参见“与其他精神障碍相关的紧张症”的诊断标准)。

编码备注:使用额外的编码F06.1,与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有关的紧张症,表明存在合并的紧张症。

标注目前的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是用被量化的精神病的主要症状来评估,包括妄想、幻觉、言语紊乱、异常的精神运动行为,及阴性症状。每一种症状都可以用5分制测量来评估它目前的严重程度(过去7天里最严重的程度),从0(不存在)到4(存在且严重)(参见第三部分“评估量表”一章中“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临床工作者评估”量表)。

注: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可以不使用严重程度的标注。

诊断特征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紊乱,包括突然开始的下列至少一个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妄想,幻觉,言语紊乱(例如,频繁思维脱轨或联想松弛),或明显异常的精神运动行为,包括紧张症(诊断标准A)。突然起病被定义为在2周内从非精神病性的状态转到明显的精神病性状态,且通常没有先兆。此障碍的发作持续至少1天,小于1个月,个体最终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水平(诊断标准B)。此障碍不能更好地被抑郁或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分裂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解释,也不能归因于物质(例如,致幻剂)的生理效应或另一种躯体疾病(例如,硬膜下血肿)(诊断标准C)。

除了在诊断标准中确定的五个症状领域外,认知、抑郁和躁狂症状领域的评估对区分不同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诊断的有关特征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个体通常会经历情绪波动或严重混乱。他们可能有强烈情绪状态之间的快速转换。虽然此障碍是短暂的,但损害水平可能是严重的,所以需要采取监管措施来保证其营养和卫生需求得到满足,也保护个体免于不良判断、认知损害和基于妄想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此障碍可能有增加自杀行为的风险,特别在急性发作期。

发展与病程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可能出现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也可能出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平均起病年龄在35岁左右。根据定义,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需要在此障碍起病1个月内所有症状完全缓解,并最终恢复到起病前的功能水平。在一些个体中,精神病性症状的病程可以非常短暂(如几天)。

风险与预后因素

气质特征:先前存在的人格障碍和特质(例如,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性领域的特质,如知觉失调及负性情感领域,如多疑)可能使个体易于发展成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文化相关的诊断问题

把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症状与文化上认可的反应模式相区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一些宗教仪式上,个体可能报告听到了声音,但这个声音通常不持续,那么在个体所在社区中的大部分成员不认为这样是异常的。此外,当评估一个信念是否是妄想时,必须考虑文化和宗教背景。

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功能性后果

尽管复发率很高,但对大多数个体来说,其社交功能和症状方面的预后较好。

鉴别诊断

其他躯体疾病:很多躯体疾病可能表现为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如果有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验的证据表明,该妄想或幻觉是一个特定的躯体疾病(例如,库欣氏综合征,脑肿瘤)直接的生理后果,那么需要诊断为由另一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或谵妄(参见本章后半部分的“由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物质有关的障碍:如果一种物质(毒品滥用、药物,毒素接触)被认为在病因上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那么可以对物质/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物质诱发的谵妄及物质中毒与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做出鉴别(参见本章后半部分的“物质/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实验室检验,例如尿液中毒品的筛查或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以及物质使用的详细病史,有助于在这方面做出鉴别,特别是物质摄入和症状开始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被使用物质的性质。

抑郁与双相障碍:如果精神病性症状能更好地被心境发作解释,那么不能诊断为短暂精神病性障碍(例如,精神病性症状只出现在重度抑郁、躁狂或混合发作时)。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果精神病性症状持续1个月或更长,那么可以根据其在临床表现中的其他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妄想障碍,抑郁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其他特定或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果经药物成功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在1个月内缓解,那么对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样障碍的鉴别诊断是困难的。特别要注意这种可能性,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性障碍(例如,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反复的急性加重)可能引起任何反复出现的精神病性发作。

诈病与做作性障碍:做作性障碍伴主要心理体征和症状的发作,可能看起来像短暂精神病性症状的表现,但在这样的案例中,有证据表明这些症状是有意使然。当诈病涉及精神病性症状的表现时,通常有证据表明,该疾病是为某个目的而装出来的。

人格障碍:在某些有人格障碍的个体中,心理社会的应激源可能促发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短暂的,不需要一个额外的诊断。如果精神病性症状持续至少1天,那么可以另外做出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

以上为节选内容,如需详情,请参见《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DSM-5简体中文版工作委员会』

--特别顾问组--

张侃: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原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原副主席。

埃利奥特·葛森(ElliotS.Grshon,M.D.):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医学系和人类遗传系教授,精神医学系原系主任。

--翻译组--

张道龙: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学中心精神医学系行为健康部主管医师;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医学博士,著名医学家、心理学家,好人生国际健康产业集团医务总监。

刘春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精神医学系副教授;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

童慧琦: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医学中心执业临床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国际精神卫生项目成员,临床助理教授。

张小梅:北京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夏雅俐: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硕士,行政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

朱玛: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EAP顾问,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

张道野:黑医院主任医师,心内科主任,黑龙江省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译校组--

李凌江: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主任委员,本书译校组组长。

赵靖平:前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郝伟:前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

罗学荣:中国心理卫生協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小平: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秘书长。

刘铁桥: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陈晓岗:《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徐一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本书译校组副组长。

施慎逊:上海医院教授,精神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于欣: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本书译校组副组长。

张小梅:北京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钱铭怡: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赵然: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EAP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CEAPA)副主席。

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如需咨询图书相关信息,请联系:孙编辑

-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l/11000.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