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学生、家长、老师的一封信 ——端午假期安全风险防范 各位同学、家长、老师: 端午假期到,为保障学生假期安全,提示如下: 预防溺水随着天气转热,暑期临近,各地防溺水措施已全面启动,同学们要切实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水域风险极大,谨记家长叮咛和老师教诲。 随着天气转热,暑期临近,各地防溺水措施已全面启动,同学们要切实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水域风险极大,谨记家长叮咛和老 01 有些溺水事件不是游泳造成的,而是孩子在水边不慎落水,所以,孩子到水边游玩或参与水上游乐项目一定要大人陪同,并提前做好应急急救措施。 02 家长用各地溺亡案例警示,告诫孩子不得私自野泳,不得私自或结伴去户外水边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场馆游泳。 03 孩子们私自到水边一般是互相邀约去的,要告诫孩子不要私自邀请伙伴到水边玩耍,收到邀约的,要拒绝并劝导对方不能私自去水边玩耍。 04 乘坐游船的,要遵守秩序,根据要求穿上救生衣。特别注意,水上游玩要穿戴专门救生设备,而普通游泳圈或充气玩具不是专门救生设备。 05 家长陪同孩子游泳,玩水,要时刻看好孩子,切勿因看手机而疏忽大意。 06 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同伴溺水,不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呼唤成人来救并拨打。 防控疫情 01 要保持风险意识,疫情防控要常态化进行。 我们要树立常抓不懈的理念,不要纠结疫情哪一天彻底结束。即使疫情结束,我们也要做好传染病防控。所以,把疫情防控形成的讲卫生、勤洗手、常通风,不去人员密集场所的做法保持下来,形成好习惯。 02 假期要避免与境外特别是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人员接触。 03 按照此前防疫习惯,假期要避免到人员特别拥挤的地方,日常佩戴特别是人员密集情况下要佩戴口罩。 04 大家时时处处保持学校、家庭的卫生清洁,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交通安全 01 日常在外要注意交通安全;开学后,在上学和放学路上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02 学生不到年龄骑电动车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切记:12岁以下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不得骑电动车上路,更不能骑着上下学。 03 骑车或步行要靠右侧通行,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和玩耍,不得并排骑车、勾肩搭背或赛车。 04 横穿马路和遇路口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有斑马线的一定要走斑马线,没斑马线的也要确定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更要注意观察周边,确认通行安全。 05 不要曲折“S”行车,因为有可能撞到从侧面要超过你的人和车辆。 06 很多事故因为闯红灯而发生。不要在绿灯将要结束时或红灯将要变成绿灯时抢行,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规则。 07 不乘坐超员超载车。不乘坐无牌无照无证机动车辆,不乘坐三轮车,老旧报废车。 08 不要靠近其他车辆特别是大货车,避免进入汽车盲区。 09 家长驾车要时时记得减速慢行,避免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路怒驾驶。 10 家长不要把孩子独自遗留在车内。 户外安全 01 不到施工区域、铁路线及附近等场所玩耍、逗留。 02 不在道路上、停车场玩耍,特别是不要在道路上滑板、踢球等活动。 03 不在电力设施附近玩耍,特别是不要在电力设施附近、铁路沿线放风筝。 04 在景区里,不到禁止进入的区域玩耍。不轻易到人迹罕至的区域“探险”。 05 不攀爬、破坏公共设施。不对火车、汽车投掷物品或设置障碍物。 06 不得在山区、林场抽烟;不乱扔烟头;更不能故意纵火。不让孩子在任何地方自己玩火柴、火机等引火用具。 07 一旦发现火灾,要及时消灭初起火灾,拨打报警。 08 防范游乐设施安全事故,例如,防止大风吹起儿童玩的气垫。 09 部分景区或其他场所人流量大,人群聚集难以避免,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拥挤。如果发现人群拥挤程度增加,要避免加入,防范踩踏。 10 适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提醒,让孩子牢记各类报警电话和父母电话。告诉孩子外出人流较大时,要牵牢爸妈的手,不四处乱跑,不到偏僻处。不接受陌生人的搭话和物品。 11 带孩子出行,要带好看好,不要只顾自己看景、聊天、玩手机导致孩子走失或遇到其他危险,保持孩子在自己视线内。 12 告诉孩子一旦与家人走散,要在原地等待,可以向警察、保安或所在场所工作人员求助。 健康保障 01 外出保障有足够热水喝,少喝不喝各类合成饮料,少吃不吃不健康食品。 02 预防传染病,不到空气闭塞场所;带好口罩、消毒湿巾等,及时洗手清洁,保持卫生。 03 外出清淡饮食,有些饭店难以保证饮食卫生,因此,除非特别喜欢吃,要避免海鲜,凉菜等易导致肠胃疾病或炎症的食物。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