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治疗白皮肤病的药都有什么 http://www.mxxshi.com/pfb/hl/m/6944.html 1 名词解释 郁证是情志忧郁、气机郁滞引起,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或易怒喜哭,或伴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咽中有异物感,或失眠为主要特征。 2 诊断依据 1.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症状。 2.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并且郁证病情的反复常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3.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无其他病症的症状及体征。 3 预防调护 1.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怒,防止情志内伤,是防止郁证的重要措施。 2.医务人员深入了解病史,详细进行检查,用诚恳、关怀、同情、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取得患者的信任,在郁证的治疗及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3.对郁证患者,应做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以促进郁证的完全治愈。 4 分型 1.肝气郁结证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2.气郁化火证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痰气郁结证 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本证亦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之症。《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证称为“梅核气”。 4.心神失养证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此种证候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多为同样几种症状的重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躁”。 5.心脾两虚证 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6.心肾阴虚证 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5 饮食建议 1、肝气郁结患者饮食以蔬菜和丰富的鱼、瘦肉、乳类为宜,常吃柑橘等疏通理气之品。 2、痰气郁结的患者可选食萝卜汁化痰、生姜茶利气,青果、乌梅、罗汉果、苦瓜以清热利咽。 3、心神失养患者加强饮食调护,可常莲子百合粥、桂圆肉茶、酸枣仁等食品。 4、心脾两虚患者可常吃健脾养心安神食品,如桂圆肉、枣仁、南瓜、牛肉等。 5、心肾阴虚患者饮食宜清淡养阴,多食梨、银耳、百合、莲藕等。 中医内科 檀志娟 医院国医堂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全科医师、中医康复理疗师、执业药师、小儿推拿师;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会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河北省针灸学会首届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第二届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第三届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委员、中国首届李佃贵浊毒理论传承与发展大会委员。医院、中国医院进修学习。临床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平脉辨证,针药并用”。 擅长:中医内科肝胆脾胃病、肿瘤的中医药康复治疗、失眠、肥胖、痛经、三叉神经痛、面瘫、带状疱疹、小儿推拿等。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全天、周五上午、周日全天。 诊室-(一楼三诊室) 国医堂 乘车路线:市内乘11、22、24路公交车科技大厦下车,南行米路东。 未病先防.助您健康 end 联系我们: 南院咨询-北院咨询-南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