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就想深入他的内心一探究竟。所以花了几日时间,解读苏哥哥的满腹奇诡。没有料到的是,提笔前是喜欢,搁笔却是敬畏。在体会他“负手算尽天下事”是一番怎样心境的同时,也体会到靖王揭开他的身份时,苏哥哥内心莫大的悲痛。 步步为营使用的招数 1.蛰伏江湖:韬光养晦 从整体来看,这段时期的作用是为以后翻云覆雨积蓄实力: A.生存下来:在琅琊阁帮助下,搓骨削皮除去火寒之毒。 B.拥有耳目,收集情报,掌握朝中敌人的把柄;最重要的是拥有可以指挥的军事力量:成为江左盟宗主,江湖第一大帮。 2.壮大己方 想要从江湖进入朝局,辅佐靖王上位,等于从弱势转为强势,是个反客为主的过程。所谓反客为主,就是通过抓住关键时机,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兼并或控制对方,没有时机也要创造时机。从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最后变被动为主动。 (1)自己:反客为主。成功关键:展露自己的才能。 ①在京城反客为主 安排百里奇:树上开花 故意安排百里奇参加比武招亲,造成危局,然后自己出来解局,以便在皇族显贵面前展出风头。 击败百里奇的这出戏能在众目睽睽下演出成功靠得就是一招树上开花:布置假情况,借助各种因素虚张声势,慑服敌人。 ②在靖王面前反客为主 为了让靖王听从自己的计谋行事,直接说“我是林殊我要报仇”,他一定会马上站在自己这边。为什么不呢?避免给彼此带来麻烦是一个理由,最根本的是不想把自己阴诡至极的一面展示给旧友。所以,为了万无一失,必须以一个新的陌生人的身份去取得信任。用的计谋就是反客为主。他抓住三个关键点:揭露庭生身世隐秘,救出庭生,皇位利诱。顺利反客为主。 救庭生:瞒天过海+偷梁换柱 这是应对突发状况的连环计。梅长苏进京前是不知道庭生的存在的,他本来想自己出面击败百里奇的。为了救人,便偷梁换柱,把计划中的自己换成了庭生等三个稚子,因为稚子和自己在百里奇面前都是极其弱势的,不影响树上开花的实施。一般偷梁换柱是针对别人的阵容和部署,而他用来修改自己的计划,来应对突发状况,真是聪慧灵敏至极。 另外,为什么要安排三个稚子,只安排庭生不就行了么?如果只安排庭生,势必会引人怀疑,三个不多也不少。用击败百里奇掩盖救人的真实行动,是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瞒天过海:由于对某些事情常见不疑,而产生疏漏和松懈,从而掩盖真实行动。 ③拉拢言阙 言阙作为特别有战斗力的队友,自然要拉拢。言阙炸祭坛是意料外的事情。梅长苏本来没有打算这么快就去和他打交道的,因为他一直炼丹修道不理朝政,正好符合梅长苏的计划。但是现在却掌握了言阙的把柄,给了对方一个面子,为以后反客为主、差遣对方做了铺垫。 不过依我看,如果没有炸祭坛这一档子事,日后言阙也会答应辅佐靖王的。但是既然出了这件事,从梅长苏这边看,是纯粹的保护队友;从言阙这边看,梅长苏来了一招反客为主。 (2)靖王、言阙在朝局上位:假痴不癫→反客为主 为什么靖王言阙在朝局上位等人不像梅长苏上位直接反客为主,而多了一步假痴不癫呢?因为他们行动在明处,而梅长苏从头到尾都在幕后,他对付敌人用了另一招:浑水摸鱼,所以不用通过示弱来保护自己。并且,梅长苏的假痴不癫时期早就过了,就是在江湖上韬光养晦的十二年。 ①假痴不癫 假痴不癫是韬晦之术,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碌碌无为,隐藏才能和抱负,麻痹敌人,是为了等待时机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靖王在朝堂上反客为主前,梅长苏让他先少说话多做事,正是这个道理。当私炮坊爆炸,誉王太子斗得不可开交时,谁都没想到靖王在此时为民解忧,突然得到了人心。 言阙方面,就是修道炼丹,不理朝事。炸祭坛计划泡汤后,梅长苏说,你就继续修道炼丹吧。对于其他默默无闻的忠良,也不急于拉拢,等待时机。 ②反客为主 不能一直装疯卖傻下去,假装什么事都没做,总要在关键时刻崭露头角,才能上位。梅长苏搅乱政局,为的就是给靖王和忠良展示才能的机会。靖王审理庆国公案,出了个蔡荃;兰园藏尸案,出了个沈追;私炮坊爆炸,靖王引人 |