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趣谈导演,我们真的在说一种病吗

时间:2019-9-1 20:53:31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随着电视剧《七个我》的上映,国产影视剧终于也迈入了精神病时代。

近几年影视行业掀起一股“病美人”热潮,编剧们不断突破肝癌肺癌白血病心脏病等传统偶像剧的“窠臼”,主角的疾病逐渐朝更冷、更怪、更奇葩的方向发展,力争做到病不惊人死不休。

这些怪病在为剧情带来新爆点的同时,偶尔也会带来一些困扰——

导演,我们真的在说一种病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那些被艺术化的病症。

阿尔茨海默症

疾病来源:《脑中的橡皮擦》

欺骗指数:★

阿尔茨海默症多起病于老年期,会随着时间推移进行性加重——女主年纪轻轻就被查出这种病,大概特别倒霉吧。

本病的病理表现为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脑部淀粉样斑块,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记忆消退外,常伴随暴躁易怒、多疑等人格改变;现有药物无法治愈疾病,只能减缓病情恶化或减轻症状。电影结尾秀珍能找回记忆,只能说是编剧为了大团圆结局而强行扭转了疾病转归。

很遗憾,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幸运儿。

解离性人格疾患

疾病来源:《杀了我,治愈我》《七个我》《海德、哲基尔与我》

欺骗指数:★★

近年来主角拥有多重人格的设定大行其道,大概因为一个人同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性格有种奇怪的萌点——真实社会中的这种病一点都不萌。

我们熟知的人格分裂学名是多重人格障碍或解离性人格疾患,常见于各类影视作品。现实中此类病例较少,相关研究也不多,但现有的观点认为疾病诱因是幼年期的暴力经历,因此副人格常具有极高的反社会性与危险性,可发生自杀、犯罪等行为,经典病例是“24重人格比利”。

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幻想。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来源:《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欺骗指数:★★★

该剧改编自蔡智恒的同名小说,脸上的蝴蝶是一代人的浪漫记忆——红斑狼疮的面部表现通常没有那么美丽。

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一般采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龙等激素治疗。虽然疾病目前不能治愈,但死亡率较低;疾病稳定期小剂量服用激素,可以保持与正常人差别不大的生活状态,活动期的激素治疗则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且不限于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直观表现是发胖。

所以按照“轻舞飞扬”患病的严重程度,能让男主一见钟情的可能性……艺术终归是艺术。

匹诺曹综合征

疾病来源:《匹诺曹》

欺骗指数:★★★★

随着电视剧《匹诺曹》的上映为人们所熟知,主要表现为撒谎就会打嗝——不,这才不是我认识的匹诺曹综合征!

“匹诺曹综合征”学名为被笑恐惧,属于精神类疾患的一种。患者常把环境中听到的笑声归结于在嘲笑自己,而一旦感到自己被嘲笑,就如临大敌,恐惧得肌肉紧张、全身木僵,变成“木偶人”。

别再把匹诺曹综合征套在女主头上了,这两者不是一种东西。

先天性心脏病

疾病来源:繁多

欺骗指数:★★★★★

先天性心脏病随着早年的韩剧流行起来,让许多人以为一旦查出心脏病就九死一生——先天性心脏病没有这么高的死亡率。

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根治手术早期成功率99.57%,姑息手术成功率为96.55%。而国外一项对过去24年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中,患者死亡发生率为3.3%,其中67%是由于心脏原因,且死亡案例多发于中重度患者,轻度先心病远期存活率与正常人差异不大。

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发生在心脏上,但不是什么绝症。

那些想搞死主角的编剧们,你们真不考虑把先心病、白血病、肝癌等等等等……全都换成胰腺癌吗?

您想与全国心血管医生讨论、交流专业学术、医政医改和医学人文等问题吗?

平台合作:

小编







































北京中科白疯医院
白癜风咋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l/77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