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聋防治

时间:2017-9-14 15:47:4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老年性聋是感音神经性聋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听觉器官在人类胚胎发育中是最晚的,依照神经生理学的观点,胚胎发育晚者早衰竭,所以耳蜗老化在人生中是较早出现;再加上人类的听器自出生后就暴露在声音刺激之中,更易促使其衰竭退化,故老年性聋相当多见。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有老年性聋者达30%-50%,70岁以上的老人50%都有听力障碍。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年),对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7.6%老人自觉听力下降,检查发现78.7%听力下降,其中68.3%为老年性聋。

老年性聋出现年龄与发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有人40岁就开始出现老年性聋,有人80岁听力良好。患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肾炎等疾病者,可加速老化;也受饮食营养、体育运动、吸烟饮酒、噪声刺激及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过度疲劳等有无自我保健因素的影响。

正常人的听力在30岁以后渐有下降趋势,65-75岁人群中有6%--10%的人自觉听力减退,甚至有部分老年人发生完全性聋。由于老年聋是渐进性的,故常常被老年人或家人忽视。即使发现了耳聋,也觉得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以为然,也不会去看病,甚至有些人认为,聋一点好,少受外界干扰。其实,老年聋的危害是很多的,是不容忽视的:(1)老年聋首先影响老年人听广播、看电视,使生活变得单调。(2)驾驶汽车时,听不见汽车鸣笛声,容易发生交通事故。(3)由于听与说密切相关,老年人听力障碍必然会引起语言交流障碍,影响工作,降低生活质量。(4)甚至许多老年人因为无法与他人正常沟通,会出现心理障碍,导致抑郁、悲观,甚至多疑等问题。(5)一些听力下降的老年人,不愿与人交往,这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急躁、孤僻,因而诱发老年痴呆症。

老人及其家人在生活中要注意,出现以下问题就有可能使听力下降的表现:

(一)看电视时音量需要开得非常大,别人觉得很吵了,他才觉得刚好。

(二)和别人交谈,特别是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交谈时,总感觉别人说话喃喃,咬字不清,聆听吃力或难以听请别人所说的话;回答问题,经常“打岔”,答非所问;要求别人重复所说的话,才能明白所说的内容;要求别人站在他的一侧说话,或侧着脸与人说话;多人交谈的时候,不专注就听不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三)听不见或听不清门铃声、电话铃声,不能利用电话与人交谈;或听到关门声、女性或小孩说话大的声音,会感到很不舒适;时常听不到别人在背后的呼喊等。

老人出现上述情况时,医院进行正规的耳科检查,及时发现听力损害,并采取补救措施。

感音神经性聋一般有如下特点:

(一)骨传导减退。声音传导有两种途径:一是空气传导,即将前庭窗所受到的声能传送到耳蜗的感受器毛细胞,提示传导系统的功能;二是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振动耳蜗螺旋器,毛细胞兴奋,将螺旋器毛细胞所受到的声能转换到蜗神经的电位,传到中枢,产生听觉。提示耳蜗感受器、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功能。老年性聋时骨传导减退。两人对面一般谈话声不能听及者多为感音神经性聋。

(二)多是双侧对称性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首先是高音听力下降,随之由高频向中频、低频发展,最后可致全聋。临床表现是:患者首先听不到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声音,如鸟鸣和虫叫声,之后,逐渐对言语听觉不灵,在进行语言交流时,需用手掌挡在耳后倾听。但进展缓慢,绝大多数人的纯音听力曲线类型可持续多年不变。当有人向他借贷时,他置若罔闻,而骂他时多听得清楚。还有“重男轻女”现象,即男人说话时能听清,女人说话时,到听不清楚。这都因为,借贷时和男人说话时都是低声,骂人时习惯用高声,女人说话时也是高音调,所以患者借贷听不清,被骂时又能听见,“重男轻女”,这种形象往往被人误解为“装聋作哑”。

(三)日常听话不相连贯。即听一句话中有某几个字听不清。纯音测听听力曲线有忽高忽低的特点,例如,在频率是20分贝,频率突然下降至60分贝,频率又突然上升,致日常听话有不相连贯的现象,

(四)语言识别力差。患者不仅听力下降,且言语辨别力也差,患者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语意,即能闻其声,不明其意。这主要是,不仅是内耳退行性变,且中枢神经系统也退变,同颞叶细胞数减少及脑内信息处理时间延长有关。谈话时常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

(五)多有听力重振现象。听力重振的意思是患者所听到的正常声音感到异常的增大。这是因为高音强刺激下,还能引起足够的神经兴奋。患者和人谈话时,“低声听不见,大声嫌人吵”,对噪声耐受力差。

(六)对声音辨向与定位能力较差。让患者闭眼,倾听声音的来源,往往说不准确,这是因为鉴别双耳听觉时间差能力下降,以致影响识别声源的听功能。

(七)常伴有(60%)高音调蝉叫样耳鸣或头部噪声。初为间歇性,后呈持续性,严重者影响睡眠。前者是由于受损的毛细胞或神经纤维随意发射冲动所致。

(八)常伴有平衡障碍。尤多见于深居家中的老人,50-60%诉说头晕,包括站立不稳、平衡障碍及眩晕等。在老年病门诊病人中,诉说这种症状者高达81-91%。老年聋伴发平衡障碍的原因:(1)前庭系统退行性病变。(2)视觉和本体感觉系统等方面的老化改变。(3)血管功能不全。

老年性聋是属于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手术疗法能使感音神经性聋病人完全恢复听力,但积极采取措施可以延缓听力下降的发展。其治疗原则是:(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力争恢复或部分恢复已经丧失了的听力。(2)尽量保存并利用残存听力,适时进行听觉训练和言语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一)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下措施可使未发病者预防耳聋发生,已发病者延缓耳聋发展。

1、饮食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戒烟酒。

2、避免接触环境噪声:噪音和受到惊吓或感到压力时身体的反应是一样的。人如果长期处于噪音之中,不仅伤害听力,使耳聋加重,还会造成肌肉紧张、心跳加速、血管收缩和消化系统出现不适。导致血压、胆固醇水平和免疫功能的不良变化。听收音机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在嘈杂环境下工作的女性比在安静的办公室里上班的女性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素,更容易患心脏病。而汽车笛声、狗吠等让人感觉到无法控制的声响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人们应该努力控制周围环境的声音,哪怕是戴上耳机,或者请餐馆的老板、健身房经理把音响的音量调低。

3、避免应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

4、适当体育活动与耳部按摩,可改善耳部血液供应和内耳血循环。

5、积极预防和治疗老年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对防治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

(二)运用技巧使用听力已经出现听力障碍的老人,要积极应用听力,千万不能因聋不用,应用听力,既能获得语言交流,又能延缓病变的恶化,因为器官是用则进,不用则退。老年聋人,可以学习一些使用听力的技巧,以更好地提高听觉和交流能力。同事、家人和朋友还要对这样的老人给予鼓励,提供一定的支持。以下一些技巧供您参考:

1、当您听不清楚时,要勇于询问,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如“您说什么”?或“请再重复一遍好吗”?

2、请对方换种表达方式重复讲话的内容,直到您弄懂为止,随身携带纸和笔有助于交流。

3、尽可能选择光线好的地方交流,有利于看清对方的口型。

4、在他人有话要讲时,请对方提醒您注意。比如请他拍拍您的肩膀,提醒您,他要讲话了,并请他在一段时间内只讲一个话题。

5、与您熟悉的人结盟。如果要和不熟悉的人交流,如一些社交场合,您可以与熟悉的人在一起,请他帮助自己。

6、可能的话,运用一些听力辅助设备,如FM无线调频系统。

7、让自己坐在一群人中间,这样容易听到、看见每个人,尽量避免坐在桌子和沙发的末端。

8、如果听不清他人对您讲的话,那么再靠近些,缩短与声源的距离。

9、如果您在餐厅就餐,尽量选择距操作间、大门远一些的位置。

10、聆听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观察其表情、体位和肢体语言等。(《健康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宣传策划处)

(三)药物治疗:攻克感音神经性聋,其中包括老年性聋这一国内外难治之症,一直是科学家及专科医生努力的目标,但因其致病原因较多、机制与病理改变不尽相同,故迄今尚无一个简单有效、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药物与疗法。

1、首先应根据耳聋病因与类型选择适当药物。在排除或治疗原因疾病的同时,尽早选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药物、能量制剂(ATP)、山莨菪碱、纳豆激酶等药物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证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受损神经、血管、肌肉、皮肤修复再生的作用,特别是对神经细胞的修复再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







































鍖椾含鍝鍖婚櫌鐧界櫆椋庢不寰楀ソ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勫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48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