鎬庢牱鎺у埗鐧界櫆椋?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8022.html 原本乾隆的考虑是等到第二年的秋天进军新疆,道理很简单,秋天的时候,军马的草料充足,一路走一路吃,很方便,所以秋天的时候,马匹才膘肥体壮。 但是有个人却提出不同意见,这个人叫玛木特,也是从准噶尔部投降过来的一个大将,玛木特对乾隆说:“塞外秋狝时,我马肥彼亦马肥,不如春月趁其未备,且不能远遁,可一战禽之,无后患。” 所谓秋狝(xiǎn),本意是秋天皇帝打猎。古代的时候,皇帝一年四季虽然都是打猎,但叫法不同,分别是:春蒐(sōu)、夏苗、秋狝、冬狩。而之所以将皇帝秋季去打仗叫做秋狝,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表示皇帝不是去砍人——皇帝这么仁厚怎么会去砍人呢?所以只是去打打猎。 那么玛木特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秋天咱们马肥的时候,对方也马肥,你跑得快,人家也跑得快啊。不如趁着春天进攻,既能出对方的意料,也能因为草料的缘故,使对方难以跑远,所以可以一举全歼,永绝后患。 乾隆听了觉得在理,因此就敲定,兵分两路,春天出兵。 阿睦尔撒纳则被任命为北路的副帅。 阿睦尔撒纳这个人身世比较奇特,他的母亲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女儿博洛托克,也就是说,他是继噶尔丹之后,准噶尔部汗王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当年策妄阿拉布坦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和硕特部拉藏汗的儿子葛登丹衷,而和硕特那时候已经在青海创建了和硕特汗国。 博洛托克嫁给葛登丹衷后,生了个儿子叫班珠尔,但后来准噶尔部与和硕特部翻脸,吞并了和硕特汗国,策妄阿拉布坦也就杀了自己的这个和硕特女婿葛登丹衷,将自己女儿改嫁给了准噶尔所属的辉特部的一个首领。而博洛托克改嫁的时候,已经怀有身孕,也就是葛登丹衷的遗腹子,这个遗腹子就是阿睦尔撒纳。 史书记载,阿睦尔撒纳生下来的时候浑身是血,当时就有人说,这个孩子是为了复仇而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为了灭准噶尔部来到人世的。 这样,阿睦尔撒纳名义上是辉特部的贵族,但实际上是和硕特后裔,与和硕特的台吉班珠尔是名义上的同母异父,但实际上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在准噶尔内部,以阿睦尔撒纳的出身和身份,本来没他多少事儿。因为准噶尔部的王室是绰罗斯家族,你阿睦尔撒纳又不姓绰罗斯,只是绰罗斯家的一个外孙。但是草原民族一直以来难以解决好的继承人问题,给了阿睦尔撒纳一个机会。 前面我讲过,噶尔丹策零五十岁时,染天花去世。而噶尔丹策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达尔扎,19岁,因为曾经当过喇嘛,所以也被叫为喇嘛达尔扎。 不过这个喇嘛达尔札虽然是长子,但却不是嫡出,也就是不是正妻所生,而是一个婢女生的,庶出,这就没有资格继位。这一点和中原王朝一样,继承皇位的,正常情况下一定是要嫡长子。所以我们常说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如何如何,其实成吉思汗还有别的儿子,但嫡出的却只有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四个。 老大喇嘛达尔札不能继位,那么老二呢? 老二叫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清朝史书中简称为那木扎尔,13岁,这个老二是嫡子,所以毫无悬念,噶尔丹策零遗嘱,传位于老二那木扎尔。 而还有个老三,叫策妄达什,虽然也是嫡出,但当时只有7岁。除此之外,噶尔丹策零还有几个女儿,其中有一个正妻所生的女儿,也是那木扎尔的姐姐,叫乌兰巴雅尔。 那木扎尔继位后,谁料完全不是当一国之主的料,是“童昏无行,恣睢狂惑”,也就是昏庸残暴,滥杀臣属。好在他的姐姐乌兰巴雅尔(也译写为鄂兰巴雅尔)和姐夫赛音伯勒克一直辅佐、规劝这个弟弟,所以准噶尔汗国勉强还在运转。但是那木扎尔慢慢就长大了啊,所以那木扎尔继位四年后,17岁了,就嫌自己的姐姐、姐夫管的多,进而猜疑自己的姐姐要取代自己,慢慢开始对姐姐心生忌恨,觉得乌兰巴雅尔是不是要效仿俄国女皇,要自立为扣肯汗,也就是女皇、女汗王的意思。因此突然下手,将乌兰巴雅尔抓了起来,关押到了南疆的阿克苏。 这样一来,那木扎尔是再也没人约束了,同时也更加多疑,老担心别人会来推翻他。 当然,如果说有人要推翻他取而代之,肯定最大潜在对手就是自己那个庶出的哥哥喇嘛达尔札啊。于是那木扎尔索性在第二年又准备杀自己的异母哥哥喇嘛达尔札。 那木扎尔关押了自己的姐姐乌兰巴雅尔,这姐夫赛音伯勒克自然就不干了,于是秘密联络老大喇嘛达尔札,准备废了那木扎尔。 那木扎尔本来就是个没长大的熊孩子,还昏庸残暴,哪能是赛音伯勒克的对手,所以稀里哗啦的就战败了,那木扎尔的姐姐乌兰巴雅尔这时候也被放出来了,大概也是觉得这个弟弟实在是太不成器,杀了他吧,还有点下不去手,这样吧,将那木扎尔刺瞎双眼,关起来。关押的地方在哪儿呢?你不是把我关在阿克苏吗?现在轮到你了,你也去阿克苏呆着吧。这样一来,乌兰巴雅尔夫妇自然就拥立了喇嘛达尔札为汗(珲台吉)。 喇嘛达尔札继位后,总得来说要比那木扎尔强得多,比如和俄国交涉领土问题啊,和哈萨克增进关系啊等等,而且也从七世达赖那里得到了“额尔德尼喇嘛巴图尔珲台吉”的封号,等于是正式得到了黄教教廷的承认。但是喇嘛达尔扎有一个问题始终回避不了,就是他不是嫡出,是庶子,这就很难服众。所以他继位一年后,有一帮贵族就打算废了他,而拥立同样是嫡出的老三:策妄达什。 那么这帮人都是谁呢?有大策零顿多布的孙子达瓦齐、小策凌顿多布的儿子达什达瓦、吐尔伯特部的台吉车凌——这些人都是绰罗斯家族的人(准噶尔王室与杜尔伯特王室同源,参看《噶尔丹:砍向满清的第一刀(六)争霸西域:卫拉特四部的最终形成》,点击蓝色字体),还有就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以及阿睦尔撒纳名义上的异父同母哥哥,和硕特部台吉班珠尔等等。 这些人,就形成了一个反喇嘛达尔札的松散联盟。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肯定都被这些名字和世系绕晕了。现在来一张这些人物的关系图,但愿能稍稍缓解一下大家伙儿一团浆糊的大脑: 如果这张图看完了你还是糊涂,也没关系,咱们继续看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一帮贵族,不是喇嘛达尔札的远房堂兄弟就是表兄弟,要搞掉他,但喇嘛达尔扎不比那木扎尔,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掌握了这个情况,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老三的支持者,反自己的联盟成员之一,小策凌顿多布的儿子达什达瓦,就是图中靠着最右下的那位,然后吞并了达什达瓦的部众。这样,达什达瓦的一个手下叫萨喇尔的,带着自己的81户,来人从青海就跑到了清政府,投降了满清,最后一路病死战死,到了清政府地盘时还剩下了来人——这是第一拨因为准噶尔内乱而投清的准噶尔贵族。 而喇嘛达尔扎呢,在萨喇尔逃跑的时候,下令大策零顿多布的孙子达瓦齐去追杀。达瓦齐也是反喇嘛达尔札联盟成员啊,那能去吗?所以是根本不理你喇嘛达尔扎这个茬,不去。 喇嘛达尔札心里面其实也是一直盘算着把达瓦齐灭了,但是第一是达瓦齐比达什达瓦实力要强,第二是达瓦齐当时的驻地是塔尔巴哈台,也就是今天塔城一带。所谓“以其人众地险,亦未敢先迫”,暂时忍了。 《西域图志》记载,达什达瓦被杀,阿睦尔撒纳就赶紧秘密联络达瓦齐,对达瓦齐说:“喇嘛达尔札既将与尔同仇之达什达瓦杀戮,恐祸将及尔。”就是说喇嘛达尔札现在将咱们一伙儿的达什达瓦给灭了,接下来就轮到你了啊。 达瓦齐何尝不清楚,这样下去早晚自己也会落个跟达什达瓦一样的下场,于是加紧活动,和阿睦尔撒纳等人秘密派人和老三策妄达什联络,打算拥立老三,没想到事不机密,被喇嘛达尔扎侦破了。喇嘛达尔札觉得这事儿不能再等了。你们不是要拥立老三策妄达什吗?好嘞,我就先砍了老三再说,而且顺手把已经瞎了眼的老二那木扎尔也给砍了,反正叫你们都断了念想。然后喇嘛达尔札给达瓦齐下了个通知,说是来伊犁来开个工作例会。 达瓦齐就算再傻也知道,这哪里是叫自己去开会,这就是要拿自己开刀。于是赶紧跟阿睦尔撒纳、班珠尔商量怎么办?几个人一核计,够呛,以当时他们几个的实力,真要和喇嘛达尔札干起来,还不是对手,人家不管怎么说也是掌握着整个汗国的资源啊。那干不过喇嘛达尔札咋办?只有投清了。 这边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几个还在商量呢,喇嘛达尔札就已经得知了他们要投清的意图,这大兵就来了。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一看,得,投清也来不及了,只有往西,投哈萨克吧。这就带着少数亲随,跑到了哈萨克,要求政治避难。而他们的家属,则都被喇嘛达尔扎给俘获,统统关押到了伊犁。 从达瓦齐、阿睦尔撒纳以及达什达瓦等人密谋推翻喇嘛达尔札这件事情上,可以发现,喇嘛达尔札的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好,事事都是先掌握了他们的动向,这也说明,喇嘛达尔札内心深处对自己是庶出这一点,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因而时刻提防出现反对派,非常重视情报工作。 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班珠尔逃到了哈萨克的中玉兹,当时中玉兹的汗王是阿布赉。哈萨克和准噶尔是世仇啊,所以阿布赉一看对方阵营中有叛逃过来的,当然就收留了起来,也有打算作为今后政治筹码的意思。 苏联人编写的《准噶尔汗国史》根据俄国史料说:“当准噶尔展开争夺汗位的激烈斗争时,哈萨克封建主特别卖劲。他们乐于接受邀请,参与汗位争夺者的武装斗争,从而加剧了卫拉特(亦写为厄鲁特、额鲁特,指准噶尔)国家的解体与混乱。” 不过俄国人也别光顾着说别人,他们自己也没闲着,因为根据俄国人的史料,当他们一听说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逃到了哈萨克,立刻就指示奥伦堡的两位将军涅普留耶夫、捷弗凯列夫,和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取得联系。 奥伦堡是个什么地方呢?这个地方紧挨着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事实上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就是哈萨克的,哈萨克在还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时候,这地方还曾做过哈萨克的首都,后来就直接被俄罗斯给并了过去,成了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州。 俄国政府当时指示奥伦堡的那两位将军:对达瓦齐,要竭力争取,因为“他是目前有希望控制全准噶尔族的人。”而对于阿睦尔撒纳,也要“为了往后的事”,“应尽可能加以抚慰并召来奥伦堡。” 至于“竭力争取”达瓦齐干什么?把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加以抚慰并召来奥伦堡”又要干什么?苏联人在自己编写的《准噶尔汗国史》中没好意思说——其实也不用说,就俄国人那点心思和流氓嘴脸谁不清楚呢? 喇嘛达尔札自然不能让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等人藏匿在哈萨克,更不能让他们落在俄国人手里,于是让乌兰巴雅尔的老公赛音伯勒克和小策零顿多布的一个孙子,叫纳墨库济尔噶尔,也被译写为讷黙库济尔噶尔,率领三万大军,就奔着阿布赉去了:你看着办吧,要不给人,要不砍人。 阿布赉一看,这事儿闹大了,招不住,就打算将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班珠尔给送回去,以求自保。阿睦尔撒纳多机灵一个人,马上就觉察到不对。赶紧,跟达瓦齐商量:哈萨克咱们是不能再呆了,闪人吧。于是和达瓦齐、班珠尔秘密绕过喇嘛达尔札的大军,潜回了塔尔巴哈台。 至于俄国人,自然也在哈萨克扑了个空,等他们跑到哈萨克的时候,“在该玉兹已经找不见他们这两位领主了。” 达瓦齐这个人虽然是准噶尔一代名将大策零顿多布的孙子,但是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怎么样,所以被喇嘛达尔札追杀之后,是一筹莫展,事事都靠阿睦尔撒纳拿主意。《啸亭杂录》记载:“达瓦齐计无所出,日夜涕泣而已。”天天哭鼻子。而阿睦尔撒纳呢,却是沉着冷静,头脑清晰,对达瓦齐说:“与其束以待擒,何若铤而走险,兵法所谓往呃其吭者也。”你光哭有什么用啊,咱们现在就冒死搏一把,一招制敌。 于是阿睦尔撒纳秘密召集老部下,凑了来人,然后暗杀了自己的一个异母哥哥,叫沙克都尔的,将沙克都尔的多部众收编,有资料还说他还杀了自己的岳父,反正是凑了一千五百人的精兵,同时秘密和喇嘛达尔扎的大本营,伊犁那边的一些喇嘛联络,作为内应,昼伏夜行,翻山越岭,直奔伊犁。 我们前面说过,喇嘛达尔札情报工作搞的很好,所以很快也得知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杀来了,《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喇嘛达尔札于是立即派遣手下的官员桑图鲁库、乌克图、鄂什尔、博第四个人召集队伍迎战,谁知道阿睦尔撒纳来的速度太快了,这四位的兵还没凑齐呢,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已经杀到了,图鲁库、乌克图二人立刻就投降了,而鄂什尔、博第二人则不肯投降,被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所杀。 这样,到了乾隆十七年,公元年的11月27日,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突然带兵就杀入了伊犁。 那么,奇袭伊犁的阿睦尔撒纳能否成功?喇嘛达尔札手下的两员大将,姐夫赛音伯勒克与纳墨库济尔噶尔又会怎样面对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准噶尔的这场内乱,又能否到此完结呢? 敬请留意《清军入疆(五)二人联盟》 点击右上角,进入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阅读往期内容。 图文内容均为原创,任何组织、媒体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