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很晚没法上床睡觉” “睡前必须刷一遍社交软件” “尽管很困但还是会舍不得睡觉” … 这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写照。究其原因,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白天的时间给了工作、学习、聚会等等,个人时光被严重压缩,所以一到晚上,年轻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变本加厉”地找回所谓的“自由时间”。 这就是“晚睡强迫症”。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熬夜似乎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躺在床上并不意味着马上要睡觉,在没有特殊任务需要熬夜的时候,只有等到劳累到“忍无可忍”,才会恋恋不舍地将手机锁屏进入梦乡。 以下晚睡的症状,你中了几条? 晚上时间宝贵,想一个人静静; 白天辛苦工作,没时间敷面膜,晚上要好好美一下; 和娱乐活动渐行渐远,沉迷于追剧、看比赛等,而且根本停不下来; 情感交流匮乏,晚上社交软件一并袭来,你一言我一语忙不停; 捧着手机刷微博、朋友圈,时间流逝不知晓; 白天在公车上、地铁上、办公桌上…随时随地都能睡着; 每天都在纠结“今天一定要早睡”和“这么早睡可惜了”; 如果上述症状在你的生活中频频出现,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当今的“流行病”——晚睡强迫症,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类似于拖延症。 据《中国睡眠指数》显示,23%以上的中国人有熬夜习惯。大学生在“熬夜族”中占比较高。熬夜会引发各类疾病甚至导致猝死。研究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睡4小时以下的,80%是短寿者。 而据统计,在十大职业中,睡眠指数得分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公务员、销售、金融从业者、蓝领、教师、广告/公关人、企业高管、医务人员、IT从业者、媒体人。 长时间晚睡带来的后果到底有多可怕? 伤害一:耳聋耳鸣 睡眠不足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时间熬夜可能导致耳聋。 伤害二:皮肤受损 皮肤在晚10—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出现粉刺、黑斑等问题。(妹子们,想熬夜的时候,请想想你的眼霜面霜面膜护肤品有多贵!) 伤害三:免疫力下降 经常处于熬夜、疲劳、精神不振的状况,人体的免疫力会跟着下降,感冒、过敏等就会不期而至地找到你头上。 伤害四:心脏病风险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差,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啊,突然胸口好闷…) 伤害五:肥胖 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不但难消化,隔日早晨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肥胖。 伤害六:肠胃危机 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并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的。如果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过程。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伤害七:记忆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每次看到熬夜N+1种危害,我们都下定决心要提早投奔床铺;每次看到某某猝死的新闻,我们都会心惊胆战,然后立志“明天一定不再熬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你不是非熬夜不可的话,最好赶紧脱离“晚睡族”这个队伍。 如果你曾静试图改变未果,那很可能是办法不对,建议晚睡族试试以下心理招数。 ?给自己心理做暗示 必须明确晚上是休息时间,当大脑告诉你不能睡时,告诉自己,不能被这种思想和意识掌控,我已经很困了,应该马上睡觉。 ?尝试转移下注意力 睡前强制自己关上手机,电脑,闭上眼睛,让脑袋处于空白状态,如果很难做到,可以选择待定的行为取代强迫性晚睡的行为,建议的行为方式包括:洗漱,做面膜,泡脚,睡前洗热水澡等。 睡觉是一项技术活,睡前一个小时做什么,直接关乎你是否能够一夜酣睡到天亮,不妨做完以下几件事。 ▌定时关手机 多少人是上了床还在刷朋友圈,一刷就半小时一小时的,举个手好不好? 睡觉之前把手机关机、放远远的充电、或者开飞行模式,睡眠质量保证蹭蹭上升。 研究显示,睡前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能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22%,褪黑激素减少会造成生物中混乱,引起失眠。 ▌不要计划明天要做的事情 对很多人来说,早睡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哎呀但是我事情还没做完”的心态。 其实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没有那么十万火急,第二天去完成也可以,但是心里总觉得放不下,想做完再睡,一下就过了半夜。 克服这条心理障碍的办法就是主动把这些计划安排到早上完成,这样不仅晚上可以睡觉,也可以激励自己第二天早起。 ▌和朋友一起打卡,用红包奖惩 家人、室友、情侣间互相监督,睡的最晚和起的最晚的人要给其他人发红包。 ▌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 不少人上床后会反复琢磨第二天自己要穿啥,从而影响睡眠,如果每天睡前打开衣柜,利用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第二天衣着做好“规划”,可以省掉很多纠结。 ▌给自己一个“睡前仪式” 每个人的仪式可能都不一样,可以是敷一片面膜,美美地放松一下,也可以是放上一盆热水泡脚,点上一支蜡烛熏香。 ▌睡前运动,累了就想睡了 睡前运动,建议可以做一些相对轻松的运动,比如瑜伽或者空中脚踏车之类的,否则心率太快也可能睡不着呢。 ▌看纸质书 首先是不要在手机或者电子阅读器上看书,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睡眠。 其次是不要看那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小说,最好找点干涩的学术论文,保证你没读五分钟就睡着了... ▌听轻柔音乐 当耳朵接收到有规律的音乐节奏传送到脑部,脑电波频率会随之与该刺激产生互引作用。这些身体与脑部的互引作用会是心灵放松,从而促进睡眠。 ▌创造黑暗的睡眠环境 研究显示,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能对褪黑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情绪并增强活力,睡前应关掉小夜灯,拉好窗帘,为自己营造一个回归自然的"黑暗睡眠“。 答应我,今天早些睡觉,好吗? ▌综合整理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