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专栏新冠肺炎患者的自我心理调

时间:2025/1/22 16:30:5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欢迎拨打中国计生协免费疫情心理-

面对疫情“自我心理调适技术”(三十七)

新冠肺炎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

(一)情绪反应

目前,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疫情影响。新冠肺炎患者不但承受着身体上的病痛,也负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会康复吗?家人还好吗?以后怎么办?”对自身境况的担忧,与亲友的隔离,对未来悲观失望,所有的负面情绪涌上心头,让他们愁眉不展。

这种心理活动,是典型的焦虑、悲观的情绪。

(二)认知改变

倒了这么大的“霉”,轻者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觉得自己变笨了,重者变得脾气火爆,敏感多疑,难以接近,仿佛变了个人。

在重压之下,即使是平时理智的人,也可能变得固执、钻牛角尖,蛮不讲理。

(三)行为变化

成为了倒霉的“中招者”,难免会有些消极的行为。

比如逃避,患者可能会逃避检查与治疗,医院,摆脱隔离环境;比如退化,患者突然变得幼稚如小孩,时时处处依靠别人的照顾,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支持和包容;比如敌对,患者可能脾气变得非常大,忍不住想要骂人摔东西,甚至出现拒绝服药、拒绝治疗、拔输液管等;还有无助,整日只是唉声叹气,而不去做任何能改变现状的事。

(四)躯体症状

在如此大的心理压力下,身体也会出现不适,如恶心、呕吐、尿频、失眠、厌食等,这让更是患者的情况雪上加霜。

面对确诊患者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接纳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水平,增强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孤独则能帮助人们从嘈杂的生活中沉静下来,让人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的意义。

这正是我们的身体在保护我们,帮助我们更理性地去应对当前地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接纳自己的情绪。

2.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当前全国疫情已得到很大的控制,许多省份的新增病例数都是“0”,医生在前线奋战,研究者在后方研制疫苗,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我们应该相信光明迟早会到来。

我们要相信医生,该吃的药要吃,该做的检查要做,要努力配合医生治疗,不要过分查阅非官方的信息,避免接受过多不良信息,使自己再度悲伤消极。

3.做力所能及的事

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水果、肉、蔬菜都要合理补充,增强免疫力,不能挑食。

保持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晚起,更不能放任自己“日夜颠倒”。

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利用手机跟朋友、家人视频聊天,也可以在病房里做一些广播体操,听听音乐。

4.适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遇到身体不适可以找自己的管床医生和护士,心里不舒坦时可以写写日记,宣泄自己的情绪,做深呼吸,可以和病愈出院的病友讨教,也可以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不必硬扛。

总之将疾病视作现在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任由所有心思被疾病占据。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必会康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不同人群中出现恐慌、焦虑、害怕等心理问题持续增多,急需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应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防控疫情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向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服务,预防和减轻疫情引起的心理困顿,中国计生协组织专家编写了疫情期间“自我心理调适技术”系列问答,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jbjc/14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