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癌症,许多人都谈之色变,认为是不治之症,也难以预防。但是,有很多癌症其实都是我们自找的。 一、癌症是从周围环境中“生”出来的 现代的生活环境越来好,交通方便,科技发达,信息畅通,环境舒适,但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柏油路多了,沥青经过太阳照射就释放出致癌气体;电器多了,周围就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汽车多了,就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废气;企业多了,就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和废气、废水;住宅和办公室装修多了,就会污染室内空气;煤气多了,在做饭方便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高楼多了,就会产生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受限,空气转换困难。长期置身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就会致人得癌。此外,砧板、碗筷、抹布等,也容易滋长霉菌,诱发癌症。 二、癌症是从传统美德中“省”出来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发扬和提倡。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度,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斟酌其利弊得失。一些年龄大的人,过惯了苦日子、穷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一块钱掰成两半花,更看不得浪费和糟蹋食物,买菜经常是买最便宜的,剩饭不肯倒掉,生了虫发了霉的粮食要挑挑拣拣吃,过了保持期的食用油也舍不得扔,烂了的水果削削吃。这种所谓良好的生活方式其实对于人的健康危害很大,殊不知,亚硝酸胺、黄曲霉毒素等等是严重致癌成分。 三、癌症是从内心深处“憋”出来的 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除了其它诱发因素外,还和人的内在机能紊乱有关,情绪和个性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敏感、抑郁、多疑、厌世是癌症的催化剂,其可能机理是抑郁大大削弱了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机能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当细胞突变时不易自我清除。 古希腊医生盖伦就曾经指出,具有抑郁、焦虑情绪的妇女易患乳腺癌。我国南宋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里也提到,女性和公婆、姑嫂不合,心情抑郁,容易得“奶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乳腺癌。中医认为,七情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一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临床实验证明,当愤怒、悲伤、忧思、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宣泄时,便对健康有害,甚至会引起疾病,称为七情致病。 研究发现,许多癌症病人有共同特点,即性格内向、容易郁闷,遇事自解能力差。他们因内心痛苦无法表达而转为忍气吞声、消极忍耐,因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严重的焦虑和抑郁而过分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平时有事儿想不开”,“老爱生闷气、钻牛角尖”成为人们对一些癌症患者的评述。因此,恶劣的情绪,忧郁的精神,对人健康的损害,甚至比病菌、病毒还要厉害。 当然,治病人先治心,情绪可以杀人,亦可以救人。良好的情绪,犹如一剂心药,对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如果人们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未雨绸缪,达到有病早除的效果。多活动身躯,多转动大脑,人体就不会生锈;感情生活丰富,每天都有喜怒哀乐,我们的感官和思维就不会迟钝;哈哈大笑,多吃美味佳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能让心情变得愉悦,让身体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多巴胺、内啡肽,提升意欲与情绪,如此一来,人生就会变得更快乐,癌症也就会离得远了。 四、癌症是从不平衡饮食中“养”出来的 营养与癌症的关系,是目前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据估计,在全部患癌人群中有1/3是由于营养因素造成的。如长期食用发酵、霉变、酸菜、腌菜及含亚硝酸胺的物质,长期食烟熏、火烤和反复用过的油炸食品,喜欢食用脂肪过多的食品,过分偏食致某些营养素长期缺乏,如维生素C、A、E,等等。所以,现代人吃得好、吃得精、吃得肥,并不代表营养科学,也并不代表健康饮食。 人类日常食品中,有的具有抗癌性。维生素类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维生素A和它的类似物(通称维甲类)与上皮分化有关,维甲类能抑制正常细胞因受辐射、化学致癌物或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过程;维生素C可以阻止亚硝胺类物质的合成,因而可以降低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生;维生素B和E也有类似的抗癌作用。所以,多吃常吃富含维生素A、B、C、E、叶酸、胡萝卜素的食物,对于预防癌症有好处。微量元素如硒、锌与癌的发生呈负相关,硒、锌在动物中有抑制化学致癌物诱发的乳腺癌的作用。如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有转化为甲状腺瘤或癌的可能,并通过内分泌失调而诱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肺癌、消化道癌;硒的缺少多见于泌尿系统癌症病人,硒对肝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也有抑制作用;在食道癌、肝癌患者中,发现有缺钼的现象。 若要保持健康、预防癌症,重要的是饮食多样化,饮食有节,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吃加工肉类,少吃腌制食品,少吃烧烤食物,少喝甜味饮料;多吃五谷杂粮,多吃粗茶淡饭,多吃时令果蔬。一些蔬菜被称作抗癌菜,其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能够防癌。一般来说,“抗癌蔬菜”都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十字花科植物,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和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癌作用。二是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竹笋、萝卜、红薯等,多含有胡萝卜素等,可以防癌。三是海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等,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四是食用菌类,如香菇、草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等,富含多糖类及核糖核酸,能够促进细胞免疫和感染苏的生成。 五、癌症是从不良生活习性中“惯”出来的 人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良习性,会诱发癌症或者其它疾病。主要有六个方面: 饮食不规律。表现有四:一是暴饮暴食、无节制,完全打乱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二是经常泡酒局、饭局,大吃大喝,大鱼大肉,明显加重附属消化器官负担,引起胃肠疾病;三是吃得过快,囫囵吞枣,口腔内食物难以充分消化,损害胃肠;四是挑食偏食节食,营养摄入不均衡或者营养不良,这是许多癌症的高危因素。 总喝滚烫水。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专家建议,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 烟酒不离身。80%左右的肺癌,发病原因是长期吸烟。长期、过量饮酒,则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代谢,诱发肝癌等肿瘤。年轻人吸烟喝酒扛得住,再长几岁,身体机能慢慢衰弱,危害就会慢慢显现。 久坐不想动。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德国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日本医学家发现,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和久坐不动。美国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专家指出,工作每2个小时,必须起来活动15分钟以上。 熬夜不睡觉。很多人因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还有人赶时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昼伏夜出的“派对动物”。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专家指出,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 老是憋大便。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 六、癌症是从上一代人的基因中“传”下来的 如果上一代患有乳腺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癌等,后代患上癌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很多。上海癌症研究合作中心指出,每对死亡夫妻中,至少有5对患“夫妻癌“。这与夫妻常年保持相同的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一旦反省到两人有不健康生活习惯,夫妻应认真对待,一起改正。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做个癌症检查,比别人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