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共首批了5个新的抗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化药,少? 翻一翻历年来的上市数据便可以发现,已经不算少了——逼平历史峰值! 从具体适应症来看,新批准药物主要针对的是精神失常、帕金森综合征以及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性欲减退)治疗。 精神失常药物:Rexulti?、Vraylar?、Arsitada?精神失常是持久自发性精神活动异常一类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以及焦虑症等。 其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损伤大脑机能,影响约1%的美国人。一般成人患者中30岁以下会出现症状,像幻听、臆想别人窥视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整个人显得孤僻而多疑。该病症的病程错综复杂,经常涉及病情的周期性复发,而每一次复发都会导致对治疗药物的反应降低,以致很难达到进一步的持续症状控制。 年FDA共批准了3个抗精神失常药物,精神分裂治疗成为今年精神类药物中的重头戏。 三者药理作用相似,都主要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以及对5-HT2A受体的的拮抗作用治疗精神疾病,但体内具体机制不明。 Arsitada?是前药,通过酶解产生阿立哌唑起效。同属哌唑类的Rexulti?还可拮抗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能够减少精神分裂症样症状的出现,降低阴性症状加重、复发风险。 既然是重头戏,那我们就详细扒一扒。 目前用于临床的抗精神分裂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①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作用于中枢多巴胺D2受体,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噻吨、氯普噻吨、氟哌啶醇、五氟利多、舒必利等;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多受体、多靶标的作用特点,包括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 目前,无论是典型、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均或多或少存在着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锥外体系反应、心血管和消化道副反应或者体重和代谢异常等。特别是闭经、肥胖、便秘等是导至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 在美国,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和齐呱西酮等一线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进入仿制药市场。但只有齐呱西酮被认为对代谢影响温和。 其他已上市的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仍在专利期,相对较贵,但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毕竟相比同类药对体重和代谢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例如,阿立哌唑、帕利哌酮、伊潘立酮、氯氧平和鲁拉西酮在给药频率、用药方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常见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为了克服存在的各种局限,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和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有研究表明,当药物与D2受体的亲和力接近或超过80%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故,曾有人预言D2受体拮抗剂(或部分激动剂)/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极具潜力,很有可能成为继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之后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药。 然而,可惜的是新批准的依匹哌唑和卡利拉嗪表现却并非亮眼:临床试验观察表明前者存在锥体外系症状,后者还出现了静坐不能、消化不良等反应。 尽管如此,分析临床前、临床在研以及上市药物靶点分布,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焦点还是基于抗精神病药的“典型”靶点,即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占到40~60%左右。 出现这种现象,以小编的觉悟目前是参透不了,这大概是一个关乎信仰的问题~ 言归正传,作为D2受体部分激动剂,老牌阿立哌唑(年底首批)与年后起之秀依匹哌唑、卡利拉嗪在理论上较其他二代抗精神药物有着先天优势。从这个角度看,三者是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可是,单从靶点论英雄,显然有失偏颇。做成前药、更改剂型,从而改变药物的吸收代谢特性,进而改良用药方式和频次、减少不良反应,也是拓展临床应用范围、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制胜法宝。 此前,阿立哌唑的可用剂型有普通片剂、崩解片、口服液和短效肌肉注射剂,如今再加上长效可注射的月桂酰阿立哌唑的上市,产品线堪称“完美”!而且,当阿立哌唑专利期过后,相对廉价的仿制药进入市场,依匹哌唑和卡利拉嗪如若无所作为,必定被被挤压、蚕食市场份额,这就是后进者的悲哀啊~ 一言以蔽之,红海基本已成,此领域想要再出现重磅突破估计非常困难,另辟蹊径才是王道! 那么问题来了,蹊径在哪里?VC又该为谁准备好钱袋子?大数据来告诉你。 数据显示,目前研究较热且尚无相关上市药物的靶点主要有谷氨酸系统——包括谷氨酸受体和甘氨酸转运体(临床前13%,临床11%)、磷酸二酯酶系统(临床前6%,临床4%)等。 看完大数据,小编再来找找理论支持。 多巴胺假说在精神失常治疗领域已经独领风骚好多年,然而,时至今日提高靶点亚型的选择性已经让人累觉不爱。 最近脱颖而出的谷氨酸理论让人看到一丝曙光,可能有效地解决目前治疗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然有许多方法来操纵谷氨酸受体系统,最亮眼的当属通过抑制甘氨酸转运体1(GlyT-1),以增加突触信号分子甘氨酸浓度的激动NMDA受体。 对此,小编倒表示很是期待。 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Parkinson’s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到1.7%。目前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金刚烷胺等。但现有的治疗暂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帕金森症,因此,对患者的治疗仍以延缓疾病发展,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Xadago?定位于补充治疗,主要用于服用多巴胺或左旋多巴的中晚期帕金森患者。I/II期临床结果显示,Safinamide对PD患者的MAO-B抑制率达到%。 谈起Xadago?的研发历程,可谓命运多舛。该药最初由意大利Newron研发,年公司将研发及市场独占权转让给Merk。然而年Safinamide研发受挫,致使合作关系恶化。年4月17日,MerckSerono将Xadago的全球开发、生产和销售权归还给Newron。 虽然几经转手,但Newron并没有气馁,最终拉本土药企Zambon入伙,并于今年2月24日获EMA批准上市。 年5月,Newron向FDA提交NDA,但由于审报资料的格式等不合要求,FDA发布拒绝文件(RTF)。 年3月2日,Xadago的NDA终于被FDA接受,计划PDUFA日期为12月29日。 然而,由于需要审查最新提交的临床数据,年9月30日FDA又将PDUFA期限推迟至年3月29日。 PS:处方药物消费者付费法案(PrescriptionDrugUserFeeAct,PDUFA)规定,药物开发商可向FDA支付额外费用,加快审批速度,PDUFA日期就是一个截止日期,在此时间前FDA必须对报批药物给予审评意见(通过,不通过或补充内容再考虑是否通过)。 女性性欲障碍(HSDD)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1/3的成年女性正经历“性欲衰退”——女性缺少性欲或性幻想。 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FDA已经通过了26种药物;但没有任何一款针对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面世。8月18日,美国FDA批准了一款商品名为“Addyi”的药物,是全球首个刺激女性性欲的药物。 Addyi?批准前后,争议声始终不断,焦点问题是效果不佳副作用多。反对者要求起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该药与酒精同服的安全性问题。 虽然曾两次拒批,但FDA在著名的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发表文章称,批准Addyi?上市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患者服用了之后确实能够克服性欲障碍。 争议声中Addyi?销量也并不好,上市一周时,仅有几百张处方。Addyi?常常和男性性功能障碍治疗药物“万艾可”进行比较,但后者在上市销售的第一周,处方量就超过了50万。这种差别,除了接受度问题,最主要的来自药物本身的原因:万艾可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增加血流量,提高性能力,而Addyi?则只是增强愉快记忆,提高性欲;万艾可按需服用,作用立竿见影,而Addyi?则需每天服用,且连续服用4个星期后才能有效果。 虽说如此,Addyi?的成功上市还是给Sprout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回报。在Addyi?获FDA批准仅仅一天后,医药界出了名的收购狂人——加拿大制药商Valeant便果断出击,豪掷10亿美元收购Sprout。8月,双方达成最终协议,除支付10亿美元现金外,Valeant还将在未来销售达到特定商业化里程碑时向Sprout支付利润分成。 尽管这对小伙伴儿准备在今年10月将Addyi?推向市场,但两个残酷的现实却摆在面前。一是,应FDA要求,Addyi?药品标签中包含一个黑框安全警告,指示该药可能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和意识丧失(昏厥),这些风险在患者饮酒时会更严重。因此,在服用Addyi?期间严禁饮酒。FDA已要求Sprout开展3个上市后补充研究,评估日常生活中Addyi?与酒精相互作用的严重风险。二是,Sprout向FDA承诺18个月内不作任何广告宣传(广播或电视)。 因此,Addyi?DTC营销尚需时日,各位客官不要捉急~ PS:DTC(Direct-to-Consumer)营销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于永生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