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丝带·空中课堂 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FM91.5农村广医院联合省会文明办、市综治办合作推出《绿丝带·心灵课堂》栏目,每周五8:15—9:00与您在电波中相约。 本期专家:郑鸿伟 副主任医师,医院精神七科主任,抑郁症首席医师。 别样年华 门诊案例 主人公是在上高一的时候开始看病的,中考时成绩很好,所以她上高中时是县一中敲锣打鼓去家里接入学校的。可是入学四个月后总是觉得有人注意自己,坚信后排某个同学喜欢自己,学校里的人分成了两个帮派,而这两个帮派的人都想把自己争取过去,因为如果自己去了哪方,哪方就会胜利,拔得头筹。渐渐发展到,认为有人监视自己,跟踪自己,所以行为就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下课不敢独自去卫生间、不敢独自去食堂打饭;需要跟在、藏在同学的身后才能去卫生间、才能去食堂,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绩下降了很多。有时能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看到有人说话就认为是在议论自己。 直到学校的老师通知家长时,她父母都不知道她的情况,于是开始了求医的路。刚开始看病时,她父母是将信将疑的,并不认为是生病了,只认为是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还住校,不习惯而已。我详细询问病史得知,这个学生入学后真的不适应学校的住宿生活,和同学们相处的并不愉快,所以大部分时间心情比较糟糕但又不愿意也不敢告诉父母,常常自己一个人偷偷的哭。她当时也并不认为是生病了,直到后来不能注意听老师讲课了,睡眠也不好了,成绩受到影响了,而且这个孩子她一直都是很积极向上的,一直都是信心满满的,完全相信那种: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的。 孩子觉得自己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连最喜欢的学习都无法进行了,就意识到“我是不是生病了?”当时这个孩子是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的,也非常想回到课堂去学习,去努力,去拼搏。她是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在同龄的孩子当中应该是不多见的。可是现在不能正常的学习了,她自己很着急。而孩子的妈妈却不认为孩子生病了,这个妈妈问我“医生,她的病有那么重吗?你和她聊聊,做做心理治疗不就好了吗?我家孩子学习可好了,我不相信她能得你们科的这样的病,她这不是病!”没办法,我很理解这个妈妈,也很同情这个孩子。但是,我很无奈,门诊开了一些药,她们便回家了。 孩子从我门诊走了以后没有多久,至少还没到约定的复诊时间,她们就来复诊了,因为孩子的妈妈看出孩子不对了,她担心孩子“疯了”医院了。“医生,你赶快让我家孩子住院吧!”原来,孩子回家后总是“疑神疑鬼、奇奇怪怪”的,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家长这才着了急,送来住院的。经过治疗临床痊愈后,这个妈妈又做了一个决定“医生啊,我家孩子以后不上学了,我让她和我一起干活吧,都这样了还上什么学啊!上了也白上,考不上!”我一听她妈妈这样说,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妈妈从刚开始的不愿相信到后来的失望,到不让孩子上学的些许绝望,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这个过程这个妈妈并不好过。她总是在用她自己的思维去考虑事情,而没有审时度势的去思考遇到的问题。 还好,这个妈妈是个学习型的妈妈,她听了我的建议,我说“尊重孩子的意见,量力而行,但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其实我说这个话是有前提的。早在这个妈妈问我之前,我就曾经问过这个孩子以后的打算及心理准备,这个孩子是这样回答的,她说“我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明确,我就是想上大学,没关系,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如果我现在回到学校后即便考倒数第一我也能接受,因为那也是我拼尽全力得来的结果,我接受这个结果。”这个孩子的心态很好,我想这也是她生病后的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吧。她后来考上了天津的一本大学,结果还不错。 双相情感障碍这个孩子的疾病乍一看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比较接近,但实际上她是一个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以前也叫躁郁症。就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的一个疾病,属于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过去称为情感障碍,现在更倾向于称为心境障碍,指的是一种持久的内在情绪状态,而不仅仅是当前情绪状态的外在表现。 1 抑郁相 2 躁狂相 双相的典型躁狂发作吧,它常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情感症状 个体的情感是高涨的,可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乐观和兴高采烈等,在他人看来这种愉快是有感染力“快乐是可以被传染的”、但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患者的情绪可能会很快变为易激惹,很容易就发很大的脾气。也有一部分患者以易激惹为主,表现为不能听取一点反对意见,常常因为细小琐事而大发雷霆。 认知状态 患者的思维联想是活跃的,思维和观念都难以约束,话多语速快,滔滔不绝、难以打断,有的患者会感觉“嘴跟不上脑子,因为脑子转的太快了,根本来不及用语言表达出来”,严重的患者也可出现观念飘忽不定,患者通常显得过分自信、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常有自己一套观点。患者自我评价过高和夸大,高谈阔论,如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权威显赫、非常富有、神通广大等。他们的判断力受损,导致他们花钱大手大脚、挥霍、盲目投资、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转移,严重者随境转移,难以集中注意于交谈。急性期躁狂患者往往无自知力。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状态。 意志行为状态 患者的计划、打算增多,并往往伴有夸大、盲目、不切实际的成分。患者可表现为爱交际、外向、自信。他们常言语诙谐、满篇笑话,但常不合时宜。患者的整体的行为感觉是亢进的不加节制的。也可能穿着色彩艳丽、修饰夸张,却失之恰当。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说话声音更大、语速更快、伴命令口吻,并变得有攻击性和威胁性。患者活动过多,可能会导致虚脱、衰竭,尤其是年老、体弱及进食差的患者。 生理状态 表现为睡眠减少或根本不睡觉,而患者自己会感到自己已经休息好了,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休息、睡觉是在浪费时间,也有的患者会感觉时间不够用。 但事实上睡眠少或不睡眠是可以加重躁狂症状的。睡眠减少有可能是躁狂发作的前兆。患者可能会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如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等。不过患者由于自我感觉良好而较少诉说躯体不适。 有些患者会伴有一些敏感多疑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思维、行为迟滞等核心症状。病情严重者常共患焦虑症状或物质滥用,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敏感、疑心等症状。 要想做情绪的主人,就要对情绪有所了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情绪是有一个波动的区间的,在正常的范围内有原因的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过度了,持续存在并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了,就要引起自己及家人的重视了。 情绪抑郁了,要重视; 情绪高涨了,也要重视。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就好像是一个物理弹球,情绪高涨了,就像是弹球一样将来一旦掉下来会情绪更低,所以咱们就要睁大眼睛看清楚,瞅明白,做到心中有数,正确面对,冷静处理,必要时一定要到专科接受专科的治疗。 本期专家 擅长对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产后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及其心理治疗。 联系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老朋友俱乐部绿丝带·心灵课堂如果你觉得最近心情不好,感觉压力太大,而且不知道怎么调节,可以在每周五8:20~9:00拨打电话,寻求专家帮助;也可以在节目之外拨打电话或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