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求爱记编剧徐君东专访笑声是检验

时间:2020-9-18 20:07:3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编剧帮∣

编剧帮独家专访斯想/采编

徐君东介绍

徐君东:医学博士、职业编剧。医院主任军医。年开始业余创作,年调入空军电视艺术中心专业创作。代表作:《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大学生士兵的故事》《无限生机》《远远的爱》等。《炊事班的故事》获至年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诸多奖项。《卫生队的故事》获年“飞天奖”系列剧一等奖、年“金星奖”优秀系列剧奖等

关于创作

创作意图

编剧帮:创作《前夫求爱记》这个剧,您的初衷是什么?跟您以往的剧比起来这次的挑战又是什么?

徐君东:作为一个非著名编剧,我还没到由着自己初衷写戏的地步。这个戏的初衷是来自制片方,因为电视剧领域关于“前夫”题材的作品很少,专门表现前夫的电视剧可以说还没有。正好又想用喜剧的方式来拍摄,就找到写过一些喜剧作品的我来作总编剧,于是才有了我的创作初衷。

我们的初衷就是想用“前夫”这个特定群体做一部情感喜剧。是情感喜剧,不是情景喜剧,是一部人物关系、人物情感连续的、系列故事组成的电视连续剧。

其实这部戏诞生应该感谢这个离婚率比股市还坚挺的时代,离婚对于夫妻双方、对于孩子、亲朋好友、对于社会稳定都是一件不好的事。我们写离婚的故事、写离婚后求爱的故事,不等于赞成和鼓励离婚。我们写了一个多疑、神经质的“前妻”,不等于说前妻都多疑、神经质。离婚绝对不是“好事”,“前夫”“前妻”们如果能过下去谁也不想离婚。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婚也是社会经济和婚恋观念的一种进步,说明爱情和婚姻中非感情因素越来越少了。夫妻双方的工作、生活不完全依赖于婚姻家庭,离得起婚了;很多夫妻认识到坚持无爱婚姻对双方都是一种情感伤害。作为一个编剧,我认同勇敢走出没感情婚姻的男女们;祝福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理想夫妻;同时也十分钦佩为了家庭和社会责任坚守没有感情的婚姻的夫妻们!

这部戏创作难度仍然是喜剧面临的问题,就是故事合理性和喜剧效果如何结合的问题。我之前参加喜剧创作遇见过不少导演、老师、前辈,多数认为喜剧应该效果大于合理性,但也有一些坚持生活合理性第一的。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喜剧是一笑遮百丑,我个人还是偏向强调喜剧效果。但是,一旦“包袱”没能让人发笑,那桥段都是废戏。编剧最难的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这比生活中遇到一桩完美婚姻还难。一旦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就会成就一部优秀的喜剧作品。

题材与风格

编剧帮:您以前军旅题材的情景喜剧和这部《前夫求爱记》,在喜剧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么?从编剧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徐君东:军旅题材的喜剧因为受到特定环境和人物的限制,所以更偏重于轻松幽默、讽刺点到为止;而《前夫求爱记》这样的题材受限相对少一些,可能会多一些搞笑、无厘头、夸张、颠覆、讽刺等元素。其实无论什么题材,喜剧就一个风格:让人发笑,最好是会心一笑!

喜剧情节离不开误会,误会常常因为巧合,所以喜剧巧合更多一些;喜剧离不开讽刺,所以喜剧的角色一般不会高大上。不准确地说喜剧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当一个完美人物形象站在你面前,你笑他什么?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这部戏从前期创作到后期拍摄,每个人都在努力,几乎用了各种喜剧方法和元素,目的就是给观众带来快乐。但是,在信息传播极度发达的年代、在人人都是都是段子手的今天,人们的笑点比生活水平提高的更快,想做出一部让观众满意的喜剧十分困难。总之,我们是按观众期望去努力的,相信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创作难题

编剧帮:我们知道无论是作家还是编剧多多少少都会遇上写作瓶颈的难题,如果您遇到过,又是如何攻克、迈过去的?

徐君东: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同编剧有不同方法,我有时放下过不去的坎先写其它的,或休息几天再回来写。要稿急的时候就硬写,哪怕不行推翻重来,边写就边想出办法了,其实很多编剧都是临近交稿之前突然脑袋开挂了。

编剧帮:这个戏里写哪场戏、哪个人物是您耗费精力最多的?您最喜欢哪场戏、哪个角色?

徐君东:这部戏叫《前夫求爱记》,是从三个前夫的视角讲故事的,相对难写的是与前夫后产生感情纠葛的女主角们。编剧都都喜欢自己写的戏,喜欢自己创作的每一个角色。

编剧帮:修改剧本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很少有剧本是十全十美的。那么,如果接受修改的话,你坚持的前提是什么?

徐君东:修改剧本对于编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部戏制片方对于剧本的修改花费了大量精力,我们也赞同剧本修改的意见。咱们先离开这部戏说一下编剧修改剧本问题,作品改好了谁不愿意?我自己交稿之前也会自己改两三遍。

编剧都不怕改剧本,但是怕两种情况:

一是的怕改动人物、人物关系和大故事线。这就像房子盖好了搞装修,你可以让装修的拆了装、装了拆。但是,你跟装修的说别的不用大改,你把地基拆了重建,那装修的肯定打人的心都有了。

二是怕修改意见不统一、不知谁说了算,最后让编剧自己综合。你说该哭、他说该笑、你说悲伤、他说高兴,最后编剧把所有表情综合到一个人脸上,那还是人脸吗?关于这部戏,我们得庆幸制片方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创作氛围。

创作技巧

编剧帮:《前夫求爱记》这个剧,光看第一集,就有捉奸、离婚,私家侦探这些元素,感觉是下足了猛料,这让我们意识到了,要吸引观众看下去没有一点“手段”肯定是不行的,当然这也是玩笑话,问题是,编剧如何把握好第一集,才会让观众有充分的兴趣看下去?

徐君东:谈不上创作技巧,那应该是著名编剧老师们谈的事。其实不仅是第一集,一般前五集是制片方、电视台最重视的,因为那是一部戏的门面。制片方十分认真,光人物设置和前五集剧本就组织了不下二十次讨论,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主要是讨论人物设置和开场的故事情节,一次次推翻重来。最终达成一致,按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离婚状况来设定人物。

比如,第一集的任务是让男主角变成“前夫”,我们又不敢让夫妻任何一方出轨。让两个都无过错、无婚外恋的夫妻离婚,这是考编剧呢。所以必须得用误会,误会对于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很容易解决,于是逼得我们把前妻变成多疑症、神经质,丈夫又是个总因巧合被误会、欲盖弥彰的倒霉男人。同时,要把另外两个前夫拉进来搅局,再把女主角变成被误会的角色,加之“牺牲”了前妻形象,终于把男主角逼离婚了,编剧也快累残了。

编剧帮:这是一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l/8523.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