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疑症 > 多疑症诊断 > > 西川预谋

西川预谋

时间:2021-7-1 19:33:2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白癜风介绍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30/6755272.html

西川预谋

西南益州的老板是刘璋,与汉中老板张鲁有仇。张鲁屡犯刘璋,刘璋畏惧,就找曹操帮忙。曹操无暇顾及。张松、法正等人就劝刘璋去荆州请刘备来助战。

刘璋答应了,这个决策很容易就做出来了。但是手下的两派人有激烈的争议。

张松说请刘备来的好处:

1.曹操是汉贼,欲篡天下,你请他来,就是养虎为患,他早就想夺你的益州。

2.荆州刘皇叔,与你同宗,仁慈宽厚。赤壁鏖兵,曹操被他吓破了胆,又何况张鲁乎?

3.你请刘备来,不仅可以拒张鲁,还可以抗曹操。这是最好的办法。

刘璋说好,就派法正、孟达为使者去请刘备。黄权忽然奔入大呼:“不能去!张松必与刘备同谋,主公若听张松之言,则益州已属他人矣!”

又一人王累说:“刘备是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之坏,你把他召来,就是引狼入室,西川休矣!”

刘璋叱曰:“再休乱道!玄德是我同宗,他安肯夺我基业?”

尽管两派人有严重分歧,但老板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决定了。那么,他的这个决策究竟好不好呢?好,这是正选。

刘璋想请人抵御张鲁,请人的范围只有曹操、刘备两个(孙权隔的太远了)。

1.这两个人都有可能来抢他的益州,曹操抢到的可能性大些,刘备抢到的可能性比曹操要小些。所以请刘备相对稳健些。

2.虽然刘备也是狡诈反复之人,但比曹操要仁义,曹操从不做表面文章,不太重视面子上的问题。相比之下,刘备就是仁人。信义度比曹操高。

3.最重要的原因是曹操不来,估计他是想等你们打好了再来。那么,刘璋就没有选择了,只有请刘备来这一选。(要么就不请人。)

不请人行不行呢?“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已经火烧眉毛了,估计不请人是不行的。那么,冒着“被刘备抢地盘”的风险就是必须的。你不冒这个险,只会败的更快。

持反对意见的人应该出一个比“请刘备来”更好的主意才能打动刘璋。但是没有。也就是说,听他们的,完全没有希望,听张松的至少有一半希望。

只能这么选。因为这个选择是占优的。

面对这些反对者,自己不出主意,又破坏别人的好主意,张松完全有理由说他们都是张鲁的内应。

谋士们的意见总是相反,都是各自为己的。刘璋并没有被0方案者搞的犹豫不决,说明他还是有主见的。只要做好防范工作,此计是可行的。

法正来到荆州,刘备设宴相待。酒过数巡,法正献计,劝刘备去后乘机抢夺刘璋的益州。刘备说:“刘璋,吾之弟,不忍夺也。”

法正曰:“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今刘璋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今日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将军欲取,某当效死。”

法正为什么希望刘备抢益州呢?因为刘璋不会用人。怎么叫不会用人?因为你没有用我,所以我就要说你不会用人!不要看书上说某某不会用人,那都是从没有被用的人嘴里说出来的。

法正的意思是,如果刘备得了益州就应该用他。

刘备决策去不去。当然是去。他与凤雏庞统商量,庞统说:“当决不决,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今有张松、法正为内应,此天赐也。何必疑哉?”

刘备说:“曹操与我势同水火,操以急,我以宽;操以暴,我以仁;操以诡,我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我不忍也。”

很显然,得益州,可不是小利。

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但若真的这样,就叫你寸步难行。必须去搞,这是汤、武之道。等事情搞成了,你再报之以义,广施以仁,又怎么会失信于天下呢?”

于是,刘备安排关羽等守荆州。亲率庞统、黄忠、魏延,领军前往西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d/10547.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