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035.html 曹操多疑的例子很多,大都有正当理由解释,正史中未必如此 曹操多疑的表现主要是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因此这里也只是从小说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不过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的多疑也是可以解释的。 对好友的怀疑。吕伯奢原来是曹操的好友,曹操落难时曾经暂避吕伯奢家,好心的吕伯奢一家为了招待曹操,要杀猪,却被曹操误以为要杀掉自己,于是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掉。在路上遇到吕伯奢,又担心吕伯奢回去之后告发自己,于是将吕伯奢一家也杀掉。在当时的情景下,风声鹤唳,曹操为了活命,谨慎怀疑也是难免的。 对侍从的怀疑。身边侍从在曹操睡梦之中盖上被子,却被曹操拿剑砍杀,醒后却装作不知道,让人误以为曹操有梦游之症,从此曹操睡觉之时再无人敢靠近。其实这是做样子给人看,曹操树敌很多,难免会有人趁着自己睡觉伤害自己,“梦游杀人症”是一个很好的护身符,张飞没有这个护身符,于是睡梦之中被手下割了首级。 对儿子的怀疑。曹操对自己的儿子也是不信任的,在曹丕和曹植相互争斗之时,曹操始终没有对任何一个完全信任,而曹丕很好地利用了他老爸这个弱点,使了点小计策,让曹操严重怀疑曹植的能力,从而传位给曹丕而不是曹植。曹操一生多疑谨慎的性格没想到却被儿子利用。 对皇帝的怀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野上下都是自己的人,按说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曹操始终对于皇帝不放心,他深知汉献帝只要有汉朝皇帝这个身份,他就一日不得不防,这不中间就出了一个“血衣带诏”,集合了一帮反对自己的人。如果自己不多疑,岂不是被政敌所害? 对敌人的怀疑。对敌人的怀疑很好理解,尤其是在和诸葛亮多次过招之后,诸葛亮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打得曹操胆战心惊,因此在草船借箭等情节之中多疑不敢出战也就在情理之中,其实这也是曹操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当然在正史之中曹操也许有多疑的性格,但不至于像小说中那么夸张,曹操用人方面就多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比如许攸从大敌袁绍跑到自己的阵营,曹操就力排众议,采纳了许攸的计策。如果曹操太过多疑的话,手下也不会“谋士如云、战将千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