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吃文蛤吗 https://m.39.net/pf/a_4570040.html 文/卡卡妈聊育儿,原创内容。 今天上午,我像平时一样,跑完步后去小区的健身公园进行拉伸。可能因为今天是周末,小公园的人比平时多一些。我刚去到公园,便看到了那对引人注目的母女:年约七岁的女孩正在委屈地抽泣,她的妈妈,则在一旁边大声地责骂着孩子。 我听了几句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责骂,便了解孩子挨批评的原因了:最近孩子不用上学,天天呆在家里上网课,妈妈担心孩子的运动太少,所以趁着周末自己有空,带她出来运动一下。 没想孩子却各种不情愿,出来后她却黑着脸,爱动不动的。妈妈对孩子的表现非常不满,于是忍不住大声地批评孩子。 妈妈批评孩子,孩子委屈地哭了不知道大家平时会不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因为个人原因,我对带着孩子的父母,会特别留意。因此,经常都会看到父母在各种场合教育孩子的情形。 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根本不顾时间和地点,也不管教育的方法合不合适,只要看到孩子的行为出错,或者自己对孩子产生不满,马上就会开始批评孩子了。 事实上,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故意与父母作对。 而且这样的次数一多,孩子的性格还会变得自卑、孤僻的,所以父母一定要避免。 父母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两个“法宝”让孩子变积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有注意“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另外,想要孩子接受批评和教育,父母最好学会使用“积极暗示”和“积极引导”两个法宝。 一、变“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消极暗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父母教育孩子,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把“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呢? 首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深信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都是暂时的,是外在原因造成的,所以,千万不能怪罪孩子本人,因为孩子的本质是好的。当然,父母也要让孩子深信这一点,这样,孩子才有改变的可能。 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都是暂时的其次,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例如,妈妈辅导孩子做作业时,有一道题无论妈妈怎么解释,孩子都理解不了,于是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句话就是很典型的“消极暗示”语言,孩子听了这句话,会理解为“我笨”。 但是,如果妈妈对孩子说:“其实你前面的题目都做得很好,这道题暂时还不会也没有关系,妈妈相信你只要再认真思考一下,就一定能做好的。”妈妈这样说,就变成了“积极暗示”了,孩子的潜意识就会理解为“我能做好”的。 只要父母经常用积极的语言和评价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不再强化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孩子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二、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 父母在给了孩子“积极暗示”之后,还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告诉孩子,如果他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关键。 怎样用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呢?例如,孩子刚从幼儿园升上小学,发现学习对于自己说有点难,于是对妈妈说,他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没兴趣。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找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 例如,妈妈可以在孩子看完一篇童话故事后,故意问他几个问题,等孩子回答出来后,再对他说:“我发现你在学习方面非常有天赋啊,你看,你才看了一遍这篇童话,就把这些题目都答对了,这说明你很聪明,我相信你肯定会非常喜欢学习的。” 只要父母平时多给孩子“你能行”的信息,让孩子产生“我能行”的自我定位之后,他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努力改变自己的了。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孩子,父母少用消极的语言 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所以,父母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否定孩子,以免孩子对自己的定位产生偏差。而且,孩子的年纪越小,就越容易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 因此,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让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自我定位。 父母不要否定孩子什么语言容易对孩子产生消极暗示呢?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所有的消极行为和语言,都是消极的暗示。例如: 1、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经常用消极的语言来否定孩子 2、孩子就某件事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建议时,父母直接否决,不予考虑 3、看不起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爱好用语言或者行动实施打击 4、对孩子的目标表示怀疑,并给孩子设限,认为孩子不可能达得到他定下的目标 父母不要给孩子设限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消极言语和行为并不止这些,所以,平时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并学会使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先肯定孩子,然后再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批评,这样,孩子不但会乐于接受批评,而且还会积极地更正的。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卡卡妈的说法有道理吗?平时孩子犯了错,你都是怎样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其它精彩内容: 父母批评孩子,使用六个技巧五种方法,可让他心甘情愿接受教育 孩子爱说谎,与家庭教育关系大,父母用三招让他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