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时间:2017-12-11 11:03:33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2、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按照学生的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4、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气质特点,就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和教学。(√)

5、教师要按照学生的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6、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能控制自己的气质特点。(√)

7、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气质的积极品质。(√)

8、人的心理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

9.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11、动机指的是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

1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而“驱力”是来源于这种生物需要的唤醒状态。(√)

13、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

14、教师讲课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不分心。(√)

15、反射就是本能活动。(╳)

16、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17、反射就是本能活动。(╳)

18、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19、“天才是客观存在的,是天赋的”,所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20、心理具有能动性。(√)

21、联想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22、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23、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24、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25、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26、的是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

27、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而“驱力”是来源于这种生物需要的唤醒状态。(√)

28、人的心理只能是脑的功能,脑才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29、认知过程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0、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和指向性。(╳)

31、教师讲课要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有意注意的能力,并使两种注意相互配合,相互转化,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2、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33、一切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技能技巧的形成都是记忆的作用。(√)

34、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本质是一样的。(╳)

35、心理和动物的心理,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他们在发展水平上不仅人的知觉过程是对感觉材料的简单堆积。(×)

36、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

37、从不同角度出发可对知觉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

38、从内容上讲可分为部分遗忘和全部遗忘。(√)

39、从时间上讲,遗忘可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40、外部感觉包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41、两车相遇时感到对方的车速特别快,这是时间知觉的错觉。(╳)

42、在气味难闻的地方吃不下东西是由于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

43、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提高学生的感受性。(√)

44、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使学生获得更清晰的感知对象。()√

45、正在上课,A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46、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

47、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

48、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49、通过教育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端正观察态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0、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观察计划和准备,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1、通过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2、通过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3、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54、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55、机能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其创始人物冯特。(╳)

56、条件反射就是本能活动。(╳)

57、暂时神经的联系的建立,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

58、优秀教师由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摸索出一套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这实际上是他们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59、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重新反映。(√)

60、永久遗忘就是全部遗忘。(╳)

二、问答题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则?

答:信任原则、保密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原则、“中立”原则、回避原则。

2、简答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

答: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像金字塔一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心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的表现是: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良好的社会功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劳动实践。

4、理危机典型的个人心态特点是什么?

答:理危机典型的个人心态特点是:

遭遇重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

患者出现一些不适,但都构不成精神病的程度,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

依靠个人的能力无法应付或适应;

产生极大的心理痛苦。

5、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

(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4)保持心理宁静

(5)适当变换环境

(6)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6、人际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猜疑心理,逆反心理,浮躁心理。

三、论述题

1.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精神分析、疏导疗法、认知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家庭治疗、以当事人为中心治疗、理性情绪疗法、森田疗法、游戏治疗。

2.什么是健康情绪?保持健康情绪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答:健康的情绪即良好的情绪状态,健康情绪有六个特征: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有清醒的理智;适度的欲望;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保持健康情绪的方法与途径:(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3)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4)宽容别人;(5)掌握有效的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

3、青少心理保健包括什么?

答:科学认识性心理保健;学习人际交往;融洽与父母师长的关系;处理好异性关系;正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丰富业余生活。

4、如何预防青春期综合征?

答:科学用脑,劳逸结合;睡前练习“静养”,放松身心,帮助睡眠;注重课间活动;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5、如何应对心理危机?

答:(1)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取决于个人的自信心。

(2)在个人无法应对的时候,要积极地寻求帮助。

(3)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人格塑造”,恢复自信,从而利用个人的能源—智力、智慧和信心,来改造心理缺陷,发挥自己的潜能。

(4)家庭、社会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6、青春期沉迷网络的原因?

答:(1)逃避现实。成人意识变强,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情绪不稳定,寻找网络逃避现实。

(2)青少年与父母无法很好地沟通。很多父母习惯于“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

(3)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也不能自拔了。

7、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感觉、知觉良好;记忆良好;思维敏捷;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情感反应有度;人际关系和谐;学习能力始终不衰;有自知自明。

8、怎样进行心理咨询?

答:(1)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取决于个人的自信心。

(2)在个人无法应对的时候,要积极地寻求帮助。

(3)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人格塑造”,恢复自信,从而利用个人的能源—智力、智慧和信心,来改造心理缺陷,发挥自己的潜能。

(4)家庭、社会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9、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

答:(1)尊重完整地接纳一个人,彼此平等,以礼待人,信任对方,保护隐私,以真诚为基础。

(2)温暖热情、耐心、认真、周到、不厌期烦,让求助者感到最友好的相待。

(3)真诚第一,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第二,真诚不等于自我发泄;第三,真诚应实事求是;第四,真诚应适度。

(4)通情达理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接纳和理解求助者;促进其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达到深入沟通的助人效果。

10、克服社交焦虑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指导。

答: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不安称为社交焦虑。多见于青少年时期,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参与。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自卑心理。社交焦虑者及亲属一般多具有焦虑性格,即易焦虑激怒,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情绪不稳,不安全感,自信心不足。

(2)自我评价过低。以为做不好事情都是自己的责任,自己太苯,认为努力与回报不平衡,便埋怨社会不公平;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够出色,被别人“比了下去”丢面子,于是自责,自惭形秽,产生羞耻感。

(3)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和独特性。绝大多数的人和事物都是多侧面的特征各具特色,人群本身就是极其多样化和多元化,每个人的个性能力、社会作用都是他人不可替代的。

四、案例分析

1.案例:某患者,男性,34岁,银行职员。

7年前,父亲因癌症住院,患者一直侍奉父亲至病逝。此后不久,患者出现怕脏、反复洗手的症状,有时候要洗一个小时左右,即使如此,也觉得没洗干净,家中餐具也要反复消毒,不敢出去吃饭,怕不卫生。渐渐又出现反复检查,检查煤气有没有拧紧,担心家里门窗没有关好,反复验证,到了单位总想回家再看一次。患者明知道是不必要的担心,但是还是忍不住想,工作也做不下去,人际关系也出现了问题。为了从这些担心中摆脱掉,他反复地说服自己这些是没有必要的,一边想去检查、想去洗手,一边极力地克制,但是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非常痛苦。

分析案例中的患者病症及表现形式,并给出应对建议。

参考答案:参考强迫症相关知识

2.案例:周老先生今年63岁,每当他想到父亲是63岁这一年去世,再联想到自己也到了这个年头,于是不由自主地感到悲哀。其实他的父亲是在文革中受迫害死去。时过境迁,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小家都发展、进步。他现在生活美满,女儿长大成人,事业有成。然而这一切幸福,并没使他感到愉快。因此,家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半年来,他总是郁郁寡欢。起初,他感到自己患了绝症,原因是躯体不适以消化道病最多见,如胃痛、便秘、腹胀、打嗝、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后,他得知自己的胃肠一切正常。但他不相信这些结果,仍到处求治求医。首先,他对自己正常的躯体功能过度注意,即使有时出现感冒等轻度疾病,也是反应过度。其次,周老先生情绪特别易激动,发脾气,常为一些小事与家人争吵不休,弄得家人谁也不敢理他,惹他。他常感到自己年轻时做过许多错事,不可饶恕(其实,他一直是谨慎严肃的人)。为此他常担心自己和家庭遭到不幸,不敢走出家门,有时坐卧不安,难以入睡。变得越来越消沉,无精打采、有孤独感、不想说话、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以往很感兴趣的事变的索然无味,如打牌、炒股、跳舞。他感到自己老了,什么都干不了了。近来,周老先生越来越悲观,感到自己没用,真是生不如死。他感到父亲在天之灵向他发出召唤。于是想触电身亡,由于开关跳闸,而自杀未遂。家人为他着急万分,时时刻刻要人守护他。但周老先生仍企图不断自杀(割脉、服药、上吊……)。

分析周老先生的症状并给出治疗措施。

参考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临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wh/5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