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综合治疗方法附艾灸辩证取穴

时间:2018-2-11 13:35:39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艾灸

养生

护肤

案例

活动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阶段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其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男女比例约为5:1,有调查显示学龄期儿童5%患有多动症,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典型表现。

“多动”or“好动”?

“多动”并非“好动”,“多动”是没有目的、不分场合、不受自我控制的,而且也无法通过单纯的教育来改变。“好动”的孩子有“动”的目的、能分清场合、能接受家长讲道理并按着做。

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多动症患儿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分心,因此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出现持久的学习困难,会引起自卑、忧虑、孤独的心理;手脚无意识性小动作多,影响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从而不喜欢上学;患儿的父母对患儿施压,影响亲子关系,又加剧患儿症状,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学习、社交、品行问题,使意外伤害的概率增加,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犯罪的概率增加。

随着年龄增长多动症状可以减轻,注意缺陷和冲动仍然明显,60%的患儿症状能持续到成人期,成人多动症大多变成了冲动型或反社会型人格。然而多动症是可治的疾病,抓住黄金治疗期——小学阶段,可以及时矫正。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对于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包括了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饮食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等,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不是单纯用哪一种方法就能起到作用的。

1、行为治疗

此种疗法主要是通过训练,使儿童能够采取合适的认知活动,以此来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同时纠正患儿的一些不良行为,培养患儿的自控能力。

2、教育方法

对于学龄前的多动症患儿,可以采用教育与心理治疗。通过恰当的教育,帮助患儿减轻精神压力,同时不要过分要求患儿,以免加重其行为问题,注意把患儿的活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就可以了。同时要多鼓励孩子,不要歧视他们。

首先妈妈应当调整好心态,可以先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比如当孩子喜欢画画时,你应该给他充足的空间,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画。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比如让他参加适当运动,如平衡木、跳床等,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学会坚持,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对于多动症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在可预测的场景和模式中完成任务。所以建议您要在家中为孩子们建立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对每件事都预设好时间和位置,这样孩子就知道他能够期望什么,也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例如每天的三餐的时间、衣服应该放在哪里、何时在哪里收拾书包等。但注意不要给孩子安排满满的时间表,过度繁忙的课外活动会让孩子更加分心。

3、饮食疗法

要限制多动症儿童大量进食含有酪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还有就是避免多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高糖类食品,忌多食含铝量高的食物和受铅污染的食物。患儿只要限制上述这类食物,症状就可以明显的减轻,在治疗的同时加上饮食调配对孩子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多动症的原因是属于缺锌引起的。患多动症儿童,一般是吃糖过多或者是铅的摄入量过度引起的。可以给孩子多补充一些锌,忌让孩子偏食,除药物和精神治疗外。

要注意饮食多样化,适当减少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考虑不能,吃番茄、桔子、绿叶蔬菜小鱼、小虾、骨头和鸡蛋、核桃、花生、芝麻、木耳等以改善脑神经功能对防止和减轻儿童多动症十分有益。少用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以及含有合成化学添加剂的食品。

4、中医如何治疗多动症?

中医认为多动症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情志失调所致。病位在心、肝、脾、肾。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情志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原因。

发病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加之教育不当,极易造成心理失和,情志不畅,其次,家长期望高,要求严,学业重,患儿积郁在心。而患儿多挑食偏食,致使脾胃受损,久之则肝之阴阳失调,疾病乃生。

可采用艾灸疗法治疗多动症,坚持施灸患儿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中医辩证

1

肝肾阴虚

多动难静,急躁易怒,冲动任性,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坐,或记忆力差,学习成绩低下,伴有遗尿、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细弦。

2

心脾两虚

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左顾右盼,体胖多动,言语唐突,自汗盗汗,记忆力差。

3

痰火内扰

烦躁不安,多语多动,冲动任性,兴趣多变,注意力不集中,心烦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

滋补肝肾,调和阴阳。健脾养生,安神定志。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艾灸取穴

儿童多动症艾灸治疗

主要穴位

四神聪、心俞、脾俞、肾俞、

中脘、风门、神门、内关穴。

1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四神聪是经外奇穴,可以通经络,镇静安神。

2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可以补血安神。

3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可以健脾养血。

4

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可以补肾益精。

5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中脘可以补气血祛污秽。

6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可以祛风散邪。

7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可以安神定志。

8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可以宽心安神。

纯爱香颂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jbjc/55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