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治愈猜疑的良药

时间:2021-4-14 13:53:5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http://pf.39.net/bdfyy/zjft/180423/6185592.html

故事

古代宋国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

过了几天,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像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猜疑就是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猜疑是人性的弱点,在现实生活中,同学相伴,同事相处,同行相交,难免纠葛纷争,难免“瓜田李下”。但猜疑往往不仅人累心累,精神迷惘,且疏远朋友,扰乱生活,耽搁事务。善良的人不会总是怀疑和猜忌周遭的人和事,他们总信任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而他们所做的也正是在使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01

什么是猜疑?

猜疑是指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也就是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怀疑别人做事针对自己。猜疑的近义词就是多疑,疑虑之心几乎人皆有之。但凡事都疑虑,便是多疑了。若猜疑成了一种固定行为模式,影响了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就可能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俗称多疑症,就需要心理治疗了。

02

产生猜疑的原因?

猜疑是人际关系的大敌,他会破坏朋友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或同事之间的关系,挑起朋友,甚至团体间矛盾,也会很影响自己他人的情绪。长期生活在猜疑中的人,很容易郁郁寡欢,缺少内心的宁静。心理学家归纳了造成猜疑心理的六大原因。

一是思想方法主观:“疑人偷斧”代表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毫无根据地猜疑他人的人,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去推测,对同事、朋友之间的言行非常敏感,喜欢分析更深藏的动机和目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思维,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同事之间的正常交往,领导的信任,最终直接影响你人生轨迹。

二是喜欢听信流言蜚语。在猜疑的作用下,被猜疑的人言一行都被罩上可以的色彩。即所谓“疑心生暗鬼”。这样的人听见任何有关自己不好的留言时,不会作任何分析就产生怀疑。有时甚至在听见别人在背后悄悄地说自己名字或者可能只是相近的发音时,他们都会浮想联翩,产生一大堆的负面猜想。

三是缺乏基本信任。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反之,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四是过于自我防护。很的人因受过欺骗,对所有相关东西均抱有怀疑,总是担心或者肯定自己会再次受伤。但很多时候又没有根据,这种心理本身对自身有阻碍。毕竟,我们生活在社会,就要想办法在其中如鱼得水,一旦某些猜疑毫无意义只会对自身造成阻碍时,即使是真的我们也应该杜绝其成真的可能,这就是改变生活。

五是心理有些阴暗。这类人往往出于嫉妒和怨恨借机泄恨;强烈的好奇心和嫉妒心驱使,爱慕虚荣,争强好胜,精神空虚和道德败坏,好窥探他人的隐私。常常会歪曲地理解别人善意、正常的言行。即便别人表扬他时,也会觉得别人可能是在挖苦嘲讽;别人在好心劝解他时,他会觉得别人在攻击他;当别人很忙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有理他时,他又会怀疑别人是在孤立他。

六是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这样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以致与人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03

猜疑有何危害?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培根说:“猜疑之心犹如鸟类中的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飞行。的确,猜疑应当制止,或者至少也应当好好戒备。因为这种心理使人心智迷乱,疏远亲友,而且扰乱事物,使之不能顺利进行,照常运转。猜疑容易使为君者暴戾成性,为夫者产生嫉妒之心,智者优柔寡断而且抑郁不乐。”从心理学看,猜疑作为-种情感体验,总是隐隐约约地在心里的深层“骚动”,使人不安、焦虑、烦躁,甚至悲伤。其危害可概括为五条:

一是猜疑心理严重的人,常常提心吊胆,戒备他人。防范来自外界的侵害,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个人如果把大量的精力和思考耗费在无谓的猜疑上,就不可能完全发挥自己固有的能力,因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碌碌无为。在工作.上会因为心情散乱,失去清晰思考、合理规划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猜疑心理使猜疑者一天一天挣扎在消极的境遇里,他们有的只是对未来及他人的失望和戒备,他们享受不到快乐、成功、健康。

二是有猜疑心的人,很难有所作为。这样的人由于不相信别人,很难与别人合作,得不到他人的相助。如果老板猜疑心太重,对属下都不信任,是不可能得人心的。作为一般职工来说,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被老板赏识和信任,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劲头,如果得不到信任,就会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敷衍和厌烦心理。所以工作起来顾虑重重,也就谈不上取得成绩。

三是猜疑心很重的人,害人害己,虽在正常人看来他的怀疑是毫无根据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但猜疑的人却深信不疑,他们抓住某件事的表面现象或偶然事件不放,搞得自己-天到晚心神不安,时刻生活在对别人的揣摩之中,不信任别人,也无法相信自己。在家不能与亲人感情和睦,在外不能与同事融洽相处,弄得周围人际关系紧张。自己也惶惑不安、孤独空虚、沮丧焦虑等不良情绪所困扰,缺乏真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四是猜疑心重的人,往往很孤独。有些人行为乖张、古怪,言语尖酸、刻薄。别人对他和蔼可亲,他会觉得是别有用心;别人一时没顾及到他,他又觉得别人是在排斥他。别人赞美他,他觉得是在嘲讽他;别人指出他的不是,他又以为人家是故意跟他过不去。总是认为人人都在与自己作对,在对自己耍阴谋诡计。由此,可能造成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

五是恶意猜测是一颗心灵的毒瘤。如果它滋生在一个人的心里的话,会将那个人引向邪恶,它会扼杀美德,传播恶行,使人心惶惶,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冷漠。猜疑是人类社会幸福的终极杀,古今中外,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受猜疑之累而造成误解与损失的例子举不胜举。

04

如消除猜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疑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偏执型的性格缺陷。多疑症患者一般是在儿童时代受到严厉对待或遭受不幸,与别人在感情上慢慢疏远,又由于缺乏感情交流,逐渐发展到对一切人都不信任。猜疑就像心灵的一剂毒药,让许多人在生活中深受折磨,尽管每个人受折磨的危害程度不同。解决的办法可概括五条:

一是放下偏见,排除不良心理。投射是心理运作的基本法则,投射形成知见。所谓的偏见就是一种错误的信念。就是在主观臆断的基础上,不断的添砖加瓦,又会形成一些新的刻板的见解。我们内心之所见,就决定了我们在心外看见了这个世界。

二是摆脱错误的思维的束缚。猜疑一般都是从一个假象目标开始的,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让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认证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三是敞开心扉。增强心灵的透明度。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才能获得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的谅解。

四是无视“长舌人”流言。猜疑之火又是在“长舌人”的煽动下会越来越旺。致使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一定要冷静,千万别冲动。

五是觉察事实背后的真相。当开始怀疑某人时,最好先中和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处世,以及他的一贯行为表现。这样有助于消除猜疑于萌芽状态。

猜疑好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猜疑心重会让你忧虑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往往伴随着嫉妒心,心胸比较狭隘。长此下去,同事、朋友会慢慢的远离你,你将会变得更加孤独,更加寂寞。希望所有猜疑心理的人能拔开心头的疑云,摘下有色眼镜,去掉猜疑的枷锁,拥有一个真正健康的自我。

05

信任是治愈猜疑的良药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一起玩耍,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女孩有很多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

男孩偷偷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他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其实,如果你不能给予别人百分之百的信任话,你总是会怀疑别人是否给予了你百分之百,拿出你百分之百的诚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然后睡个安稳觉吧。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就如这个故事中的一样,我们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到百分之百呢?虽然人们深知猜疑这东西最伤感情,可是还是会不断地忍不住去猜疑,是对他人的不信任,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彼此的折磨对感情的亵渎,是一个心魔。而当人们失去了信任也就是失去了一切。

信任是治愈猜疑的良药。信任是一种认同,信任是一份真诚,信任是没有猜忌,信任是互相珍惜。朋友需要信任,友情之树才能常青;爱人需要信任,爱情之花才能不败;人际需要信任,社会之大厦才能稳固。一个人最大的善意,就是大胆真诚地去信任别人,就像太阳,把光明遍照万物,却甘愿把阴影留给自己;就像天空,用雨水滋润土壤,却甘愿把乌云留给自己。就像我们在喧嚣中低头不语,目光心灵却在沉默中相交托付。

提醒

经上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7)很多时候,人失去了友情、亲情、爱情,并不是谁把它们夺走了,而是自己一步步将它们推走。人与人的关系干涉多了,自由少了;专横多了,信任少了;隐藏多了,交流少了。爱,是信任中的责任,而不是猜疑中的束缚。

凌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9805.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