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舌头吐露的身体秘密:看看舌头便知你是哪种体质! 要想知道身体是否有一些疾病跟问题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判断,今天我就教给大家怎样来观察舌头,判断自己的身体究竟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舌头的秘密:医生教你从舌头断疾病,从舌苔看健康。 舌诊的基本知识 舌诊又叫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舌诊,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诊察病人舌的颜色、形态、性质、变化,来了解人体内脏的寒热、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等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舌的分布 舌尖——属上焦反映心、肺病变 舌中——属中焦反映脾、胃病变 舌根——属下焦反映肾病变 舌边——反映肝胆病变 舌诊的方法 一、望舌的体位和姿势 应取坐位或仰卧位 将舌自然伸出,舌体放松,舌面展平,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充分暴露舌体。 二、舌诊的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舌苔 舌诊注意事项 1.光线影响 以自然光线为宜,注意偏色光和反光。 2.饮食或药物影响 食物或药物对舌体颜色和舌苔薄厚、润燥及腻腐等的影响。 3.口腔因素的影响 缺齿、义齿及张口呼吸等的影响。 舌诊的内容 舌体:舌体即舌质,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体包括望舌质的神、色、形、态四部分。望舌体可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舌苔: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包括望苔色、苔质两方面。望舌苔可分析病邪的性质、深浅,以及邪正的消长。 正常舌 平和质是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对四时寒暑及地理环境适应能力强,患病少。 病理舌质如下 1.湿热质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面部发黄、发暗、油腻。舌红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唇红齿黄、牙龈红、口唇红。皮肤易生痤疮,发红、脓疱。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臭秽难闻。小便黄赤、颜色很深。白带多,色黄,外阴经常瘙痒。容易心烦急躁。易患疮疖、黄疸、石淋、热淋等病。 2.阴虚质 阴虚质属于八种偏颇体质中的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缺水派,常见的有括肺阴亏虚和肝肾阴虚两种类型。阴虚质的总体表现主要有口干、口渴、皮肤干燥、潮热出汗、烦躁、失眠等,阴虚质人群大多形体较为消瘦,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多为虚细脉,这种体质的人群需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居住或作业,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易患眼干症、口干症、消渴或干燥综合征。 3.阳虚质 阳虚质属于偏颇体质的一种,总体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情神不振,舌质淡或暗、苔白、脉细弱无力,性格沉静、不喜运动;阳虚质主要包括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三种类型,除有阳虚质的共有症状外,心阳虚常会有心悸、胸闷等表现;脾阳虚多是饮食不佳,胃脘冷痛,大便稀溏等表现;肾阳虚可表现为腰膝酸软、怕冷,女性容易有痛经,男性易患阳痿、早泄等症。 4.气虚质 气虚质属于八种偏颇体质中的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气短派,包括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三种类型,其常见症状主要有少气懒言、动则气喘、出虚汗、睡眠不佳等;形体方面可见有肌肉松软无力甚至内脏下垂;不耐受风寒、湿寒、湿邪,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性格方面较为内向;舌质多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弱无力,多缓脉。 5.地图舌 特禀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就是因为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特禀质养生时就应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常见症状,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传播途径:主要为先天因素。 花剥苔为主 。 6.气郁质 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处于这种体质状态者,多见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见,性格多孤僻内向,易多愁善感,气量较狭小。气郁体质者的发病以肝为主,兼及心、胃、大肠、小肠。易伤情志及饮食,易产生气机不畅,如郁病、失眠、梅核气、惊恐等,现代研究此类体质易生肿瘤。调理治疗宜调畅情志,疏通气机。 7.血瘀质 血瘀质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颜色偏暗,舌下的静脉瘀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瘀青。眼睛里的红丝很多,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8.痰湿质 痰湿体质: 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 喜欢吃肥肝厚味,四肢倦怠乏力没劲。这种人易头晕,心慌,手脚麻等症状的三高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 经过上面的介绍,您是否对中医舌诊有所了解呢?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种舌质呢? 最后提醒大家要注意饮食和药品对舌苔的影响,这就是俗称的染苔。 例如:花生、瓜子、豆类、——黄白色 蛋黄、橘子、柿子、——黄色 橄榄、酸梅、吸烟、——灰色、黑色 牛奶、豆浆、椰汁、——苔厚、白 现在有些人习惯早上刷牙的时候刮舌苔,在中医上是反对的,会导致误诊。所以看诊时不要吃有颜色的食物和刮舌苔。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对中医舌诊有更全面的认识。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