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能控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484657.html 本文乃作者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写成一个奸诈虚伪的小人,在传统戏剧的脸谱中,也被丑化成白脸,他在传说中简直成了切善于搞阴谋诡计之人的代表。小说戏曲对曹操的描写是片面而不公正的,但他心胸狭窄、嫉妒多疑的性格,则并非小说虚构,他杀害孔融、杨修、崔琰等人,都是史书明载、确有其事。孔融字文举,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学者、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幼时被誉为神童,非常聪明机智。当时河南太原李膺名望极高,交结很广,许多人慕名求见,他让守门人尽量拒绝求见的人,不是英雄豪杰和世家子弟不见。孔融的聪明机智,博学多才,虽给他带来极高的名誉也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在东汉末年那种混乱的年代,只有谨小慎微或精明务实才能得以生存,而他却两者都做不到。 曹操戏剧形象孔融为人耿直而又放荡不羁,视权贵如粪土。他年轻时为司徒杨赐的幕僚,当时究查贪污腐败的官吏,孔融举报的人中多数是外戚和宦官,杨赐怕得罪这些人,责怪孔融。孔融直言不讳,举出这些人的坏事,丝毫不屈。河南太守何进被授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向何进祝贺。他求见多时不被何进召见竟扬长而去。河南官吏以此为耻,暗中派刺客追杀他。多亏有人劝何进不要因此得罪天下有才之士,不妨乘机推荐孔融,以博得好名声,孔融这才逃过一死。汉少帝光熹之年,孔融被授为虎贲中郎将。这一年,东汉更加混乱,竟有三个皇帝更替,孔融上任正赶上董卓废少帝而拥立汉献帝,他很不满,言辞中得罪了董卓董卓为了报复,让大臣推荐孔融去黄巾军活动最多的北海国为相。 刺客孔融因此常被称为孔北海孔融到任后,虽然大张旗鼓地起兵,却数次被黄巾军打败他胸怀大志,一心要匡扶汉室,不依附曹操袁绍等军阀,但他没有治理才能,空有志向。汉献帝建安之年,军阀袁谭进攻他,他在箭如雨下的情况中还倚案读书,结果妻、子被袁谭俘虏,他只身逃走。曹操挟持献帝建都于许县,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为少府。孔融既然入朝廷做官,就不得不与曹操打交道。曹操当时已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物廷完全被他所控制,朝臣的生杀都由他掌握。曹操为了招揽人才,尽量摆出宽厚待人的姿态,而内心则非常狭窄,孔融为人直率,不免得罪他。 黄巾军曹操曾为了节省粮食,下令禁酒,孔融爱喝酒,便给曹操写了封信,嘲笑道:“桀、纣以色亡国,现在却不禁止婚姻。”曹操此忌恨他,御史大夫郗虚知道后,便找借口将孔融罢官曹操也知道这件事做得太明显,又特意写信给孔融,以表劝导、鼓励,好掩饰自己。孔融并不被曹操的好话所蒙蔽,他早已看出曹操篡夺汉位的野心,所以才会常常嘲讽曹操。曹操此时不杀孔融,是因为他怕蒙上恶名,有碍于他篡位的“大业”,才没杀孔融。但孔融并不怕死,再三侮辱曹操,终于使曹操忍耐不住孔融在家过了一年多,又被授予一个太中大夫的闲职,便每日在家聚宾客宴饮,提携有才能之人,声名更加响亮,被天下人所景仰。为了救别人,他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 汉献帝建安二年,军阀袁术称帝,汉太尉杨彪和他是姻亲,而曹操与杨彪有仇,借机把杨彪抓起来,准备杀掉。孔融听到消息后,连忙去见曹操,说明不应因袁术有罪而杀杨彪,曹操推托说这是朝廷的意思。孔融说道:“假使周成王要杀召公,那么周公可以说不知道吗?如今滥杀无辜则海内之人谁不离去?孔融是鲁国的男子汉大丈夫,明天我就拿着衣服离开,不再上朝了。”曹操听了之后,也只好放了杨彪,然而,这一番话却触了曹操的大忌。孔融所说的周公,是西周初期的实际掌权者,成王年少,周公几乎管理一切朝政。虽然周公是传说中贤相的典型,但孔融却是在讽刺曹操专揽朝政,不能以朝廷和皇帝做挡箭牌,杀杨彪是不能不经曹操同意的。曹操放了杨彪,只是因时理亏,从此更加忌恨孔融。 袁术曹操与袁绍互相攻伐,后来他打败了袁绍,俘虏了袁绍的家属。曹操的大儿子曹丕看中了袁绍漂亮的儿媳妇甄氏,曹操便把甄氏赏给了他。孔融知道后,给曹操写了封信,中间有武王伐纣,以妲已赐周公”的话。曹操知道孔融博学多识,以为这是书上写的,后来他见到孔融,就问这句话的出处,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这句话是说,以现在曹操把敌人的儿媳妇赏给自己的儿子想来武王也会把敌人的妃子赏给自己的弟弟。曹操听他这么说,怎能不怒,便指使郗虑和自己部下路粹陷害孔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孔融接待孙权的使者,被诬陷说有诽谤朝廷的话,路粹上书列举了许多他的不法之事,请求杀孔融。 曹操剧照路粹说,孔融在北海时,见皇室衰弱,就召集兵马,图谋不轨,并说:“我是大圣贤的后人,有天下者,何必非得是卯金刀。”卯金刀合起来是刘的繁体字这纯属路粹的诬陷孔融一心振兴刘氏天下,召集兵马正是为了扶助刘氏路粹又说,孔融身列九卿,却不戴头巾,不穿朝服在外行走,还与平民祢衡放荡言行,说:“父子关系没有什么可亲的追其根源,不过是因为情欲而已。子与母也不过如此,就像东西放在瓶中一样,出来了就没有关系了。”路粹又称孔融和祢衡互相吹捧,大逆不道。这些事本来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但朝廷却准奏了,将孔融下狱,定罪后斩首。孔融死时年五十六岁,妻子儿女也被害路粹所提到的祢衡,是孔融的好朋友,性格刚强傲慢,但才气很高。 曹操雕像孔融曾几次向曹操推荐祢衡,他却不愿为曹操所用曹操便让他去做击鼓的小吏,以示侮辱。谁知,祢衡根本不把世俗礼法放在眼里,反而当众裸体击鼓,羞辱曹操。这就是成语“击鼓骂曹”的来历。曹操心中怀恨,却又不想因杀他而招致恶名,便派他送信给其他军阀,终于使祢衡被害。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心胸之狭窄,为人之虚伪,这也是他杀害孔融的个原因。孔融才气与名声都很高,被杀害后,很多人为他哀伤怜惜。曹操怕因此而为天下人所议论耻笑,便写了一封告文,污蔑孔融的人品,接着列举了孔融和祢衡的言论,说:“孔融违反天道,败坏伦理,虽杀之于市,还在恨杀他太晚了。”这正是掩耳盗铃,以为如此就能骗得了天下人的耳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