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用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而曹操对自己的身后事,却提出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公元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曹操明确提出,自己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在贫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来的高度,作为墓陵的基础,陵上不准堆放土壤,不能种植树木。一年以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服装,四个季节,季节各一套,并且他还留下了遗嘱,遗嘱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曹操死了,请按当时的季节,选择他所要入殓的衣服。什么金玉珠宝,金银细软,铜器,瓷器等物品,一律不要随葬。 当时的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权力与地位并不低于帝王。可是为什么他不提倡厚葬,而是身体力行的进行薄葬呢?这其中的传说有很多,不止一个呢! 据说当时的曹操是一个很讲究简朴的人,他的生活艰苦朴素。他对家人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对手下的官吏就更是不用说了。他的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绸缎,被他按家规赐死。而且宫中的帷帐屏风破旧之后,一定要修补一下再用,不可以直接更换新的屏风帷帐。有一段时期,天下闹灾荒,举国上下资金极其匮乏,身为皇帝的曹操便带头不穿皮革制的衣服,不铺张浪费,不穿皮革制的鞋子。更是因为曹操做了这件事,导致冬天朝廷的官员都不敢带皮帽。由此看来,他是绝对不会提倡厚葬的。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曹操早年曾经干过盗墓的勾当。她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尸首狼藉,横尸遍野的残忍的场面。大家也都知道被盗过的坟墓,墓主不是皇帝,就是达官显贵,非常富有,墓中也会出土很多金银细软,深受盗墓者的青睐。大家觉得曹操是不愿重蹈覆辙,不愿自己的陵墓被盗,尸骨无存。所以,他才一再要求薄葬。 在大力主张并且得以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疑冢的措施。曹操布置疑冢,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曹操生前就因为他生性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有一句古话更是流传至今,宁可错杀百人也不放过一人。所以,他这个毛病就连死后也没改掉。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足足有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没有人能解开。72坐疑冢,哪座是真的呢?百年来到,盗墓者不计其数,但是谁也没有发觉真正的曹操墓。 也有人认为曹操根本没有什么疑冢,只不过将自己的丧葬方式,一切从简了而已。况且从现在现存的史料看来,曹操对自己死后的葬礼是真的,极其简单。他的儿子曹丕曾写《策文》,在此书中提到了曹操的葬礼和入殓的情况。文中提到曹操葬礼,一切从简就连死时候穿的还是补丁过的衣服。 由此看来,如果一定要说曹操设疑冢,那就是他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文献都有作假。不过有一件事,至今令人不解,迄今为止也没有人发现过曹操的坟墓。所以曹操到底有没有布置疑冢这也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小编的观点就是这样,不知道你怎么认为,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