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师的骄傲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现

时间:2020-11-9 5:20:1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来自台北的周元华医师——一个从事精神、心理和心身领域临床工作20多年的老(shuai)头(da)子(shu),一直满怀着梦想,希望尽可能的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自我,生活幸福。

前几日,也就是年11月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刚刚批准了一款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药,这也是阿尔兹海默症领域近17年来唯一上市的新药。今天趁这个机会,我跟大家聊聊阿尔兹海默症的故事。

如果问:现代人最怕得的是什么病?

答案之一绝对有阿尔茲海默症!因为阿尔兹海默症(俗称失智症或老年痴呆)会将我们人类最美好的记忆擦去,给患病者的家人带来无比的痛苦。

如今在医学界,神经内科和精神科都在治疗这个疾病,不过当我们把时光长河倒流,可以看到:阿尔茲海默症是一个完全由精神科医师所发现且命名的疾病。

爱罗斯·阿尔茲海默(AloisAlzheimer)

年,一位德国法兰克福的年轻精神科医师爱罗斯·阿尔茲海默(AloisAlzheimer)在病房中照顾一位名为奥古斯特·迪特(AugusteDeter)的患者。阿尔兹海默医生发现这个病患除了有她先生所描述记忆力退化的问题之外,也出现容易发脾气、多疑及攻击行为。不久以后,阿尔兹海默转往慕尼黑投靠现代精神医学之父埃米尔·克雷佩林(EmilKraepelin)门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他当时研究的课题就是探讨脑部病理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年迪特过世,阿尔兹海默在法兰克福的同事将迪特的脑组织送给阿尔兹海默。阿尔兹海默则利用最新的染色技术及电子显微镜发现:迪特的脑组织中有两个变化,即现在所谓的老年斑(senileplaques)及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接下来几年的研究中,阿尔兹海默又陆续发现了几个病患具有这些病理组织特徵而将这些案例发表。

由于这些案例在临床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都是记忆力明显的下降,甚至于没有办法自我独立生活。克雷佩林就用阿尔兹海默命名这个疾病,因而有了阿尔茲海默症。

鉴于迪特死亡时只有56岁,因此阿尔兹海默所描述的病理特徵应该是属于失智前期的现象。现今的研究中失智症已经被分成好几种临床亚型,而阿尔兹海默这一型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

造成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不过有三个主要的病理理论已经被发展出且也有很多药物都在研发和测试中。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化学传导物质异常:乙酰胆碱的减少会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乙酰胆碱在代谢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水解酶可以将其分解为乙酰及胆碱而活性消失。药物抑制此水解酶则可以间接地提高乙酰胆碱的浓度。这也是目前市面上主要用来治疗阿兹海默症的药物机理。

类淀粉蛋白(amyloidprotein)沉积:阿兹海默症病理特徵的老年斑中含有类淀粉蛋白,而随后在唐氏症(Down’ssyndrome)的研究中发现这个蛋白来自于染色体第21对,因此许多药物都开始测试减少这个类淀粉蛋白的产生。

涛蛋白(tauprotein)异常:涛蛋白主要是构成细胞架构中一些小的管路,这些管路可以支撑细胞的结构,养分也可以藉由这些管路输送到细胞内,而这些管路出了问题,细胞没有营养,也就提早老化并且死亡凋零。

目前大部分关于失智症的研究,已经不单纯的局限于药物,而是希望在临床上能找到更早期及更可靠的生物指标。及早用药,提早预防,可能会比以往我们发展药物让这个疾病恢复本来的功能来得容易以及有效。

今天,全世界的人谈到阿尔兹海默都可以朗朗上口,我想阿尔兹海默当初也万万想不到他的名字会流传千古吧。

推荐阅读

即将出现的神经类固醇抗抑郁药「研究速递」

周元华教授:如何成为一个医师科学家?

投稿请联系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8738.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