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爱找谁的麻烦?为何抑郁症患者不爱就医?身边若有抑郁症患者如何关照?怎么保持心理健康远离抑郁症?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抑郁症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真相。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NO1.患抑郁症的人为何就诊少 世卫组织曾预测,抑郁症将在年成为全球最为流行的疾病之一。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沉舟侧畔千帆过,每个人都害怕掉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释放压力,缺乏自我保护,甚至把压力扩大化,逐渐发展成抑郁症。虽然抑郁症处于高发态势中,但主动就医的比例却很低,据调查每10名患者中仅有2名最终接受治疗。这里有人们对抑郁症认识不足的因素,更与国人传统意识有关。大家可以公开谈论疾病,却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精神心理问题,觉得很丢人,尤其“抑郁”往往被贴上“软弱”、“不够坚强”、“精神不正常”等标签,导致患者羞于就诊,产生“病耻感”。 NO2.抑郁症青睐哪些人? 产后以及更年期的女性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她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心理落差非常大,身体激素水平极其不稳定。如果自身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没能及时调整,身边又缺少开导排解的人,就很容易崩溃。抑郁症也爱找老年人的麻烦。通常到了退休年纪,逐渐离开重要岗位,感觉自己似乎不再那么重要了,内心倍感失落,与此同时,身体机能也在下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趁机找上门来,双重打击下,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年轻人患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则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工作、经济、人际交往等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他们对自身要求又高,压力过大会超出承受极限。 NO3.怎样性格的人易患抑郁症? 患抑郁症和性格也有很大关系,三种性格的人容易患抑郁症:一是固执己见、做事非常严谨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别人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当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其二是悲观主义者,他们常常怨天尤人,内心特别容易崩溃。其三是做事追求完美的人,当效果达不到心中的预期时,常常难以接受,内心自卑,不断否定自己,郁气长期堆积,就容易患上抑郁症。 NO4.隐形抑郁症很难觉察怎么办? 平时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抑郁了?甚至突然自杀了?原来,有些抑郁症是隐形的,其抑郁特征隐蔽,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很难第一时间察觉,连患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至自杀前没有任何预警。 隐形抑郁症有3种类型: 微笑型抑郁:大家熟悉和喜爱的憨豆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总是带给别人快乐,自己却抑郁了。这种人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不堪重负,终至抑郁。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通常有以下特征:在外时特别热情、阳光、和善、主动、勤快,而一到家里就像变了个人:冷淡、懒惰、消极、容易伤心、流泪。 激越型抑郁:多数抑郁症患者多表现为情绪低落、行动迟缓,对刺激没啥反应。激越型抑郁症患者则刚好相反,他们通常更容易激动,敏感多疑,烦躁易怒,芝麻小事都能大发雷霆,一切都看不顺眼。所以,当患者“脾气”超过一定的程度,持续时间过长,不符合一贯的行为方式,常理无法解释时,家人应考虑激越型抑郁的可能,这时候需要带他到专业的精神心理病院检查就诊。 痛型抑郁:疼痛也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症状,却最被容易忽略和误诊。慢性躯体疼痛与抑郁症有紧密关联,最常见的疼痛包括胸痛、关节痛、后背痛、腰痛、头痛、胃痛等,当患者因疼痛就诊于各科室做各种检查却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后,要考虑是不是痛型抑郁。 NO5.1/3抑郁症为何会选择自杀? 抑郁症最可怕的后果就是自杀。抑郁症患者如果不予治疗,有1/3的人最终会选择自杀。为何抑郁症患者总想自杀?首先,抑郁症除了情绪低落,还会伴随各种疼痛、失眠、心慌、手抖、走路不稳、坐立不安等症状,导致患者常度日如年;其次,当病情发展到重度阶段,大脑器质性病变会切断一切欲望通道、快感通道,患者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最后,与快感缺失相关的另一个特征是绝望,自我评价无限降低、自责、自罪,看不到任何希望。“有时自杀像一个哲学家,帮你分析人生没有意义;有时自杀像一个艺术家,在你脑海里呈现出各种自杀之后的幻想,或用各种美好的画面引诱你;有时自杀像一个故事家,给你讲述各种名人自杀的故事,诱惑你学习名人;有时自杀又像一个魔鬼,用失眠、疼痛、无力等症状折磨你。” NO6.抑郁症哪些阶段最危险? 是不是重度抑郁症患者最容易自杀?不是!抑郁症患者自杀,往往发生在从轻度向中度恶化,以及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阶段,真正的重度患者自杀的比例则很低。 因为自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自杀的意愿和执行的动力。重度患者往往大脑一片空白、体力不支,不具备自杀能力;而药物一旦起效,患者大脑的抑制先得以解除(有了动力),可是情绪的好转要落后一周(自杀意念还在),自杀往往在这一阶段发生。干预自杀,就要学会识别患者从轻度向中度恶化、尤其是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关口。在这两个时段,要把患者看护好,最好做到寸步不离。另外,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是“晨重晚轻”,患者往往早醒,那时情绪最为低落,想到漫长痛苦的一天即将开始,自杀的念头就会特别强烈,家人在这个时间段要特别留心,这时候,陪伴特别重要。 NO7.为何劝导、安慰不起作用? 许多患者的亲朋好友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情感问题,只要谈谈话,疏导疏导,“打开心结”,就能“走出来”。这其实是不懂抑郁症、不了解其危险性的表现。殊不知,抑郁症是无法通过意识层面上的劝导、安慰起到作用的,说多了反而会成为患者的负担。要学会共情、理解和接纳患者的情绪,默默地陪伴才是关键;抑郁症害怕压力,要努力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氛围,和颜悦色地照顾,家人的任何负向刺激都可能刺激到患者;而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意识到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的问题,而是生理上的疾病,必须引导患者及时就医、复诊,嘱咐其吃药、锻炼身体。 抑郁症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分等级进行治疗,对于轻度的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运动、旅游来转移注意力,积极进行自我调整。中度抑郁症需要联合药物治疗,常用的是SSRI类药物,包括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而重度抑郁症患者,则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临床数据显示,50%~70%抑郁症患者在接受医生治疗后,超一半可以痊愈。但抑郁症容易复发,所以不要因为抑郁症的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或减药,一定要遵医嘱。 专家点评 不要轻易贴标签,对标量表做评估 文/刘华清 通常,诊断抑郁症至少必须符合两条标准:(1)严重程度:心情低落必须达到使人苦恼而几乎驱之不去的程度。心情低落程度妨碍了人们的心理调节功能或社会功能(如上学、上班、家务、社交等)的程度。(2)病程:上述情况每天出现,并且持续至少2周。 抑郁症主要有以下6种表现,可以对标自查。 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业余爱好广泛的人,一旦患抑郁症,很容易为周围人觉察。但是,即使并无任何业余爱好,如果日常工作、生活和享受天伦之乐等都一概提不起兴趣,体会不到快乐,就可以肯定有兴趣明显减退或丧失。 2.无望感:感到个人的一切都很糟糕,前途暗淡无光,一切毫无希望。与此相反,正常人对未来抱有希望,如学业有进步,事业有成就,家人健康长寿等;也经常有各种小愿望,如攒钱买件心仪的商品,欣赏一场高雅的音乐,周末全家外出游玩等。对未来丧失希望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3.无助感:不少人不愿就医,他们确信“医生也帮不了我,因为我感到与所有其他人都不一样,似乎已经掉进了深山的谷底,一切已无可挽回,谁也救不了我”。这样的人感到度日如年,异常的孤寂、与所有人都有疏远感。 4.自我评论下降:感到“我什么本事也没有,任何事也干不了,是十足的废物”。至少,他们感到自己的知识、能力已大不如前。一部分人还有深深的内疚甚至罪恶感。 5.活力丧失:感到整个的“人”已经垮了、崩塌了、散架了,瓦解了。他很明确知道,主要不是身体没有力气,而是精神上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做什么(包括自理生活)都需别人催促或推他一把,否则就根本不想动。不少人曾挣扎着想振奋起来,但总是坚持不下去。他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成了“一滩烂泥——扶不上墙了”。 6.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不仅仅感到某种生活方式没有意义,而是感到整个人生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不仅没有意义,“我活着就等于受罪,生不如死”。他们常有自杀的意念,甚至实施自杀的措施。 发现自身或家人、朋友有上述症状,并且达到“严重程度”和“病程”的标准,医院就医。 嫣然指导/刘华清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