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得了抑郁症就好不了

时间:2022-5-4 16:58:0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好多家长发现孩子的状态不对了,第一时间想的就是给孩子看病,通过药物帮助孩子康复。但是这往往是一个最大的误区,尤其是对于心理疾病。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要知道心药绝对不是抗抑郁之类的精神科药物。而是找到孩子的“病因”,对治了这个因,果就不存在了。来看这个真实的案例。相信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

案主是一个忍不住常常要自残的高一女生,长的很胖很高大,长头发扎个马尾辫。她经常感到很压抑,觉得自己各种不好,很恶心,很差劲。头脑里常常会有很多评判的声音,让她很难受,烦躁,受伤,委屈……

她不知道该怎么调节情绪,有一次,她用刀片割伤手臂,疼痛的感觉让她喋喋不休的头脑一下子安静下来,内心的焦躁不安也不见了,有种放空的感觉,把自己从压抑烦闷中解救出来。一开始,自残带给她的轻松平静会保持一两个星期,但是后来就越来越短,现在隔个两三天不自残,就会特别难受。只有看到血液流出来,她才会觉得很舒服,整个人放松平静下来。

但是后来她自残的事被妈妈知道了,妈妈很伤心,为了不让妈妈担心难过她就答应妈妈,不再划伤自己。可是不再划自己后开始有了不好的念头就是想死。于是她就换了种方式折磨自己,拿手指甲圆规什么的去掐疼或者扎伤自己。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抑郁自残的呢?

总结一下有三点:

1.失恋导致的自卑和自我厌弃。

初三的时候,她喜欢班里的一个男生,本来两个人相处的很开心,男生对她也很好,但是在她跟对方表白后,却被男生拒绝了。男生说快中考了,不想谈恋爱。但是后来她发现事实并不是如男生所说的,她看到这个男生在和别的女生谈恋爱。这给她的打击很大。被男生拒绝了之后就开始心情不好。她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

2.对自我形象的不接纳。

她嫌弃自己长的胖,不好看,加上班级同学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总会拿她最敏感的,最在乎的身体形象跟她开玩笑。因为她很胖,很高,看上去很魁梧。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坦克,大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心理难受死了,就节食减肥,但是几次努力也没减下来,觉得自己很失败。

3.个性敏感多疑,容易受外界影响。

加上自我否定,越想越糟糕。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唯独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写文章还挺好的。可是上一次被同学说了之后就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糟糕透顶。原来老师把大家的作文进行评比,写的好的同学评为A等,然后在教室里展出,供大家观摩欣赏。本来,她的作文被老师评为A,她还是很开心的,可是有个同学说你看人家才写了一页纸就是A,你却用了三页纸才做到A,她的那份喜悦就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可见,她因为对自己的厌恶,不接纳自己的身体形象,缺少价值感,才会自残成瘾,情绪波动大,药物不能改变她的内在状态,对于这位同学要进行的是心理重建。需要让她学会自我接纳,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爱自己,珍贵自己。

与绝大多数案例不同的是,她的家庭氛围很好,爸妈的感情很好,亲子关系也很好。

爸爸很欣赏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很优秀,聪明,有才华,擅长写作。对女儿也没有高期待,不指望女儿一定要考上什么好的大学,当个普通人,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妈妈跟她更是情同姐妹,平时会交流很多心里话。

他的爸爸妈妈陪她一起找出她身上15个闪光点,改变调整饮食运动状态,帮她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他的父亲还联系了他初三时的班主任,她最喜欢的老师,被老师安慰鼓励之后,情绪马上就好转了很多。

两周后再看到她,她看上去状态较之前轻松了许多,说是自己主动要来学校上学了,感觉之前是自己想多了,现在已经想通了,开始感到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她以后想当个作家。

这个案例能取得成功,得益于该生有很好的支持性资源,父母老师的支持和欣赏,最重要的还是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孩子得了抑郁症,别灰心丧气,只要有信心,改善关系,提供正确的支持,就可以帮助孩子康复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jbjc/122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