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狼爸的严厉教育是最危险的教

时间:2016-12-28 15:38:1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必看导读』

关键词:教育方法严厉教育方法建议

这是新东方绘本馆第篇文章

字数:阅读时间:5min

孩子是脆弱的,成长需要鼓励,一切严厉的对待都可能隐藏着某种伤害。

大部分父母同意“棍棒”教育有害,克制自己放下手中的棍棒,那心中的棍棒呢?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情。

饱含真诚的宽容教育,才是最美、最动人,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的。

“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

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做的更好。但由于“严厉教育”不尊重孩子,不体恤孩子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的本质,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对孩子发展的破坏力。

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教育最基本的法则。

严厉教育的目的虽然也是想给孩子打造出华美的人生宫殿,到头来却只能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

所以严厉教育就是一种是危险的教育。

在很多家长的教育共识中,人们往往谈规矩胜于谈自由。

哪个孩子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教不严,过分溺爱;相反,如果哪个孩子成长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得特别出色,就会顺理成章的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这样的归结非常简单,也非常浮浅,但越是简单浮浅的东西,越容易被一些人接受。

于是,可以得出结论,“要么好好弹琴,要么跳楼去死”的威胁可以让孩子成为钢琴家;高举一根鸡毛掸子可以让孩子上北大,一通把孩子骂作“垃圾”的污辱可以逼孩子考进哈佛……

人们若肯往深处想一想,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是英才。

成年人想收拾教育一个孩子还容易吗?谁都会!

既威胁不到自己,又能把孩子教育好,省心省力,痛快淋漓——可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说一个孩子表现出冷酷和残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

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

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与平和呢?

尹建莉老师曾说过,教育中任何粗暴严厉的做法都是没来由的,它在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教育智慧中没有任何根基和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任何道德基础。

“棍棒教育”不过是一种精神底层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登不了大雅之堂。可以这样定义:打骂孩子是无能教育的体现。

近年有人把“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当作中国传统教育来炒作,这除了给中国传统教育抹黑,坑了小部分糊涂家长,伤害一部分孩子,对人类进步没有任何正面贡献。

低俗的街头杂耍即便搬进最有名的剧院,也不可能真正赢得观众,粗陋的表演只配得到片刻稀疏的掌声,被抛弃是必然的结果。

不美的东西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放不下严厉教育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潜意识放不下莫名的恨意。这就是为什么从小经历了打骂教育的的人,往往正是棍棒教育的支持者,经常严厉对待孩子的老师或家长,他们自以为在“教育”孩子,其实也只是在发泄自己从童年积淀的恨意。

像一位网友说的:有些人小时候常挨打,痛恨父母打自己,长大了发誓绝对不打孩子,可做父母后还是会打小孩。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正常生活是怎样的。推翻父母不难,但修补父母刻在自己童年里的缺陷,非常不易。

所以,根本地说,所谓“严厉教育”,其实和教育无关,不过是成年人某种性格缺陷的遮羞布而已。比如有位家长,他听到自己年仅3岁的孩子说了一句脏话,抬手就给孩子一个嘴巴子,其理由是要把孩子的坏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只能说,道德伪君子往往就这样,是道德洁癖的重症患者,在面对孩子时,内心既不诚实又苛刻。

家长需要知晓,人生万事,得体的手段能才产生良好的效果;教育更如此,没有一种错误的手段可以达到正面效果。

严厉教育的目标期望再美好,不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的错误手段,只会让孩子陷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

父母怎样取代打骂的教育方式

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父母一定要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孩子内心深层的需求,知道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父母,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打骂。

此时,父母应该先冷静下来,尝试来倾听孩子,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父母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父母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对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对此教育专家建议,父母要对孩子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父母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父母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父母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父母要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心。

想当个负责任的好父母,究竟怎么做?

首先要清楚三点:

1.家法惩戒是可以被其他方式代替的,但绝不是家暴或暴力的变种(直接肢体侵犯侮辱);

2.当一个孩子在犯错后,有显著的悔改表现,此时没有必要惩戒,而是采取积极的激励举措。

3.暴力≠体罚,体罚也有不同的体罚,比如做劳动、打扫卫生等相对更积极且不伤害个体的。惩戒需要建立在合法且具有契约性的条框内,在不以伤害身心的底线上可以采取其他相对更好的手段。

可以尝试这样做:

实践性教育

1.实践性教育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让孩子亲身感受到一件事而产生的落差感和挫败感,让他明白犯错的代价。

2.多看一些教育意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比如《变形计》中就有很多去暴力化而采用实践性教育的实例,这些是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启发式教育

1.这种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是鸡汤式教育,其实,启发式教育是相对于实践性教育更简单也更可能有效果的教育方式。优点就是快速有效,但缺点就是效果退散可能很快,不如实践性教育来的刻骨铭心。

2.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在于社交与心理对弈,需要我们更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问题根源。比如学生早恋耽误学业,就可以以同辈身份去分享自身当年的早恋感受,通过同理心的介入,从而更好的启发开导学生,让他明白早恋的利弊,以及学业的利弊。

3、启发式教育往往都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明显的叛逆心理,对你的思想观念有抵触感。但启发式教育方法恰恰就是通过平等社交来构造沟通桥梁,通过交流来探索问题根源,逐步的消除对方的不信任,直至达到接近信任和彼此信任的状态。信任是影响受教育者的最大砝码,但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启发式教育需要足够的耐心。

如果这些还不够让你停止对孩子的过多责备与埋怨,看看这张家庭教育对照表,进行对照和自查。

孩子的表现家庭自备、懦弱父母其中必有一人是苛求之人(干涉家庭教育结果)喜欢暴力或奴性十足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教育结果)胆小害羞管得过多,时常责怪,包办代替不善良父母必有一人缺乏同情心(暴力型家庭教育结果)不懂是非必有一个专制,喜欢替孩子做决定的家长。或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结果)小心眼缺乏宽容的家庭环境,指责是这个家庭的主基调(干涉型家庭结果)不上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或父母对自己要求过低(干涉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懒惰父母替孩子做太多(干涉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喜欢埋怨必有一个负面思维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脾气暴躁必然有一个家长脾气不好,习惯通过发火这种不良方式与人沟通(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自以为是父母溺爱的必然结局(溺爱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不会关心人父母宠爱过度,不让孩子表现(溺爱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不快乐整天板着脸夫妻不和或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过度敏感、多疑家庭不包容,缺乏温暖(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不喜欢学习家长不爱学习或不认为学习有多重要冷酷、孤僻必然有一个放任不管或喜欢暴力的家长(放任型或暴力型)自私必然有一个溺爱的父母(溺爱型家庭)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

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

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

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

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

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随手点赞转发分享帮助更多家长朋友

家庭教育篇

沟通技巧▎父母情绪管理▎不吼不叫管孩子

误导孩子一生20个坏习惯▎培养孩子专注力十种方法

父母常说却没用的八句话▎智慧惩罚六大原则

激励沟通▎针对拖延症必杀技▎好性格养成七招

错误溺爱形式▎孩子胆小害羞怎么办▎

学习方法篇

各学科背诵方法▎提高做作业效率▎0-14岁推荐书单

听课方法▎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陪伴孩子写作业正确方式▎语文学习秘诀▎课后复习方法▎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自然拼读老生优惠续班

倒计时通知最后2天!

来源

文章图片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
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l/30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