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掉进心理问题的陷阱

时间:2017-12-8 17:01:1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问题自身,这并不利于心灵的成长。我们痛苦了,第一反应就是想降低痛苦、逃离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问题自身,这并不利于心灵的成长。

  

这和身体疼痛的道理一样。当我们肚子疼时,医生经常不建议先服用止痛药,因为那会让身体麻木,让医生难以探察到底是哪里的内脏发生了病变,从而无法下手治疗。心理痛苦的意义是一样的。

  

要分清痛苦与问题,可以想办法减轻痛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问题。

  

太痛苦常常是因为不了解为什么痛苦,而太痛苦又直接导致我们逃避痛苦、恐惧痛苦……最后,我们忽略问题自身,迫切地想消除痛苦,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要带着心理问题去生活,我们必须先改变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认识,明白痛苦与问题的关系。

◆陷阱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大量的“同道”。但人们经常看不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痛苦独一无二,总是感叹“为什么不幸的偏偏是我”,将自己的问题无限扩大,并将它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用一切资源去纠正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不敢将它暴露出来,但在封锁自己的问题的同时也封闭了自己。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最不幸的人了。

  

无论多么古怪的心理问题,基本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同类,没有谁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总有别人和你一样不幸甚至更不幸。

◆陷阱二:“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他提出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森田疗法成为治疗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一种非常流行、有效的疗法,而他自己在读大学时正是一名严重的神经症患者。

  

国内著名口吃矫正专家平易,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严重的口吃者。他是在进行自我治疗的时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现在,我更坚信美国心理学家派克的表述——“逃避问题及其内在痛苦情感的倾向是所有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们想逃避痛苦,但痛苦背后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一部分,须臾不可分离,根本逃避不了。所谓的逃避,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减少我们的痛苦。我们以为看不到它们了,但其实它们还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

而那些直面自己的痛苦及痛苦背后的问题的人,每一次痛苦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陷阱三:“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我们经常以为,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一切,这种错误认识是强迫症、社交恐怖症和口吃等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位男青年写道: 

  “我是一名步入社会就业已经六年的普通人,但是,我一直希望我能有不平凡的作为!

  

“主要的问题是,我很多时候都不能集中意志思考自己要思考的问题,往往会在思考的时候走神,这样一来,我的效率就很低,想向你请教一下:怎样才能集中意志思考问题?”

  

一位年轻妈妈说:

  “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我有一次居然产生了想掐死他的念头。天哪,我怎么能这么想,我一定是疯了。于是,我拼命压制这个念头,但它现在出来得越来越频繁。我现在都不敢抱孩子了,生怕我控制不住自己。”

  

这位男青年和这位妈妈的问题有些类似,他们都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男青年偶尔走神,他就认为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追求。年轻妈妈认为爱孩子就绝对不能产生“想掐死孩子”的念头。

  

潜意识的特点是,我们越想控制它,就越控制不了,它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譬如,那位年轻妈妈拼命想压下掐死孩子的无意识念头,这种念头就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一个人的潜力无限,但一个人的意识能直接控制的范围却很有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不必和走神、坏念头等偶尔出现的问题较真。否则,它们就会成为真正的问题。

你最在乎自己的什么缺陷?好好思考一下,它有没有成为你的替罪羊?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

一、接受心理问题,带着你的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二、打开心扉,寻找你身边的“业余心理医生”;

三、理解他人,自己去做一名好的“业余心理医生”。

长按







































白癜风传染么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l/51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