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抑郁症,被喻为“黑狗”。然而,在我们周围,很多家长对抑郁症不了解、不重视,有的或认为孩子是不想上学装出来的,或以为他们只是“心情不好”。殊不知,抑郁症这条“黑狗”正在吞噬孩子们的健康和生命。 17岁少年:我想死,但我不是作 “我想死,但是我怕对不起我的爷爷奶奶,我从小跟他们一起长大,我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父母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他们觉得是我装出来的。”年3月,一位独自到院问诊的17岁高中男生李向(化名)。他跟坐诊医生倾诉到这的时候,低声哭泣起来。 这个少年满面愁容,十分瘦弱,自初中起就开始心情不好,有一次想跳河寻死被别人制止了。后曾转好过一段时间,但不久又开始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多次想跳河的想法。 门诊室内,李向拿出手机,向医生翻出一张割腕的照片。照片上,伤口触目惊心,再深一点可能就伤及血管。然而,李向满是无奈忧郁地说:“我把照片发给我父母看了,但是他们只说让我不要作。” 医生对这位少年给出了“抑郁障碍”的初步诊断,并建议他住院治疗以免病情更进一步加重,或出现自杀意外。鉴于患者独自来就诊,无法住院,医生向患者要了他父亲的电话号码,把孩子的病情、考虑的诊断、目前建议详细短信告知患者父亲,并建议严防自杀。 “我儿好好的,你不要乱说。”患者的父亲只回了句。直到今天,这位17岁高中生依然没来住院,也没有进行后续的任何治疗。 16岁女孩:我感觉支持不住了 16岁花季女孩菁菁(化名)。患有抑郁症已有四年多的她,医院就诊。 早年,菁菁的父母离异,她随父亲一起生活。年父亲自杀,13岁的菁菁全由姑姑和奶奶照顾。自此,这个本就内向的女孩变得情绪低落,性格也更孤僻。她自卑,不愿和同学交往。她甚至多次用小刀割伤手臂。她说,看到手臂流血,才感觉没那么压抑。 这四年间,种种原因,菁菁换过几个学校,勉强读着书。有一段时间,菁菁的心情也有过好转,但年后,寄宿学校、学业压力等等种种原因,她又开始变得抑郁,轻生的念头越来越频繁。 3月12日,在菁菁的强烈坚持下,菁菁姑姑(现监护人)医院就诊。“我感觉支持不住了……”这位瘦瘦高高、留着短发的女孩如是对医生倾诉。当被问及医院就诊时,一直在家务农的姑姑解释,“这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以为她只是心情不好,不知道会是这么严重的病。” 幸而,经过近10天的治疗,菁菁的情绪反应活跃了,心情也变好了,还在病房里练字,交朋友。她说,想要去学校,把落下的课补上来。 抑郁症:会剥夺10%-15%患者的性命 “类似的情况在临床上遇到很多,”专家感叹,很多家长对抑郁症不了解,导致治疗延误,病情加重,“让更多家长、更多老师了解抑郁症,重视抑郁症,科学对待抑郁症,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 抑郁症绝非简单的心理困扰,常不能够简简单单通过“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情”就能完全好起来。它是一种病,是一种需要通过医学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才能逐渐康复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是一种最终会通过自杀要了10%~15%患者命的疾病。 “还有些人视抑郁症为耻辱,认为自己或者家人得这种病很丢人,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抑郁症就跟哮喘、糖尿病一样,个体患病与否不能选择,患病者也是疾病的受害者。”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伴随而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今,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年将上升为第二位。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但它并不可怕。 专家提醒,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可疑抑郁症的表现,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不想上学装出来的,不要认为孩子是“作”,也不要简单的以为他们只是“心情不好”,赶紧带孩子就医才是上策。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心理治疗或者合并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和家长一起,在精神和行动上给予他们支持,帮助孩子们早日走出阴霾,走出“黑狗”的追缠。 亲爱的家长 让我们一起全面了解抑郁症 01什么是抑郁症? 如前面所说,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它是一种疾病,患病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但疾病需要治疗。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患者的心情明显过分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符,严重程度可从闷闷不乐到悲观厌世,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至数年。 02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心境低落 心境低落主要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病情不同的患者痛苦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的自我评价降低,认为自己没用,一无是处,拖累家人。部分患者出现幻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妄想,总是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或者自己做了罪大恶极的事。 2.思维迟缓 患者会感觉自己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感觉自己“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这时患者常常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沉默寡言,语速也明显减慢,严重的患者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3.意志活动减退 通常表现为生活懒散,行为缓慢,和周围人的交往明显减少。患者常常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在外就自己独自坐在一边,在家常整天躺在床上,严重时连日常的吃、喝、洗漱等都不愿去做,更有甚者会有寻死的想法,自罪自责,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甚至是付诸于行动,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发现一点苗头就应提高警惕。 导致抑郁症患者死亡的多数是自杀行为,而自杀行为出现前都是现有想死的念头,所以只要有想死的念头出现,就意味着有自杀的风险。患者亲属切不可疏忽大意,以免自杀致死,悔不当初。 4.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此时患者的学习常受到影响。患者会比平时多疑,对人和事物的警惕性明显增高,说话也变得不流畅,眼手也变得不协调,脑子变笨。认知功能损害会导致患者与人交流存在困难,社交等很多方面受到影响。 5.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的表现主要有睡眠不好,容易失眠或早醒后无法入睡;食欲减退,胃口大不如从前,因而会导致体重下降,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增强和体重增加的情况,有时会感觉全身都没力气,甚至是感觉到处都在疼。除此之外,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 03抑郁症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及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严重程度是中度及以上的抑郁症建议使用要使用药物治疗,轻度的可以只做心理治疗。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等。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药停药,在医院经常出现自行减药或停药的患者疾病复发的情况,因此必须按时按量服药。 2.物理治疗 无创、无痛、安全无副作用的ECT雷电经络治疗仪,利用电场,由光、电、磁、热等物理因素发出的能量,可直接用于病变的部位,在细胞内迅速产生离子化反应,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器官迅速达到健康状态,从而改变生理机能。 3.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患者的症状能有所缓解和减轻,同时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有些患者不愿服药的状况也能得到改善,心理治疗对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也有很好的疗效。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