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经典文本解读的第21篇。 这次解读的是滕刚的微型小说《肺结核》。 选择这个故事不仅是因为这个故事写得很另类,也因为这个故事跟当下的疫情形势多少有些应景。 顺带说一句,这篇小说曾被振语用作paper1考试用,但振语的经典文本解读重在文本的解读,跟撰写paper1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前面的20篇可以看这里:经典文本解读笔记。 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浅析滕刚的微型小说《肺结核》 题解 以疾病为题材或背景的文学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并不鲜见。自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网上对于疾病尤其是瘟疫题材的作品的推介和讨论也越来越多,比如加缪的《鼠疫》,丹尼尔·笛福的《瘟疫年纪事》,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都是此类;国内的作品也有毕淑敏的《花冠病毒》、池莉的《霍乱之乱》、迟子建的《白雪乌鸦》等。而在短篇或微型小说中写疾病的,其实也有很多,比如鲁迅的短篇小说《药》,既是典型的借病写人,也是以生理之病喻精神之病。滕刚作为当代微型小说界的一个另类代表,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