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旺达小区等区域2日至27日将进行燃气安检 3月9日,记者从长春燃气了解到,3月2日至27日为长春燃气年里的第六个安检周,具体安检时间及区域如下:新奥蓝城、水利家园、旺达小区、长化小区、先行名苑、御景名家、融和嘉苑、锦江二区;朝阳小区、一建宿舍、春郊小区、吉林商检局、四货运小区、华联宿舍、星宇西区、安达小学、输油花园、金禹阳光小区、春郊民政小区、朝阳教育办、普阳小区、卫生局宿舍、朝阳校办工业、建材宿舍、北郊劳改所东门、规化设计院、阳光路文化局宿舍、晨光花园南侧朝阳环卫、蓝新街武警、蓝新街阳光小区、普阳街省审计局、晨光国际、阳光路武警干休所、蓝天花园、蓝天大厦、部队;鑫鹏小区、军转小区、电子宿舍、友谊宿舍、省体育局、体院小区、审苑小区、吉大科技园左右方小区、老工大院内博士楼、南湖大路交行小区、南湖大路部队、吉大南岭校区院内工大小区;春园东圈小区、桃源春晖、桃源春晓、滨河西锅一号、北奇星河湾小区、滨河小区、中环6区、中环2区、米兰花园。 第三届奢岭草莓采摘节昨在国信现代农业园开幕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在百花还未开放、树木还未发芽之时,双阳奢岭的草莓先“红”了。3月9日,第三届奢岭草莓采摘节在国信现代农业园开幕,开启了长春春季旅游的“采摘模式”。 赏桃花、泡温泉、摘草莓、喝草莓酒、吃草莓酱……谁说3月的长春没游玩的去处?脱下滑雪服走进果蔬大棚,就能品尝草莓带来的香甜。昨日草莓采摘节仪式刚刚结束,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便钻进了草莓大棚,采摘起草莓来。走进国信现代农业园号棚,甜甜的草莓味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摘一颗草莓放进嘴里,就一个“甜”字。3岁的关浩文和4岁的康姝媛也像大人们一样,边采摘边品尝,一颗接一颗草莓吃进嘴里,宝贝们的小嘴巴虽然已经吃得通红,可就是不愿停嘴。 久居市区的人们都向往大自然,双阳奢岭创新出套袋、富硒种植,还开创了包垄当地主模式,市民可在园区内租用一垄属于自己的地,供自家人采摘食用。如果您觉得种地比较难,可以先用小的盆栽草莓练手,买一盆盆栽草莓,不仅可以观赏,买回家后还能自己浇灌培育草莓自己品尝。草莓酸甜可口好吃,挑选也有窍门。“国信农业”的副总经理陆智告诉记者,挑选草莓最好选择尖头的,这样的草莓是自然生长的,没化肥也无膨大剂。 据悉,第三届奢岭草莓采摘节从3月9日开始,到5月9日结束。采摘节期间,双阳区旅游局除草莓采摘活动,还将推出草莓文化作品展、农副产品展、大棚涂鸦草莓、双阳旅游摄影展等活动,并对接采摘园与长春市内旅行社开通草莓采摘直通车。此外,采摘节期间,双阳区旅游局还将发放旅游一卡通优惠券,包括御龙温泉度假村等2家旅游企业将为游客提供最低五折的优惠。 今日长春风力不大最高温℃比昨日略暖一些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上一周,我省气温起伏,整体呈稍高态势,特别是3月5日后,回暖明显。同时全省冰消雪融,目前只有白山东岗、长白山保护区二道2个高海拔台站还有积雪,其余大部测站已无积雪。 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昼夜平分,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北半球白昼逐渐拉长,黑夜渐渐缩短。除此之外,春分节气,咱们大东北也开始渐渐向春天靠拢了,不过,这个节气里,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将多大风和扬沙天气。民间俗话说:“春分前暖,春分后冷”,气象专家也表示,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22日我省气温下降,22—25日我省气温持续较低,日最低气温将再度跌到零下,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将重回-4℃或以下,同时还伴随有4级左右偏北风,瞬间风力可达6级,瑟瑟北风让人倍感寒冷。 今天白天,长春市天空晴好,西北风风力不大,午后最高气温将达到℃,比昨天要略暖一些。入夜,最低气温在0℃上下。 今天白天,全省晴。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省晴转多云。2日夜间到22日白天,全省多云有时晴,白山地区东部、长白山保护区有雨夹雪。预计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地区有3—4级西北风。 专家认为先从自我做起“路怒”应该可以克服 近年由“路怒症”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归根结底还是由随意超车、强行并线、肆意加塞等不文明驾驶行为造成的。交警建议“有车一族”:开车别怒,文明行车很重要专家认为,先从自我做起,克制自己,“路怒”应该可以克服。 对城市来说,在交通行驶中违规变道、超速、加塞、开大灯等不文明行为,加之道路拥堵等,患上“路怒症”的人越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吵闹乃至社会戾气必然膨胀。为此,“路怒”从何而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当然要通过加强管理规范文明驾驶,另一方面,交通参与者也要做好自我调节,不让“怒气”随意释放。 开车哪些行为最招人反感? 近日,记者在网络贴吧中发起话题调查,请网友们吐槽最反感的交通不文明行为,其中45%的网友选择了随意并线,27%的网友认为不打转向灯、加塞、随意停车,让其他交通参与者受不了,另外的网友选择了向车外扔垃圾、逆行超车、无故慢行、骑线开车、乱鸣笛、开车打手机、遇积水不减速等不文明行为。 网友“鲜艳的红领带”说:“有时候开车看到前车不打转向就并线或者转弯,我的火就会‘腾’一下上来,心情瞬间就能坏到极点。”也有网友表示,“路怒症”已经成了汽车时代的通病,司机文明素质高低不一,不文明行车的行为成为引起“路怒”的关键导火索。有怒气时,有的人通过在车里骂几句或鸣笛发泄出去;有的人控制力较强,纵然心中有怒,也不会表现出来;但有的人,怒气不能很好地控制,从而引发开“斗气车”、打架等事件。 哪些心态引发人们“路怒”? 是什么样的心理让人们表现出了“路怒”?记者医院副主任医师尹洪影,她解释说,“根据路怒的表象,我们从医学角度看,路怒症犹如精神医学所讲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即在外因刺激下出现的阵发性精神失控,如幻觉、晕厥、狂怒、歇斯底里等症状。”堵车,就是驾车者心理受挫的刺激源,“路怒”症状也正是跟“反应性精神障碍”一样的精神失控现象。只是它们的诱因和某些表现有异,但其表现背后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一样的。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路怒症”是一种社会文明病,就如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反应性精神障碍等一样,是带有个性心理、社会文化致病因素的心理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谓非器质性的心理病也悄然“与时俱进”,“路怒”正是高科技社会——汽车时代的特有症候,甚至可说,“路怒症”是疯狂时代的象征。 尹洪影说:“我们首先要理解,在人满为患的年代,自然有车满为患相随。人在汽车拥堵、道路不畅、行动目标受阻之时,自然感觉如坐针毡,心里堵得发慌。心堵必然会有‘怒伤肝’的系列症候。”所以,“路塞”导致“路怒”,塞车又是由于车多所导致,人若长期体验着路塞与心堵,就得当心患上“路怒症”。其实,从另一方面看,“路怒症”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时代特征,是人们追求快节奏、高档次、高品位生活的心态引发了“路怒”的表现。 “路怒症”会带来哪些危害? 近些年,随着“路怒症”的愈演愈烈,也带来很多惨痛的后果,那么“路怒症”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首先,最重要就是危害人身安全。其实“路怒症”本来就是一种病,不利于司机身心健康,也危害他人安全。现阶段,“路怒症”引发的交通陋习非常普遍,这一行为既妨碍社会健康发展,也违背文明行车要求。与此同时,“路怒症”还会引起负面情绪的叠加,对驾驶人本身的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据公安部门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因为“路怒症”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因此提醒各位司机,带着愤怒心情开车最容易引发事故,为了大家的安全,请注意自身行车素养。 而再严重一点,也就是负面情绪的不断叠加,当这种情绪到达一定的临界点的时候,驾驶人就会做出超出自己情绪控制的过激行为,严重者会造成法律后果。因为个人的原因伤及他人,轻则可判寻衅滋事罪,重则可判处危险驾驶罪等。 什么性格容易产生“路怒”? 有专家表示,是否患上路怒症,因人而异。“就像许多生理疾病,在同样的致病环境下,是否患病还取决于个体的身心素质。”专家研究发现,以下个性心态的人易患“路怒症”: A型性格 医学心理学把性格特征很认真、固执,有时间紧迫感,情绪易激动、易感情用事,行为风格果断、雷厉风行等表现者,称为A型性格。A型性格最易引发“路怒症”。 敏感脆弱或冲动性格 如,一贯表现出缺乏自信,缺乏耐受力,遇事敏感多疑,遇小挫折要么垂头丧气,要么非理性攻击等特征的人,在塞车情况下,可能因正常的愤怒情绪受抑制,易诱发敏感、冲动的性格与情绪。 偏执与不正确预期 有偏执、自负个性的人,为人处事往往是极端偏激或自我。比如塞车时即使完全没有必要赶时间,司机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时间,规定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当目标不以意志为转移,也不能兑现预期时,会容易感受挫败、激发愤怒。 警方建议:开车别怒文明行车很重要 长春市绿园交警支队车宣科科长王浩表示,尽管没有专门对因“路怒”滋生的打架事件进行过统计,但在日常执法中,确实还是会遇到一些车主因为一点小事发生摩擦、争吵,甚至动手。“现在车主开车情绪太容易激动,曾有个案例,在一条车流量大的道路上,某司机强行加塞儿,与行驶的车辆发生了轻微的刮蹭。事故发生后,双方情绪都很激动,没有理智处理这件事,而是你一言我一语争吵着,最后大打出手。本来是一起小的交通事故,他们一激动,就上升到治安事件。” 交警分析,近年来,全国由“路怒症”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归根结底还是由随意超车、强行并线、变向不打转向灯、路口肆意加塞等一些不文明驾驶行为造成的。在年有一次交通堵塞就是由于“路怒”引起的,在绿园区朝阳桥附近,一辆公交车与一辆黑色轿车发生相互的别车,结果两辆车的司机就将车停在一边大打出手,同时造成后方车辆的严重拥堵。由于故意堵塞交通,交警对双方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为此,交警建议“有车一族”:开车别怒,文明行车很重要。开车在路上,应该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不抢时间、不抢灯;提高驾驶员自身素质、控制自身情绪;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报警让警察来处理。心态要平和,理智面对事故,不要激动,更不要争吵或动手。 一些专家认为,“路怒症”不但置自身与他人于险境,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成都男司机打人后被刑拘、亳州骑电瓶车的女子被打后自杀、长春男子故意驾车撞损他人车辆等,都说明“路怒症”害人不浅。 “对‘路怒症’患者做出的不文明行为,一定要加大打击。”王浩说,目前由于执法取证的手段有限,打击起来有些困难,应充分调动群众举报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对举报进行一定奖励,让不文明驾车行为受到应有惩罚。 王浩说,根本上防治“路怒症”需要市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车,避免打破规则引发争执。王浩认为,驾车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加强反面教材的警示,可让车主采取举证、举报、投诉等更理性的方式,这样既做到了“息事宁人”,也会让违规者受到应有惩罚。 专家开方 教你四招克制住“路怒”情绪 专家认为,先从自我做起,克制自己,“路怒”应该可以克服。 首先,驾驶员要了解自己开车时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愤怒,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有人加塞并线,告诉自己,他也是迫不得已,否则他会因违反交规而被罚款。有时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就能克制住自己的“路怒”情绪了。 其次,根据自己出行的目的地预留充足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目前的交通状况,遇到堵车是常见的事情,如果时间紧迫,影响自己到达目的地而耽误时间,很容易导致愤怒。所以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弄清楚路途中有否修路的路段,有没有拥堵的路段,选择好线路,提前出发,防止因时间紧迫而发生“路怒”。 第三,不要有假定他人违规的心理。当他人驾车违规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心理假设来解释原因,这样的假设会为自己树立假想的敌人而激发自己的敌意,继而产生追上去报复对方的冲动。 第四,要学会避免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告诉自己他人开车不规矩、他人加塞不文明,自己生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生气、愤怒导致的后果也许使我们自己失去理智受到惩罚,这就不值得了。 专家指出,在物质生活日趋发达的今天,每一个驾车者,在提高自己驾驶技术的同时,一定也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下,学会合理疏泄情绪,不把不良情绪带到驾驶活动中。真正学会关爱他人、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才能在复杂的交通状况中化解愤怒。 想要预防流感学会这几招打赢流感“反击战” 这一波流感来袭,不少人“中枪”。究竟怎样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对抗流感?我们在日常预防时有哪些误区需要纠正?3月9日,记者采访了吉大二院、医院、长春市疾控中心及健康教育等多位专家,为您呈现“流感应对宝典”。 家里有流感患者怎么办 单独使用毛巾、餐具一定要戴口罩 流感来了,最糟糕的状况莫过于家里有人不小心得了流感。除非病人找个地方彻底躲避起来,否则的话,很容易殃及家人,造成“一家人流感”。 那么,一旦家里有人患上了流感该怎么办? 记者从长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流感的传染源为患流感的病人或带流感病毒的人。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感染者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就可以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此外,还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播,通过手接触最多,传染期约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 医院内科门诊主任刘静表示,家里如果有流感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隔离。患者最好避免与家人同居一室,患者要单独使用茶具、餐具、毛巾,用完之后要及时消毒。 吉大二院呼吸内科教授马忠森说,因为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都可以传播流感病毒,因此,戴口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另外,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打喷嚏、咳嗽以及清洁鼻子后,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家里用不用每天消毒? 消毒药品有腐蚀性和刺激性需慎用 听说这波流感严重,长春市民赵女士前两天就买了一瓶84消毒液,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会给家里消完毒再出门,已经持续一周多了。 那么,家里是否需要每天都消毒呢? 长春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消毒对预防流感的意义有限。无流感患者和流感症状的家庭,不需要进行每天的消毒,但要坚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更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此外,疾控部门还特别提醒市民:大多数消毒药品均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消毒次数过多、消毒液浓度过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提醒大家不要过度使用消毒剂。在配置消毒剂时应作好防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和喷溅到皮肤、粘膜上,家里有婴幼儿的,应远离消毒药剂,在房间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有呼吸道疾病、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和症状等人员使用消毒剂需谨慎。 空气加湿器中加醋到底好不好? 非但无益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为了应对这次流感,家住园丁花园小区的刘女士,按照网上的说法,往加湿器里加了一些醋。“本来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可这几天嗓子反倒不舒服了,不知道是不是与加醋有关。”刘女士表示,网上还有说可以加板蓝根和花露水的,因为家里孩子小,她就没敢尝试。 那么在空气加湿器中加板蓝根、醋到底好不好? 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表示,在空气加湿器中加入杀菌剂、香料、精油等含有化学成分的物质,对身体非但无益,甚至还会产生有害影响。这些物质经过雾化处理进入到空气中,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对于本身患有慢性肺病、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人来说,还可能加重病情。 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容易降低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更不适合添加这些物质。一旦温度、湿度达到一定条件,会导致漂浮在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使人染上呼吸道疾病。 不过,为避免加湿器内壁滋生的真菌或细菌随蒸汽喷出进入呼吸道,最好每天换水,每两周彻底清洗一次。 哪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对抗”流感? 多吃点蔬菜水果润肺食物还有大蒜 有一些食物在预防感冒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据长春市健康教育专家团巡讲专家丁春生介绍,没有特异性针对流感的饮食方法,但是有一些食物在流感高发的季节是可以起到一些预防作用的,如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他表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有解毒作用,能提高免疫力,像西红柿、橙子、猕猴桃、柚子等维生素C含量都很高。“另外,蔬菜和水果水份含量大,能帮助体内病毒更快地代谢出去。” 丁春生还推荐了一种“重口味”的食物,就是大蒜。“大蒜里面含有大蒜素,有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但必须是细胞壁破坏了之后,大蒜素才能释放出来。”因此,他建议大蒜要生吃,而且要捣成蒜泥吃,“东北人都爱吃蘸酱菜,可以经常用蒜泥拌点蘸酱菜吃。” 丁春生推荐的第三类食物,是有一些润肺功能的食物。“白萝卜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质有杀菌作用,同时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此外,有润肺作用的食品还有百合、银耳、蜂蜜等等,这些食物能够提高吸呼系统的抗病功能,调动机体免疫力。 丁春生还说,如果不是体质虚寒(虚寒体质表现为怕冷,手脚经常冰凉,吃凉东西爱拉肚子)的话,可以喝一些金银花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流感疫苗怎么接种最好? 流感季节开始前每年接种一次 接种流感疫苗是一种有效对抗流感的方式,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何时接种最好? 长春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由于流感传染性很强,任何年龄的健康人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尤其是儿童、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都是流感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 另外,专家还提醒,流感病毒的变异非常快,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完全一样,流感疫苗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次年流感流行病毒株生产的,因此,应当每年接种一次。 编辑:陈傲雪 来源:长春广播网 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