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阴阳之所在,不可出现偏颇,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应准备好换季的秋装。特别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可先穿上夹背心或毛背心,适时加厚衣服。慢性鼻炎、咽喉炎及气血管炎的患者在这个时期要格外注意颈前部保暖,减少发病的几率。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应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睡眠忌睡前进食、饮茶、情绪激动、过多言谈,忌睡时掩面、张口、吹风。需要指出的是,秋季睡眠尽量不要张口呼吸,孙思邈曾说:“夜卧常习闭口。”目的也在于使精气内存不散,以助秋季养收之道。 落叶纷飞,萧条的景象往往令人忧愁苦闷、敏感多疑,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中医有这样的说法:“思为脾志,敏感多疑则过思,过思则伤脾。”伤脾则会出现头昏、乏力、心慌等一系列所谓“心衰”的症状。因此,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避肃杀之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另外,可以选择登高观景等方式来使自己心旷神怡,远离不良心理因素。但应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及保暖工作。 在饮食调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应忌苦燥、少辛增酸,甘淡滋润、平衡营养为宜,早上喝粥,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凉拌菜,加热后进食。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秋季期间最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大有裨益。秋蟹膄肥,但需小心食用,不吃死螃蟹,生螃蟹,内脏没去除干净的螃蟹。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都需洗手,常洗澡,勤换衣物,与患病者隔离,餐具等要消毒,勿滥用抗生素,如腹泻症状较严重者需马上就医,不可置之不理,使小病变大病,酿成严重后果。 秋分养生三大食物不能忘 1、大枣 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大枣性偏湿热,故内有湿热者不能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2、百合 中医用百合作为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 3、枸杞 枸杞具有解热、止咳、化痰等疗效,枸杞根能够降血压,枸杞茶具有治疗体质虚寒、口腔炎、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贫血、低血压等作用。但是,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阅读是一种成长,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时,你在他们的心里会变得更有价值!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涓鐨偆鐥呭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