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谈强迫症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下“强迫现象”,几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经历过强迫现象:比如有时会有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儿童、少年也会出现强迫现象,比如儿童在马路上行走时,走4步必须跳1步才能继续向前走等。 可以说人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如果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而强迫症则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它的主要症状是以反复出现某些观念和某种行为为特征。 曾经有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时,手都被洗破了,还是停不下来;还有一位患者出门前要反复检查,3个小时都出不去门,为此就整日不出门。可以说强迫症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见。但是它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它的发生总与人的性格特征、曾经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性方面的问题)以及应激事件是紧密相关的。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通俗来讲,对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这两个简单的名词来解释。 一个人为什么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强迫症患者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 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 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 强迫症难治的两大原因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在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各种心理、物理、药物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的效果有时却是差强人意的,当然这并不是这些疗法没有用,而是由于患者没有正确地认识强迫症所导致的。这里为大家分析一下强迫症难治的两大原因。 1、人都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了。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根除的原因,你不放下,强迫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 2、强迫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 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从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 放弃治疗吧 都说森田疗法是放弃疗法,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彻底地放弃治疗,那么你的神经症也就好了。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之言。于是很多的患者朋友就抱着这句话去放弃治疗了,强迫就让它强迫,就让自己沉溺在强迫的症状中,结果到头来放弃治疗不但没有治疗好自己的问题,反倒是越放弃越强迫。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患者的以偏概全,抱起半边就走思想导致的。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放弃,而没有深刻地考虑过怎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 其实要想真正的放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因为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 举个例子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放弃对症状的治疗而达到真正治疗的作用,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弃治疗其实就是忘记强迫症,是对症状的脱敏。症状被忘记了,那么你的注意力才会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也就达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倘若你没有首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身体的一个异物,而我们人对身体异物本能反应就是排斥。所以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放弃是真正的放弃吗?在这种前提下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压抑,是对症状另一个角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