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最终结

时间:2021-7-5 13:10:0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黄盖的生卒年不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赤壁之战时,黄盖就已经算是东吴老将了。赤壁之战后,黄盖的有关记载很少,但是特别宝贵。因为黄盖此后的经历记载,则见证荆州中南部在蜀汉和东吴之间归属上的过渡和变迁,也佐证了刘备“借荆州”和东吴之间的协定,直到“湘水分界”的过程。

(黄盖也曾跟随孙策平定东南诸郡,“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卷》记载,孙策和太史慈单挑,从骑中就有黄盖。)

在赤壁这一战中,黄盖的功劳其实是最大的。这个火烧赤壁的计策,其实是他提出来的,最后执行者也是他。为了能够使曹操被诱惑进来,黄盖想尽了一切的办法,发现只能使苦肉计才能够让曹操相信。曹操这一个多疑的人,要是不下一点血本的话,就很容易被发现,到时候计策失败了,那么国家就有危险了。为此他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毅然决然的去使用了苦肉计。

他和周瑜演出了一场好戏,让周瑜去鞭打他,责骂自己,办事不力。然后自己一气之下,跑到曹操的地盘,告诉曹操终于不是一个好人,自己想要报复他。并且带来了当时东吴的地图,以及相关的重要军事情报,曹操听了就非常的高兴。看到黄盖被打得这么惨,就相信他是真的了,曹操对黄盖是心存怜悯,答应他在事成之后一定会给他重重的赏赐。

就这样,黄盖又回到了东吴,做了曹操的内应。等到赤壁大战的那一天,曹操进入了东吴的陷阱之后,于是就开始了火烧赤壁这一幕。当一只火箭射向曹营的时候,曹操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中计了,最后损失惨重,差一点自己都回不来,于是对黄盖是非常的痛恨。

在少年的时候他因为汉朝的“举荐制度’升了官职,可这还不是他想要的,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想做一个文官的,而是想要去做一代率领着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很快,他的这一想法便得到了实现。

在后来,他遇到了孙坚,也正是这样的萍水相逢,才使得他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孙坚的启用,才使得后来的东吴可以再多一员猛将。也就是从那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也是在那里发现了自己的理想,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威名大显

在投身了正确的归宿后,他开始了实现属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征战。在东吴统治的初期,那里的山越诸部族不愿意心诚的归顺到这个国家的统治下,再加上该地常年没有管教,所以流寇的出现较多,这就给东吴能够顺利的管制这里,设下了绊脚石和障碍。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时,天下大乱,手中稍微有点权势的人都想分一杯羹,各地高官政要更是想要自立为王。所以,江南的山越各个部落并不愿意归附于孙策,经常在孙氏的统治区内扰乱治安。为了收服人心,孙策经常派遣黄盖去治理当地有贼寇的县城,期间,黄盖先后担任了九个县城的长官,通过他的治理,最后九个县城的治安全部趋于稳定。

天下越来越乱,曹操野心逐渐显现出来,意欲一统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二十万南下征战,孙策此时兵力有限,只能派周瑜和程普率军三万与之对抗。双方在赤壁相遇,因为一开始曹操的军队水土不服,加之不习惯水战,所以周瑜和程普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曹操被迫退回了江北。

虽然第一次对战孙氏政权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只是因为孙氏政权有暂时性优势,一旦战事延长或扩大,曹军适应了环境,再加上曹军强大的兵力和充足的后勤供给,孙氏政权必败无疑。众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忧心忡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10586.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